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投資者擔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令能源需求放緩,近來國際油價持續暴跌,三周內累計跌幅達到20%。昨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布數據顯示,對沖基金正以8個月來最快速度賣空原油期貨。未來國際油價走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國際油價是否會遭到投機者“綁架”,一路下滑從此進入熊市,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對此,業界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還難以斷言油價已經步入熊市。
67美元可能成為關鍵點
國際油價自5月3日創下19個月來高點后便一路回落。上周末,紐約市場收盤時,7月原油期貨主力合約收報每桶70.04美元,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下跌。此外,美國能源部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的原油和油品庫存正處于20年來的高點。有報道說,近來中東地區的原油出口正在放緩,一些產油國加大了儲油力度,利用超大型油輪儲藏原油。
由于歐洲債務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投資者擔憂世界經濟復蘇將受到制約,原油需求放緩,因此紛紛做空原油期貨。一時間,市場陷入一種“油價將步入熊市”的恐慌。
國外機構提出,油價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67美元/桶可能成為關鍵的心理價位,但國內專家則表現出樂觀態度。息旺能源咨詢總監廖娜表示,未來國際油價不太可能進入熊市,目前也僅僅是一個調整期。“出現油價持續走低的原因主要還是炒作的結果,投機因素被放大。”她大膽預測,今年年底前,油價有望迎來一波反彈,將再次沖至80美元/桶。
多種因素將支撐油價
廖娜詳細解釋說,美國夏季的用油高峰就要到來,而且8-9月份是美國的颶風多發季節,也將影響到美國得州的油田作業,這都可能導致油品供應出現短缺,成為拉高油價的因素。
此外,60美元/桶的油價水平并不符合歐佩克一貫態度,而70-80美元/桶的價格才是其更傾向的價位。因此,如果油價繼續下跌至70美元/桶下方,歐佩克將可能出手,通過收緊產量限額來維持油價穩定。
“而此次美元的反彈也并不穩健,隨著市場慢慢消化債務危機的影響,投機資金還可能回流抄底,進而再次炒高油價。”廖娜同時強調,中國強勁的需求也將成為油價的拉動力。
國內油價面臨調整
對于中國而言,由于國際油價已經連續22個工作日累計跌破4%的價格紅線,國內油價再次面臨調價關口。中國石油(601857)化工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趙志平認為,“國際油價是最為重要的考量標準,雖然還要考慮CPI等問題,但是'4%+22日’的機制也是要落實的,而5月底6月初國際油價如果繼續下跌,則國內油價很可能迎來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