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1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企穩小幅回升,水電發電量同比大幅增長,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較去年大幅下滑。電源工程完成投資同比下降,其中火電和風電完成投資同比降幅較大。電源新增裝機規模、新開工規模和在建規模均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
中電聯專家薛靜受邀對今年1-11月份的電力供需情況進行了解讀。薛靜指出,今年重工業減速拉低了用電量,而隨建材等重工業因基礎性投資項目的拉動而逐步回暖,用電量也出現回升,預計明年工業用電量增幅將會略高于今年。
工業用電量增長
11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延續上月回升態勢,增速進一步提高,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量同比增速均高于上月。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速較上月繼續上升,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速快速提升。
薛靜表示,電力消費已經成為判斷宏觀經濟的一個關鍵指標,但考慮到電力消費還涉及到季節性問題,因此與宏觀經濟是不完全相關性,電力消費指標中工業用電量和經濟銜接度高。
2012年中國電力消費的低谷出現在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創下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薛靜認為,那是企業去庫存影響較大的月份,也是對市場發展前景抱有希望的月份,也正是中國經濟階段性底部的月度,10月起中國宏觀經濟特別是重工業進入了穩步回升態勢。
薛靜說,今年用電量的變化與我國國內市場中的制造業特別是重工業、裝備制造業增長速度減慢、進出口形勢偏弱以及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嚴格控制等因素有關。
重工業增速下滑的趨勢在2011年四季度已經顯現。2011年,在去年各月基數呈下滑軌跡情況下,全年各月用電量增速看似平穩的軌跡實際上隱藏著不平穩的態勢,這是重工業特別是鋼鐵、水泥及其下游用電不景氣的拖累作用。到2012年,重工業全年一直處在負增長態勢。
今年化工、有色金屬行業對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長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但在明年作用可能會有所消減。
供需結構性難題
今年水電大好,但從地區來說,由于來水的時序差異給今年電力供需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情況。
5月以湖北為首的水電開始進入了豐水期,同比上升速度非常快。湖北的水電送往廣東和華東地區,緩解了全國的用電形勢,火電卻隨之進入負增長狀態。
今年5月水電滿發讓火電的需求量大減,對火電產業影響非常大。沿海地區煤炭價格率先下滑,最終電廠在庫存煤高企的情況下并沒有得到利潤。
需要指出的一個細節是,今年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按月來看約在5000小時左右,水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在7、8月份的時候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薛靜建議在分析供需關系時以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作為一個分析態勢,而不是單純地以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作為分析對象。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涉及風電、水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點保護優先上網的機組,而這些機組優先調度和電力供需沒有關系。真正的供需情況需要看火電設備的利用小時數的高低。
至于最近有媒體報道今年節能減排形勢很好,是結構調整這一結論,薛靜似乎并不贊同。
她分析說今年節能減排形勢大好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今年宏觀經濟相對低速,其中重工業特別是高耗能產業增速下降的因素作用很大;二是今年水電大好。總體來講,客觀的電力供應和消費結構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因此并不能簡單的以今年的特殊情況斷定明年節能減排形勢。
雖然今年發電耗煤量普遍下降,但內蒙古、江蘇、山東、山西、安徽、陜西、海南等省份還在繼續增長,其中內蒙古的耗煤量增長是由于電量外送的緣故。
裝機與利潤難成正比
今年的電力行業效益大好只是表面現象,看上去的“大好”是由于去年太差。
總體上,電力企業的負債率好于往年。
分行業來看,火電企業今年的負債率較去年同期走低,而新能源發電企業的負債率仍是很高。其中風電的利潤和裝機增速不匹配,出現大幅度回落;太陽能的利潤也不高,與新增裝機的增速無法匹配;核電受到大幅度投資影響后利潤也受到一定影響。新能源發電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太高,需要向銀行支付的利息同比增速較高。
分區域看,水電利潤集中在云南、廣西、湖北三省;火電的主要利潤仍然分布在沿海地區,廣東、江蘇、浙江、內蒙古四省區的火電利潤占了全國火電總利潤的76.7%;風電裝機大省并不一定就是風電利潤大省,比如河北風電裝機容量基本占據全國8%左右,但利潤占全國風電總利潤的比重已經達到16%左右。原因在于河北位于京津冀經濟帶,風電幾乎全部可以實現上網。而內蒙古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0%-30%,利潤卻沒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光伏發電也存在裝機規模和利潤不匹配的問題。青海作為光伏發電大省,裝機容量占全國25%-30%,利潤卻只有全國光伏發電總利潤的10%左右;而山東雖非光伏發電大省,但是利潤占的比例較高。越是在光伏發電基地反而效益越低。這也是導致新能源投資向南方市場轉移,向分布式進軍的原因。
投資上,火電投資同比下降,風電投資在下降,其他類型發電投資規模在上升。今年火電完成投資延續上年持續下降態勢;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完成投資占電源完成投資的71.91%,較上年明顯上升。
2013年是“十二五”規劃發展的中期階段,按照現在的進程來看,原定預計的火電新增裝機規模有可能難以在2015年達到規劃目標值,光伏、水電的裝機規模可能在2015年超過預計,風電和核電基本和預計相差不多。
2013年煤炭價格回升是必然的趨勢,只是回升多少的問題。電煤供需的結構性問題將因運力瓶頸的存在而繼續持續,煤、電價格的博弈還將在2013年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