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坐辦公室里可管理千畝地 物聯網加盟助推農業

時間:2012-10-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農業物聯網技術就是將網絡技術、感應技術、應用開發技術結合,及時采集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溫濕度、CO2濃度等環境信息,通過有線和無線方式發送給中央監控器,并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方式將數據顯示給用戶,用戶可以根據生產需要,設置溫室卷膜、卷簾、滴灌等執行設備的自動調控條件

鼠標輕輕一點,遠在幾十公里以外無錫一茶園里的自動防霜機就被打開了,葉片緩緩旋轉起來。不要以為這是魔術師的穿越魔術,這只是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上的一個開始。“茶農們灌溉茶園只需要輕點鼠標即可完成,無須奔走田間,大大節省了人力。這是物聯網技術和傳統農業結合的產物。”10月23日在江蘇省現代物理農業技術與裝備創新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峻向記者演示了如何通過物聯網技術遠程控制農機作業。

一個人在辦公室可以管幾千畝地

“農業物聯網技術就是將網絡技術、感應技術、應用開發技術結合,及時采集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溫濕度、CO2濃度等環境信息,通過有線和無線方式發送給中央監控器,并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方式將數據顯示給用戶,用戶可以根據生產需要,設置溫室卷膜、卷簾、滴灌等執行設備的自動調控條件。”王峻解釋道。據了解,現在無錫地區在農業中運用物聯網技術的企業還有惠山區益家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錫山區鵝湖鎮圩厙特種水產引繁中心、天藍地綠生態農莊等。

記者10月23日來到益家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這里一共有8個大棚運用上了物聯網技術。“16個傳感測試點監測的是環境數據,包括空氣溫度、濕度,大棚里二氧化碳的濃度,土壤水分等都可以監測到。通過這些數據,農民足不出戶看手機或電腦就能知道大棚里現在的狀況,及時掌握該不該澆水、需不需要通風換氣。”

記者看到每個大棚里都懸掛著好多噴淋裝置。益家康的負責人周南星指著電腦上的監控畫面說:“現在一個人在辦公室里就可以控制幾千畝地。想澆水點點鼠標就可以了。

傳統農業的澆水、施肥、打藥,農民全憑經驗、靠感覺。如今瓜果蔬菜該不該澆水,施肥、打藥怎樣保持精確的濃度,溫度、濕度、光照如何實行按需供給,都由信息化智能監控系統實時定量“精確”把關。

農業物聯網技術有利于節本增效

那物聯網技術用到農業上成本是不是特別高呢?“現在物聯網技術的投入資本屬于項目投入,按照200畝建設10個監測點來計算,先期投入成本在35萬元左右。投入使用后,我們為農民進行平臺建設,從生產計劃、田間管理、遠程控制、病蟲害預警預防等,每一步都可以讓種植戶們明明白白。從長遠來看,這種投入是有意義的。”

王峻為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國家級無公害綠色水產品“甘露牌”青魚的主要產地錫山區圩厙村,水產養殖面積2100多畝,全村有100多戶人家從事水產養殖,水產養殖的收入占全村農民總收入的50%以上。村里投入100多萬元在全市率先把物聯網技術應用水產養殖業,24小時對水產苗種繁育階段的水溫、pH值和溶氧量等進行實時監測預警。一旦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自動處理或通過短信迅速通知相關人員。據測算,使用物聯網智能控制管理系統養魚后,可節本增效20%左右,畝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極大地提高了漁民收入。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