2012年,宣城市工業保持平穩增長,工業能源消費增速放緩,但能源需求與節能降耗的矛盾依然突出,資源環境壓力較大。面對這一形勢,我市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步伐,采取有效節能減排措施,合理控制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得到雙控制
全市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318.2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0.7%,增速比上年低3.7個百分點,比工業增加值增速低13.3個百分點,比全省增速低4.4個百分點。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1.05噸標準煤,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下降14.0%。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各縣市區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各縣市區節能降耗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其中郎溪下降最多,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0.463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23.3%。能耗總量最大的廣德縣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1.20噸標準煤,下降18.9%。能耗列第二的寧國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0.766噸標準煤,下降9.8%。
三、高耗能行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全面下降
2012年,宣城市規模以上工業分布的34個行業大類中有27個行業萬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全市耗能最大的十個行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全部下降。其中5個行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在20%以上,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下降35.3%,紡織業下降27.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4.2%,橡膠和塑料制品業下降22.7%,造紙和紙制品業下降21.4%。
能耗列第一位的以水泥為主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159.4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2%,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5.86噸標準煤,下降0.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列第二位,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能耗列第三位,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5%。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輕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較大,重工業下降幅度較小。
能耗最多的三個行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黑色金屬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占同期全市能耗總量的83.7%,這三個行業降耗情況較好,對全市工業綜合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的控制起到關鍵作用
四、主要高耗能企業能耗多數下降
能耗前20位的高耗能企業,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的80.85%,其能耗總量為257.27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0.7%,與規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增速持平。
前20家企業中12家能耗下降,國投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能耗列第一位,綜合能源消費量為71.21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3.4%;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寧國水泥廠列第二位,綜合能源消費量為43.54萬噸,比上年下降1.8%;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列第三,綜合能源消費量為39.80萬噸,下降5.0%。下降最快的涇縣隆鑫鑄造綜合能源消費量為3.96萬噸標準煤,下降22.9%。
五、能源有效利用程度不斷提高
全市不斷加大節能技改的組織實施力度,整體能源有效利用程度穩中有升,主要耗能工業企業產品單位能耗普遍下降。17項主要產品單位能耗指標中,有15項指標的單位能耗水平比上年有所下降,下降面達到88.2%。其中噸水泥標準煤耗76.12千克標準煤/噸,比上年下降1.0%,噸鋼耗電739.76千瓦時/噸,下降3.3%,噸鋁加工材消耗能源量325.61千克標準煤/噸,下降0.4%,電廠火力發電標準煤耗302.32千克標準煤/萬千瓦時,下降0.3%,主要產品單位能耗下降,反映出我市能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不斷提高。
六、主要能源消費品種購進成本普遍下降
2012年主要能源品種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原煤平均單價708元/噸,比上年下降8.6%,采購成本下降2.5億元,電力平均單價7183元/噸,比上年下降0.6%,采購成本下降1.7億元,汽油單價7845元/噸,比上年下降1.6%,柴油單價8034元/噸,與上年相比沒有變動。本年能源消耗量的有效控制及能源消費價格下降,對于減少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有所幫助。
2013年,我市節能降耗形勢趨緊,一是高耗能的鋼鐵行業在經歷生產持續下降后今年生產可能回升,將拉高全市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二是新投產部分高耗能企業將增加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所以需要采取更加積極有效措施控制工業能耗增長,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制定的年度及“十二五”期間節能降耗目標;二要繼續加快工業轉型步伐,控制高耗能企業的過快增長;三要加強對高耗能行業、企業監測,對能耗增長快的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能耗過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