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機器人產業化提上日程

時間:2012-11-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于近幾年一般工業需求的增長,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于制造業的比例已經提升到60%,這為將來的產業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中國工業機器人2011年的裝機量達到9500臺,而其保有量突破4萬臺時,關于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的討論提上了日程。 
 
創新應用空間 
 
從國內以及世界范圍來看,工業機器人目前應用范圍最廣的領域還是在汽車及其零部件行業。在7月上海召開的2012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上,國家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王田苗表示,最初工業機器人70%~80%應用于汽車及其零部件生產,其次是電子、化工、裝配等行業。 
 
工業機器人最早的應用主要是在危險和精度要求較高的工業現場,如汽車生產線的噴漆、焊接等環節。而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一般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在成倍增長。如ABB是世界工業機器人和模塊化制造系統及服務的領先供應商,在全球的裝機量已經超過了20萬臺。自1994年作為第一個進入中國本土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外資品牌,經過近20年的發展,除了傳統的汽車工業之外,他們每年都在開拓新的應用領域,例如在3C行業,ABB機器人針對ipad等高端產品的金屬外殼進行激光焊接和拋光;在雷柏科技深圳廠區的生產線上,ABB最小的機器人IRB120,用于組裝USB插頭、接插件、鼠標墊片等工序。 
 
抓住汽車行業之外的客戶群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是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松)的一種產品戰略思路。新松總裁曲道奎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潔凈機器人是公司承擔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立項項目。潔凈機器人是指在環境潔凈度較高,甚至是真空環境下工作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的技術難度較高,對材料、潤滑、控制,以及可靠性的要求高,價格也較貴。目前潔凈機器人主要應用于生化制藥、太陽能芯片制造、IC等行業,不同于常規環境下的一般工業機器人。由于新松是國內惟一制造這種機器人的企業,因此生產形勢看好。去年新松生產了130臺潔凈機器人,今年估計產量將達到200~300臺。 
 
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數控)仰仗其在數控系統十多年的技術以及營銷積累,工業機器人的銷售在機床行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據了解,目前廣州數控機器人的應用以機床上下料環節比較多,廣州機床廠、上海第三機床廠等多家國內機床廠家成為了他們的用戶。同時,廣州數控還與多家機床廠進行戰略合作的探討。“機床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很大,我們希望廣泛地與機床廠進行長期合作,使用并代理我們的機器人,從量上進行推廣。從目前情況看,很多機床廠的積極性都很高”,廣州數控副總經理李伯基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形成產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在中國制造業為機器人的應用創新空間。這是本次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上演講嘉賓們的共同觀點。原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在發言中表示,中國的工作人口從2015年開始下降,作為產業的機器人必須進入更多的領域。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吳桐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還要更多地關注新興行業與民生的應用。在一般工業應用的新領域,如光伏產業、動力電池制造業,包括酒類、飲料、乳業、糖等在內的食品工業,以及化纖、玻璃纖維、磚瓦制造、五金打磨、冶金澆鑄、醫藥等行業,都有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工的環節和空間。而民生的應用則主要指服務機器人。吳桐表示,由于近幾年一般工業需求的增長,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于制造業的比例已經提升到60%,這為將來的產業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產值要實現突破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規模如果沒有達到50億~100億元,很難形成一個產業”,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理事長奚家成表示。但從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生產情況來看,距離這個目標還有較長的一段距離。 
 
201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為9500臺,但吳桐表示,這個數據較為保守,他估計至少在1.2萬臺。即使是以1.2萬臺為基數,以30萬元為工業機器人的平均價格,中國工業機器人最好的年份其銷售額還只有36億元,還難以達到產業化規模的低限值。 
 
另外,從目前國內機器人的應用比例來看,我國還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據統計,目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在我國的比例為6%,而日本則是33%、美國為16%、德國為14%??傮w而言,我國的工業機器人尚屬于一種新興行業,離規?;?、批量化、產業化尚有一段距離。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能不能形成產業化?王田苗分析說,以每臺工業機器人售價30萬元為例,每年的維護、服務費為2萬元。而技術工人以每月6000元的工資計算,一年為7.2萬元。10年間機器人晝夜不停地工作,其成本為50萬元。而其成本,10年間均攤下來,機器人的成本只有人工的23%。雖然從這個層面看,機器人在國內將有極大的應用增長空間。但是從目前國內機器人的生產模式而言,其單價如果不降低,產業化的形成將面臨挑戰。王田苗介紹說,機器人的4大組成部分,其中本體成本占22%,伺服占24%,減速器占36%,控制器為12%。3大關鍵部件中,進口比例較高,特別是減速器基本被日本的兩家公司壟斷。因此,現在國內制造的工業機器人成本較高,大致在每臺27萬元。如果企業只有每年100臺的規模,就難以形成價格優勢。如果達不到500~1000臺的年產量,機器人這個行業還是不要介入為妥。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