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床企業要堅持國際化視野,提高對專利的重視程度
隨著我國機床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企業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國外機床大企業對我國機床企業的技術堵截將日益加劇。專利是國外大企業經常使用的技術武器,就像懸在我國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威脅著我國企業的壯大和發展。而我國大部分機床企業并未從根本上認識到專利的重要性,甚至有的知名機床大企業專利申請量仍很少,更勿談巧妙運用專利布局來開拓市場,加強保護。因此,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國內機床企業加速開拓國際市場之際,我國機床企業必須站在全球化的高度,盡早規劃本企業的專利布局,為國際化開拓和防御國外的專利進攻做好前期準備。
2.政府部門要推動企業從“重量輕質”向“量質并重”發展
2004年后,我國機床產業專利數量驟增,并且一路高歌,不斷攀升。2011年,我國機床專利已占世界機床專利的1/2左右,量上的業績可謂可觀。然而,通過對比我們發現,我國機床企業的專利質量與機床強國仍然相差甚遠。專利數量的劇增,很多是受政府政策倒逼機制的影響,政府政策初衷是好的,也推動了專利數量的增長以及社會對專利的重視,但同時也催生出很多并不具實用價值的專利,與高價值專利魚龍混珠。要加快完善相關政策,不斷增強企業專利申請和專利布局的內生動力,加強對專利質量的約束,推動企業從“重量輕質”向“量質并重”發展。
3.政府部門要完善科技管理體制,切實推動企業專利發展
目前,我國部分國家資助的創新項目或給予的優惠政策規定了知識產權約束條件,大大促進了我國機床企業專利數量的增長。但同時一些深層的問題仍然存在,比如一些項目的專利管理和原有科技體制下的科技成果管理沒有很好地銜接,還有政府部門在項目的具體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致使一些政策規定流于形式,或者并未實現政策初衷。針對這些情況,政府要加快改革科技計劃管理體制,將專利管理納入科技計劃管理的全過程。
4.機床企業專利的發展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具備各種條件以及各方的參與
目前,我國已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但法律的制定和施行并不等于法制的健全。一方面,要推動法規的健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執法機制的形成、法律知識的普及、專業人才的培養等方面。另一方面,知識產權部門要加強與工商、版權、法院、海關、質量技術監督等有關部門的協調,規范執法行為,增強執法力度,為機床企業專利發展營造良好的專利法律環境。
文章鏈接:中國機床商務網 http://www.jic35.cn/news/detail/1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