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鋼結構有望化解產能過剩

時間:2012-08-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上周五在談到鋼鐵產能過剩時說,“鋼鐵賣不完,就多造幾艘航空母艦”。這個觀點雖然有些調侃,但讓人對鋼鐵產業陷入的深深危機唏噓不已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上周五在談到鋼鐵產能過剩時說,“鋼鐵賣不完,就多造幾艘航空母艦”。這個觀點雖然有些調侃,但讓人對鋼鐵產業陷入的深深危機唏噓不已,表明鋼鐵產能過剩已經到了“最危險時刻”。

  新鋼材替代受關注

  或許有另外一種辦法來消化鋼鐵產能的過剩。近日印發的《上海市鋼鐵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快綠色產品和節能減排技術研發,關注新鋼材替代、新用途替代、新材料替代產業,用精品鋼基地代替傳統鋼鐵產業,讓鋼鐵產品總體向“高強韌、耐腐蝕、易焊接、長壽命”方向發展,特別要重點發展基于LCA方法的綠色鋼鐵制造體系,建立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鋼結構產業鏈。

  上海鋼鐵產業的這一新《規劃》,與國家《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不謀而合。“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加快產品升級,重點發展關鍵特鋼品種,其中就包括公共建筑、重點建筑所用的高強度、高硬度結構鋼,以及新型的銀亮材、精密冷帶等深加工產品。

  專門從事鋼材貿易的上海華磊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太庚認為,上海這個鋼鐵產業調整規劃,不僅僅是在削減過剩的產能,其最大的亮點是,積極發展新型鋼結構等鋼材延伸加工業務,提高鋼材的加工深度,積極發展加工配送服務,推進了鋼鐵產業與建筑部品等下游產業的緊密對接和融合,

  早在鋼鐵產能過剩露出苗頭的今年4月初,在浙江紹興召開的“中國建筑鋼結構行業2012年大會”上,就有500多位鋼結構行業的有識之士表示,要扎實推進鋼結構在住宅產業化應用的力度,以一種調結構、轉方式的新思路,化解日益逼近的鋼鐵產能過剩帶來的危機。這一提法,被列為鋼結構行業的“2012年首要工作目標”。

  鋼結構助推“綠色建筑”

  鋼結構之所以能夠消化鋼鐵產能過剩,并不僅僅是這一方面的理由,而是鋼鐵行業發展到今天的必由之路。這與鋼結構住宅的興起有關。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委員會副主任胡育科說:鋼結構住宅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住宅”,是城市可循環利用的建筑結構。它不僅可回收、重復利用,減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還能推動住宅產業化發展,促進建筑部品更新換代和上檔升級。

  中鐵十局建筑公司原是一家傳統的建筑業企業,通過鋼結構加工、安裝業的發展,實現了企業的轉型升級。該企業在南部蘇丹、肯尼亞相繼承建了南部蘇丹房建修復項目工程、朱巴援建工程、世界銀行朱巴大樓工程、肯尼亞基蘇木機場等一批海外工程,不僅促進了海外工程經營規模的持續攀升,還實現了企業在建筑業不景氣下的“軟著陸”。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一位負責人表示,鋼結構還能在大規模、成批量的工業地產里應用。

  據了解,承擔我國大型儲備糧倉庫建設的北京住總集團7月29日與美國貝倫工業制造公司,就成立中美合資北京住總鋼結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達成一致意向。如果這家合資公司共同組建的新基地投入生產,不僅能消化更多的鋼鐵材料,還能推進北京現代工業地產建設加快步伐。

  鋼結構并非“五大三粗”

  更重要的是,鋼結構產業的推進,還能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如目前上海地區擁有鋼貿企業上萬家,“散、小、弱、亂”現象十分普遍,集中度低,無序競爭激烈,鋼鐵物流成本高,不少鋼貿企業生存艱難,這與“十二五”期間上海鋼鐵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建立鋼鐵現貨交易和鋼鐵物流配送等緊密結合的鋼鐵交易所,打造國際化的鋼鐵交易中心”目標很不相稱。

  如果通過鋼企的重新定位和產品結構的調整,發展優、特、新的鋼結構產品,就能淘汰那些鋪天蓋地的小型鋼廠生產的三類、四類落后產品。

  雖然鋼結構有諸多好處,但目前該產業在國內的發展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比如在最近出臺的綠色建筑政策中,獲得支持的只有建筑墻體墻材的節能以及太陽能利用等,而對擔負著大型建筑的鋼結構的節能、節材功效卻沒提及。

  為此,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認為,鋼結構并非傳統概念里的“五大三粗”。雖然體量大、多用鋼是鋼結構的一大特征,但在科學用鋼、合理用鋼的引導下,鋼結構正在變“輕”、變“精”。比如杭蕭鋼構研發出與鋼結構住宅配套的內墻板、外墻板、樓板的“三板體系”,既滿足了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發展的需要,也使鋼結構住宅變得更“輕”、更“立體”。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