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華為從Mate10到企業智能,狂奔人工智能新賽道

時間:2017-11-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上周,華為面向全球和中國市場高調發布Mate10手機,刷爆朋友圈,各大電商平臺搶購火爆。

上周,華為面向全球和中國市場高調發布Mate10手機,刷爆朋友圈,各大電商平臺搶購火爆。

人工智能被視為華為Mate10最大的亮點,尤其是Mate10配備了獨特的人工智能AI芯片麒麟970,這是全球首顆內置了獨立神經網絡單元NPU的SoC,可以優化人工智能運算過程,使得在處理同樣的AI任務時,Mate10相比競品性能提升了數十倍。

人工智能在Mate10的應用還包括:采用了“HUAWEIEasytalk”技術,在接收語音時,能夠將背景噪音和說話人的聲音區分開,將背景噪音去除,并增強說話人的音量;將人工智能用到了拍照功能,還配備了AI個人助手、語音助手AI小E、AI雙指識屏等“智慧”功能,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根據用戶偏好提供貼心的推薦和服務,讓手機更加“懂你”。在華為Mate10的熱潮帶動下,2017年將可能會是“智慧手機”取代“智能手機”的元年。

事實上,華為已經發布了移動人工智能(MobileAI)戰略,終端人工智能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云的人工智能。終端+云的人工智能,才是華為移動人工智能的完整組成部分。

那么,華為在云端的人工智能有哪些洞察和黑科技呢?在人工智能的新賽道,華為有哪些殺手锏呢?

華為云EI(EnterpriseIntelligence),讓企業更智能

前不久,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曾在金蝶中國管理全球論壇分享對人工智能的思考。他指出,其實人工智能的算法早就有了,之所以最近幾年發展很快,主要是計算能力提升,而且有了大量的數據,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會繼續依賴于計算能力的進步,并對算法的可擴展性提出了要求,所以未來算法很關鍵,算力也很關鍵。

公有云就是提供強大算力的云計算平臺。華為云就是以互聯網的方式將華為公司所有的技術積累和投資,最終用云服務的方式提供給客戶。

在HUAWEICONNECT2017大會上,華為云正式發布了企業智能服務EI,旨在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人工智能平臺型服務,讓企業更智能。據悉,EI包含了基礎平臺服務、通用服務、場景解決方案三類企業智能云服務以及異構計算平臺。憑借積累多年的系統工程、芯片、硬件、基礎軟件等基礎研發能力,華為通過異構計算平臺能使上述三類企業智能服務,讓算力釋放算法之美。

在華為云EI服務發布之時,華為CloudBU總裁兼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曾經指出,人工智能要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則必須將這些分散的單點技術集成起來,綜合運用到復雜的企業場景中。

華為云EI都能干些啥?

具體來看,華為云EI都能干些啥?

基礎平臺服務:華為云EI提供了當前人工智能領域最為熱門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圖計算、搜索等服務。

舉例來說,華為Mate10手機的“Easytalk”功能就是機器學習的典型應用——“語音特征分析”。機器學習服務通過算法模型學習不同人聲的語音特征,包括聲強、響度、音高等,形成不同的分類。Mate10在接收語音時,根據分類,能夠將背景噪音和說話人的聲音區分開,將背景噪音去除,并增強說話人的音量。

深度學習是AI的分支領域,是基于深度學習模型的一種識別感官模式,能夠幫助圖像識別、視頻分析、語音識別以及機器翻譯變得更加精確。

例如,當前很多智能手機上的智能應用,如基于圖片識別的智能相冊、基于語音識別的Chatbot系統等都內置深度學習模型,這些模型一般都是在云上基于分布式深度學習平臺+訓練數據進行不斷迭代訓練而得,再通過一些模型壓縮量化技術,盡可能地降低模型的大小以適應在終端設備上運行。

