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釣魚島之爭,中國強勢態勢反擊,先后派出了16艘公務船,其中兩艘護衛艦赴釣魚島海域巡視,日本稱中國在釣魚島海域執法船增至20艘,或針對日本。野田在當選黨首表示釣魚島之爭寸步不讓,消息稱日本海上保安廳數十名警察21日晚登上釣魚島,準備對付有可能登陸該島的臺灣保釣船。
此消息一出便在國內引發了大規模的反日游行,民眾的反日情緒日漸高漲,多家日企出于安全等方面的顧慮,紛紛關停在華工廠。
受釣魚島事件影響,中國國內抵日情緒上漲,日系品牌遇到近年來最嚴重的抵制。多家日企在華職工休假,日企出差中國人員暫緩。機床行業也受到了這些民族情緒的影響,日系品牌的機床產品或多或少受到波及,國產機床產品受到更多的關注,在短期內刺激了銷售。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特邀行業研究員、中國制造業冠軍聯盟負責人羅百輝表示,中國人抵制日貨短期內對日本市場影響有限,東南亞市場可起到緩沖作用。
國內輿論有關“不買日本車、不用日本電器、不去日本旅行”的“三不主義”情緒日益膨脹。上個月,日系汽車在國內市場上的慘淡經營狀況更是印證了國人對日本產品的態度。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中日兩國較為火熱的經貿合作關系在未來很可能會有所降溫,中日之間或將爆發“經濟大戰”,市場中與日本企業形成直接對手關系的公司有望從中獲益。
除國產汽車企業及從事特殊紙類業務的凱恩股份外,分析人士對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公司也是很期待。湘財證券分析師朱禮旭指出:“日本出口中國最多的產品是電子消費品及機械類產品,中國在電子產品方面暫時還無法與日本比肩,但工程機械產品卻有一定優勢。尤其是挖掘機方面,我國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和徐工重工都有較高的水準,雖然部分關鍵零部件仍受制于進口,但整體上說,卻已具有同日本產業巨頭競爭的能力。”
“從大環境來看,市場走向仍然會以產品需求為導向,”羅百輝認為,中日兩國的此次爭端對國內的旅游、軍工行業帶來一定的利好機會,但國內產業能否真正可以有所發展還要看市場需求。此外,說到與日本產品的競爭或對抗,還應認清各自不同的市場定位及產品水準,只有兩方產品在質量同等、水平相當的情況下,中國才能真正替代日本產品。
另外,羅百輝表示,國內以挖掘機、起重機為代表的工程機械企業將會獲得利好,由于受群眾情緒及市場預期的影響,資本市場對此也會有所體現。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機床工業會公布了日本2012年8月份機床訂單額為963億日元(約合12.3758億美元),同比減少了2.6%,且已連續4個月低于去年同月實績。8月份機床訂單額時隔7個月首次跌破判斷訂單需求是否堅挺的基準1,000億日元(約合12.8513億美元)。
李俊指出:“國人的情緒和市場上的猜測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在此輪風波過去后,市場還是會按照它本身的路線走下去。”
文章來源:中國機床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