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三大聯合體參與收購英國Horizon,分別是美國西屋電氣與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簡稱國家核電)、美國發電企業愛克斯龍電力公司的聯合體,以及法國核電制造巨頭阿海琺與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簡稱中廣核)的聯合體。日本日立集團在后期才加入競購陣營。
然而,10月29日,中廣核集團人士稱,收購英國Horizon公司的事,目前還沒有收到正式通知,估計這幾天內才會有一個初步的結果。不過,日本媒體已經開始報道,日立公司已經接近達成收購英國核電項目Horizon的交易。
根據日本媒體的報道,這筆交易的價值或將超過500億日元(6.285億美元)。本周二,日立或將針對這筆交易召開董事會,并在當天晚些時候正式宣布交易。
遭遇類似華為、中興
在日本福島核電危機的影響下,德國宣布2022年前全面退出核電產業。
受此影響,總部位于德國的兩大公用事業巨頭意昂能源和萊茵能源決定放棄其合資公司Horizon在英國投資核電站的計劃。Horizon擁有英國第三代核電站8個選址中的2個,且目前具體使用機型還未決定。
而與德國的退出戰略正好相反,英國對待核電的態度則是強力支持。今年5月,英國通過了一項新的能源草案,計劃通過增加電費來為核電提供補貼。這使得Horizon公司成為一個核電巨頭們爭相追逐的香餑餑。
然而,從目前形勢來看,兩大核電集團競標Horizon的前景顯得有些黯淡。
“前期溝通比較順利,轉折點是英國政府出面。”法國電力集團核電部一位相關負責人稱,“對于中國企業的參與,英國政府提出了很多意見,這為后期的溝通帶來了不少麻煩。”
英國《金融時報》今年8月就曾報道稱,對于兩個中國國有企業目前正在競標英國Horizon核電項目,英國政界人士已經發出警告,要求這些企業不能在最后中標的財團中擁有相對多數股份,因為英方需要緩解“民眾對中國公司掌控英國最大反應堆建設計劃之一的擔憂”。
一位英國保守黨議員甚至稱,中資企業入主英國核電項目,將對英國造成“重大安全擔憂”。
而前首相府能源政策高級顧問巴特勒(NickButler)則在《金融時報》的一篇博客中說,中國企業若競標成功將能夠“進入我們的系統,接觸了解國家電網的復雜結構及控制電力供應的過程,以及英國的核能技術。”
兩家中國公司參與競爭
雖然中國核電起步時間較晚,但中國目前有26臺在建核電機組,已經占到世界在建機組裝機容量的40%左右。
然而,盡管中國核電機組數量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但在技術上依然只是追隨者,更不用說海外輸出。目前,中國核電行業的海外項目僅有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的兩臺300MW機組。
而近10年來,與中國幾乎同時起步的韓國核電得到迅速發展,還獲得來自阿聯酋200億美元核電大單,這直接刺激了中國核電巨頭紛紛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的沖動。
據中廣核內部人士介紹,國家核電與中廣核在競購聯合體中均處于分包地位。
在中廣核所在陣營,法國電力公司是運營商,阿海琺是設計方與總承包商,而中廣核則是分包商;國家核電所在的聯合體中,美國發電企業Exelon是運營方,西屋是設計方,紹爾集團(TheShawGroup)是總承包商,而國家核電是分包商。國家核電聯合體采用的是AP1000技術,而中廣核采用的是EPR技術。
而國家核電一位人士則稱,在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的應用中,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由國家核電負責引進吸收的AP1000技術已經開始應用于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第三代核電項目。按照時間表,三門的AP1000核反應堆將于2014年投產,屆時這將成為這一技術的全球首堆。“國家核電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輸出能力,我們也需要證明自己的機會。”
“兩家央企分別組成財團參與海外企業收購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核電企業急于打開國際市場的緊迫感。”一位核電業資深人士稱。
“目前看來,中國核電企業走出去遇到了華為、中興類似的麻煩。西方發達國家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對中國企業參與能源和電信行業設置了很多障礙。”中廣核人士說,中國國有政策銀行的貸款能力,曾被認為是中國企業參與財團競標的一大優勢。但在政治因素的參與下,這一優勢也可能被解讀為中國國有資本對西方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