通用服務:在基礎平臺服務之上,華為云EI提供了視覺、語音、自然語言等領域API服務,這讓華為EI能夠應用于多個應用場景。

例如,華為云EI的圖像識別服務能夠對互聯網圖片進行快速、高效、實時的內容進行審核,圖片審核正確率達到95%以上;華為模糊圖像高清重建服務,可對低質量圖片(低光照、低分辨率,霧霾)進行低光照增強、去霧增強、超分辨率重建等操作,重建出高質量的清晰圖像。

華為OCR文字識別服務對單據識別的準確率已經高達97.4%,華為自身就是這項服務的受益者,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OCR服務在保險行業也能發揮出切實的價值,中國太保集團首席數字官楊曉靈先生曾舉例說,以健康醫療保險理賠為例,引進OCR圖像識別技術,客戶將就醫發票通過手機拍照上傳,后臺通過算法自動識別發票照片、自動生成結構化理算文本,并支持后續賠款支付處理。可降低理賠人工作業成本50%以上。

在語音識別方面,華為EI語音識別服務能夠在智能手機、智能手表、車載智能設備等終端上助力智能語音助手產品,實現聊天娛樂、生活助理、工作助力等智能功能,其語音識別準確率超過98%,響應時間低于200ms。

在機器翻譯方面,華為EI的機器翻譯系統在華為內部就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能夠助力華為數萬海外員工減少跨語言交流的困難。另外,機器翻譯在華為手機終端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旅行會話翻譯、及時通訊翻譯等,很好地提高了華為手機的用戶體驗。

場景解決方案:在通用EI服務之上,華為云EI還面向行業,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基于AI和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場景解決方案。

華為云EI使能智慧城市,讓城市面向未來。例如,在HUAWEICONNECT2017大會上,華為聯合深圳交警正式啟動深圳城市交通大腦工程。深圳市交警局科技處領導介紹了深圳在城市智慧交通領域的領先經驗:在華為的支持下,由人工智能平臺預篩選違章圖片,可提升約10倍的篩選效率;雙方聯合打造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獲得了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頒發的“2017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創新產品獎”。

華為自身也是EI的受益者。通過EI,華為對自身全球供應鏈進行端到端流程優化,打通從供貨預測到物流、倉儲到報關、運輸、簽收等各個環節,實現了物流的智能化轉型,將集裝箱整體利用率提升了6%,實現了報關一次通過,并將華為的倉儲運作效率提升了10%。

“EI”機會在哪里?

人工智能的這波新浪潮引得政府、學術界、基礎架構提供商、云服務提供商、互聯網企業、軟件開發商以及大量產業鏈垂直領域人工智能企業加入,一個生機勃勃的大生態正在形成。

從外部壞境看,華為云EI發力在一個“最好的時代”。

中國正在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具潛力的國家。7月末,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麥肯錫報告顯示,到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從去年的239億元增加到381億元。僅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的容量和潛力,就足以給華為云EI提供足夠高的“天花板”。

打鐵還需自身硬,再從華為自身來看。

從基礎架構到行業積累,華為均頗有建樹。華為具有自研芯片能力(如華為內置神經網絡單元NPU的麒麟970),具有領先的公有云平臺,能夠為AI提供強大的計算力支撐,以及華為公司本身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諸多實踐,可以開放能力輸出實踐。華為的行業積累和生態在中國諸多人工智能玩家中處于領先地位,有助于更快速地推動人工智能的行業落地。

華為云EI的另一個加分點在于華為在研發上的長期投入,厚積薄發,技術上的長期積累將使華為云更有可能在人工智能大發展的時代領跑,將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和能力開放給企業客戶。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曾經表示,據統計,華為每進入一個產業,平均的當期盈虧平衡點是8年。對現在很多企業而言,投資研發要在8年之后才能創造效益,可能是很難接受的,但是華為一旦決定進入一個產業,便堅定投入,耐得住寂寞。在HUAWEICONNECT2017上,華為承諾要長期提供云服務,致力于成為“全球5朵云之一”,可見華為對公有云業務足夠重視。

能夠預見的是,作為華為云的拳頭產品,EI也將獲得華為更大的支持和投入,進而助推華為在人工智能的“新賽道”上越跑越快。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