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以來,工業互聯網一直是社會各界熱議的關鍵詞。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也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企業最關心什么?金融機構在投資工業互聯網時最看重什么?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工業互聯網分論壇上,來自政府、企業、投融資機構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之路。
工業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
為什么要發展工業互聯網?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其有利于優化存量,可幫助企業提質增效、降本避險。隨著工業互聯網的部署,會誕生一系列新模式、新業態,伴隨產生新的動能,有利于做大制造業增量。埃森哲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工業互聯網投入將達到5000億美元。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各地紛紛出臺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并在實踐中逐漸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經驗。
福建作為數字中國的發源地,“數字”基因讓其在工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具備先發優勢,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國家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福州)正式上線,福建工業互聯網迎來廣闊前景。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胡學同認為,建設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的建設和探索非常重要。目前,國家、省級層面有很多政策和指南,江蘇鼓勵地方園區甚至是一個區域,支撐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同時支持第三方機構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此外,江蘇省還從網絡體系、平臺體系、安全體系、保障體系、生態體系以及自身服務體系進行了創新探索。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巡視員神志雄表示,廣東省在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30多家國內工業互聯網優秀服務商落戶廣東,同時培育了華為、騰訊、格力、TCL等一大批本土的互聯網服務商,通過建立工業互聯網服務資源池,提高服務商和產業對接的精準性。
企業最關心如何落地
工業互聯網從概念推廣到現階段的實踐生根,不同行業和企業面臨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由于工業種類繁多,我國工業互聯網呈現起步門檻較高、發展空間大、需求碎片化的特點。今年以來,中小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需求變得更加旺盛。
“華為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定位就是為行業提供一塊‘黑土地’。”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說,“從需求端看,供給端即便‘黑土地’很肥沃,上面沒有農民種地,或者收獲的莊稼沒人買,‘黑土地’也沒有價值,所以要形成商業閉環。”
我國制造業處在由數量到規模的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的關鍵期,三一重工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典型。“制造企業不要一上來就買機器人和IoT生產線,應優先利用存量資產,利用先進的技術和互聯網生產手段,降低能耗,提高精度。”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賀東東說。
工業互聯網如何落地是各個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中國鐵塔業務拓展部總經理俞認為,工業互聯網要落地中小企業,有三點很關鍵:一是提供高效益、快速化、標準化的行業解決方案;二是具備高效算法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三是降低解決方案的成本。
福建中海創集團研究院院長鄭松在工業互聯網落地的問題上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工業互聯網落地中小企業,最關鍵的是要降低工業互聯網的門檻。此外,工業互聯網要健康發展需要引入科學的目標管理,工業互聯網能夠解決企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的關鍵問題,但并不能解決企業的所有問題,因此有目的性地發展工業互聯網尤為重要。
如何讓5G和工業互聯網發展結合在一起?截至目前,全球工業體系使用無線網絡的只有5%~6%,而5G為工業互聯網提供了新的可能。中興集團總裁蘇介紹,中興通訊利用5G技術進行了工業互聯網場景下的探索,比如長沙智能工廠的車間環境監控、AGV機器人操控等。
產融結合是工業互聯網發展關鍵
從金融投資機構角度看,工業互聯網的企業投融資與消費互聯網存在諸多不同。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相對專業化,行業標準多,但市場更加廣闊。
工業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但工業互聯網平臺仍處于創新探索階段。達晨合伙人、副總裁竇勇認為,工業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和市場理解度、客戶認知度都存在一個較長時間培育的過程。源碼資本創始人曹毅介紹,過去投資行業70%~80%的精力都在消費互聯網上,如今,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把精力聚焦在ToB領域上。
產融結合對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具有“加速器”的作用。眾多投資界人士達成一個共識,希望國家成立專業的工業互聯網投資基金,帶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如果說ToC是小汽車,那么ToB中的工業就是火車頭,啟動慢,后勁也大一點,需要政府、產業多些耐心。”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說。
作為工業互聯網企業成功上市的代表,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峰認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最好由市場引導,由專業投資機構和工業互聯網企業共同組建互聯網并購基金,雙方共同判斷項目。
工業互聯網全面實現是長期過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工業互聯網的全面實現是一個長期過程,目前僅是一個開端。同時,工業互聯網發展沒有固定模式,要以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并重來探索發展之路。在工業互聯網時代,企業工程師的技術、經驗和工匠精神,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介紹,經過兩年的探索,工業互聯網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特點、新技術,平臺的部署方式也隨著市場需求的推動產生新的變化。同時,工業App的創新能力與應用交付是平臺價值實現的關鍵,生態建設將成為下一階段平臺產業發展的主線。
安全是工業互聯網必不可少的課題。對于目前工業互聯網面臨的安全挑戰,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吳云坤表示,工業互聯網面臨的安全挑戰之一是工業網絡安全管理缺少抓手,要解決工業網絡安全管理問題,關鍵是要解決工業軟件的適配、老舊系統的兼容問題。尤其是從低配系統的兼容入手,建立工業態勢感知與安全監測系統。要建立安全責任機制,明確工業互聯網全產業鏈當中與安全相關的軟件、監管部門等角色和責任。
工信部信軟司巡視員李穎表示,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體仍處于高研發投入、長周期回報的產業培育期,市場成熟仍需時日,平臺應用深度和廣度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亟須進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共同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李穎指出,結合當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的基本情況,下一步應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政策投入,推動平臺創新發展;二是加強應用牽引,培育標桿解決方案;三是加強跟蹤服務,構建平臺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