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殲-10B換裝國產航發 15噸推力太行改發動機亮相

時間:2011-09-07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中國航母試航這一重大異動時刻,15噸推力太行改發動機恰好也同時高調亮相

中國航母試航這一重大異動時刻,15噸推力太行改發動機恰好也同時高調亮相。

判斷J-10B的光亮屁股―太行發動機性能的道理和手段也一樣。下面,上甘嶺再現班門弄斧作一個推導:

 

 

殲-10B戰斗機改進了氣動結構,換裝了新型機載火控雷達,裝備了新一代航電系統和光電雷達,加裝了新型電子對抗裝置,并配裝了國產太行發動機,大大提高了作戰效能,其綜合作戰能力優于美制F-16C/D戰斗機和法制幻影-2000-5戰斗機。

一)某型飛機的背后―驚現15噸推力發動機

2009年3月海軍某單位投稿發表文章,討論了某型飛機下滑著艦受氣流影響,飛機著艦點偏離理想著艦點水平和垂直誤差的問題。前面說了,有保密制度限制,所以飛機用“某型”指代,文字中是沒有機發動機數據的。但為了方便討論,文章給出了該機發動機“推力隨速度變化”的圖表,給出的速度范圍比較窄,僅40-90米/秒范圍。

由圖表可以看出速度40米/秒時發動機“可用推力”約85KN。俄羅斯網站給出的AL-31F特性圖中,速度40米/秒時海平面“可用推力”與“中間推力”的比值約0。908,借用來估算得出該發動機“中間推力”約93。6KN。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與中間推力的比值(加力比)俄系的RD-93(PД-93 )是1。628,AL-31F是1。630,美系F100-PW-100是1。625,F-22的F119-PW-100是1。591;那么由該發動機“中間推力”約93。6KN推測所用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大致為148。9~152。4KN即15。2~15。5噸推力。

 

 

二)某型飛機屬J-10系,單臺發動機推力超15噸

上面結果推導出的是發動機推力總和,但是沒有明確由1臺還是2臺發動機提供。下面繼續探究發動機臺數。

先推測某型飛機是什么機?

其實由某型的提法已經可以排除國外的飛機,不過保險起見還是排除一下吧。

文中給出“飛行速度低于46 m/s時,飛機迎角將超過失速迎角”推測出飛機失速速度為165。6公里/小時,這樣可以排除失速速度約 200公里/小時左右的蘇-27和蘇-33、約220公里/小時的F-16、約210公里/小時的超級大黃蜂。兩臺發動機中間推力合計100。8KN的法國陣風可能性也極小(雖然其降落速度低至213公里/小時、據稱最低速限制設定在190公里/小時但有航空展中展示出150低速飛行速度公里/小時的實力),不然“可用推力”與“中間推力”的比值才不到0。85也太小看法國軍工實力了。

排除完國外的飛機后回頭看國內的,有可能滿足失速速度為165。6公里/小時條件并有上艦討論價值的飛機是L-15獵鷹、J-10或當時試飛不久的J-10B,至于J-15可以排除(否則根據升力公式,會推導出J-15比蘇-33減重30%以上的不可思議的結果)。但L-15獵鷹因為2臺 AI-222-25F發動機加力推力的總和僅81。6KN(8400kg)也被排除掉(而且艦載機正常下滑過程中不可能開加力),結論就是文章中討論著艦問題的某型飛機是J-10或J-10B。

這樣上面發動機推力總和是1臺還是2臺產生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是1臺。該發動機單臺“中間推力”約93。6KN、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大致為148。9~152。4KN即15。2~15。5噸推力。

殲-10B盤旋飛行。

殲-10B降落放傘

 

 

(三)15噸級推力發動機是洋貨還是國產?

其實更準確的疑問應該是“15噸級推力發動機是俄國貨還是國產”,由于禁令的存在,中國得到先進的西方戰斗機發動機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也不可能是俄國貨――因為當時根本就沒如此大推力的貨!注意文章投稿時間是2009年3月,而2009年以前俄國量產的最強勁戰斗機發動機Al-31FM1最大加力推力才13。5噸。用于蘇-35的最大加力推力14。5噸的117S發動機(Al-41F-1S)2010年才量產;直至 2010年1月29日首飛的俄羅斯T50(ПАК ФА)所用的117發動機(Al-41F-1。117S的增推版 )最大加力推力才15噸(據俄文維基百科ПАК ФА)----區別117S發動機和117發動機有點令人蛋疼。

既然不是洋貨,那么結論就是:15噸級推力發動機是國貨!

(四)15噸級推力發動機是太行改發動機?

海軍方面多篇討論非蘇33系艦載機的研究文章中,飛機動力都是上述級別推力發動機(15噸級)。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用AL-31FN這樣12。5噸推力發動機的J-10或J-10B是不入海軍法眼、沒有討論價值的。

反過來說,入海軍法眼的單發艦載機發動機推力一定是達到15噸級。

從單艦成本以十億計的054和054A護衛艦、單艦成本以數十億計的052B和052C驅逐艦的并行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一顆雄心兩手準備是海軍的光榮傳統,諸葛一生唯謹慎嘛。可以相信,以我們比前蘇聯更強的經濟實力作后盾,單機成本僅以億計的艦載戰斗機研制必定也如同前蘇聯一樣雙鯊爭鋒!

餡餅居然兩次掉下來砸中同一個人!J-10B亮相和航母重大異動的兩次驚人緊密巧合,難道不是意味著J-10B就是傳說中的候選單發艦載機(關心起落架和尾鉤的可以想想04號原型機為什么神秘兮兮)? 結合去年大肆宣傳給毛發延壽、以及蔑視毛子要幫助RD93增推斷絕后路,難道不是意味著15噸級推力發動機是太行改發動機并已成熟?

太行已真行,我軍被毛子捏住要害的被動局面一去不復還。

本文為中國傳動網-佐児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