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模具制造企業創新驅動與機床設備企業共發展

時間:2013-01-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國內模具企業使用的機床一般可以分為電加工機床和金切機床。其中電加工機床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還比較高

我國模具制造水平有較大提高,理應帶動先進加工技術設備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為什么國產機床廠卻任由國外或臺灣生產的機床長久地占據著中國廣闊的模具市場,而不是與模具行業同步發展,抓住時機,吸引模具企業的眼光呢?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在對國內模具企業的參觀中發現,他們不愿意使用國產數控機床裝備,一方面是產品質量、可靠性較差,常出問題,二是服務不及時。

目前國內模具企業使用的機床一般可以分為電加工機床和金切機床。其中電加工機床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還比較高。但金切機床則不然,因為模具用的機床對加工技術要求比零件加工更高,比如在數控系統、傳動設備、精度參數等方面,這就給國內機床企業的研發和設計帶來較大困難。

“要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加快科技創新,加強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只有堅持自主創新,企業才能度過寒冬,民族品牌才能在世界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羅百輝表示,要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創新是唯一的出路。他表示,首先,要在制度上創新。民營企業要善于合作、善于利用社會資本和整合資源,進行聯合重組。其次,要在管理上創新。現在出現“用工荒”和“招工難”的一個深層次原因就是許多民營企業管理不規范,只是一種簡單的雇傭關系。第三,要在經營方面創新。民營企業若只靠打價格戰,最后只能是兩敗俱傷,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經營渠道。最后,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要在技術上創新。在這幾個創新當中,體制、制度的創新是最重要的。

由于生產模具設備需要機床企業加大投入,同時還需要調整生產線才能達到模具生產的要求,這也是許多國內機床企業對于模具市場并不是很熱衷的一個原因。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國家將進一步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這非常重要。過去很多科技還沒有來得及推向市場,就過時了。大學應是社會科技發展的后備力量,這也是歐美能夠做到實業強國的理念之一。而中國,還需要在教育體制改革與市場機制的完善中找到新的機遇。

此外,我們必須緊密依托創新型企業進行持續的技術創新、進行有效的市場經營,唯此,才能真正實現有質量和效益的增長,而不是有水分的增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