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10日,以“全球經濟復蘇與制造業轉型”為主題的第六屆亞洲制造業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制造業的專家、企業巨頭共聚一堂,共商經濟低迷時期的制造業發展趨勢。智能制造作為新工業的模式正在快速走來,它將改變的是傳統的制造和管理模式,開啟一個嶄新的制造新時代。
把握好微笑曲線實現中國制造轉型
微笑曲線,形象地詮釋企業利潤與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被廣泛用于指示產業或企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另外在人才資源配置上,也可以借鑒“微笑曲線”進行合理布局。
從產業戰略方向來看,通常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處于中間的制造環節附加值最低,因此,在附加價值的觀念指導下企業只有不斷往附加價值高的區塊移動與定位才能持續發展與永續經營。在當前制造業面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環境下,微笑曲線的理論正可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方向。中國制造業一路狂奔30年,以超常規的速度發展至今,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但在產業成熟化、社會高效益等方面的表現并未能夠與規模相協調。制造業需要集成各種創新優勢,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節能服務產業的高新節能技術優勢進行提升自身的社會效益。
從人才資源配置上而言,及時引進具備“能源管理師”資格的技術型人才或者節能服務企業進行有效管理能源,或許是制造業在“十二五規劃”下最迫切的任務。
智能制造——制造業必由之路
綜上所述,制造業只有朝著微笑曲線兩端發展,才能開辟出突圍的制勝之道。愛社科技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專注于制造業廣泛使用的“壓縮空氣系統”節能服務商,勢必將“微笑曲線”進行到底,用已掌握的7項專利、節能率高達30%的節能技術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全力支持,并不斷地進行技術和服務的創新。“微笑曲線”本身也是其慣行的服務準則。雙方開始合作時,企業可自由選擇用“節能量保證型”還是“合同能源管理型”的服務模式,而如何實現客戶利益的最大化是愛社科技幫助其選擇的一如既往的前提。
走智能制造成為全球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的必由之路,中國的整個產業經歷了整個機制體制的變革,經歷了信息化、包括數字化設計的這么一個過程,現在真正到了我們從本質上要變革制造模式的一個時代,所以,走智能制造成為中國現代化的必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