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稱呼大相徑庭。德國將之定義為“工業4.0”,歐盟各國也共用這一概念。美國則表述為“再工業化”或者“工業互聯網”。而日本的叫法是“工業智能化”。這些不同的名稱都指向同一個事物。由于本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端于德國,故而采用了“工業4.0”的概念。
以蒸汽動力應用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1.0),為世界開啟了機械化生產之路。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2.0)不但讓人類學會了使用電力,還催生了流水生產線與大規模標準化生產。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工業3.0),制造業出現了自動化控制技術。已經席卷全球的工業4.0,又將為世界帶來什么新變化呢?
首先,工業4.0將徹底顛覆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方式與商業模式。
工業4.0將實現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大一統”。智能工廠可以通過數據交互技術,實現設備與設備、設備與工廠、各工廠之間的無縫對接,并實時監測分散在各地的生產基地。智能制造體系將實現兼具效率與靈活性的大規模個性化生產,從而降低個性化定制產品的成本,并縮短產品的上市時間。生產制造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將變得“透明化”。企業將從反應型制造轉變為預測型制造。
其次,工業4.0將大大改變人們的知識技術創新方式。
在不久的將來,人、機器、信息將被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統連接在一起。創新2.0追求的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大眾創新活動,不再局限于實驗室與生產車間之內,而是讓實驗室、生產車間直接與用戶端進行無縫對接。各行業與各產業之間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產業價值鏈將面臨重組的命運。社會各界也將逐步突破傳統的協作方式,在更高的層次上完成無障礙協同。
最后,工業4.0將為人類帶來全方位的智能生活。
工業4.0時代具有個性化、人性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特征。智能工廠成為一個消費者可以參與深度定制的“透明工廠”。消費者不但能充分享受個性化消費,還能與機器、信息相互連接,體驗整個生產流程與產品生命周期。智能工廠將動用產業價值鏈上的所有資源,替每一位用戶“DIY”既貼心又廉價的個性化產品。此外,未來的人們將生活在“智慧城市”中,乘坐智能汽車,接受智能交通系統的導航,購買智能產品,享受人性化的智能家居生活。如果有什么需求沒有滿足,給智能工廠下單定制即可。
從本質上說,即將來襲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產業升級。其核心內容主要是智能制造與智能工廠。當前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經濟,存在重營銷輕制造的缺陷。假如不能重視制造業智能化轉型這一核心內容,互聯網企業可能會因產業鏈重組而變得落后。
席卷全球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既為世界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大大沖擊了各國的傳統產業。為了擺脫目前經濟發展的弊端,制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發達國家紛紛立足本國國情,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工業4.0戰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如何對待這場新工業革命,將成為各國未來幾十年發展命運的轉折點。
更多資訊,請關注運動控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