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6年我國自動化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時間:2016-03-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動化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與國際大廠相比,臺廠雖有持續投資中國,但經營規模相對較小,因此臺灣自動化廠商可透過共同合作來加強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以利未來發展。

據我國自動化行業競爭分析,中國2016年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吸引了諸多國際自動化大廠紛紛透過購并/合資中國企業搶攻商機,智慧自動化市場正在發燒,在智慧工廠,將有許多機械人與機器手臂,機器人可互相溝通,生態圈將快速形成。現對2016年我國自動化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近期推出“中國制造2025”十大領域戰略技術線路圖,將補助大量資金,協助中國制造業加速工業自動化發展,引爆龐大智慧自動化(簡稱智動化)與機器人建置商機;包括ABB、西門子、洛克威爾等國際大廠,以及許多臺灣工控業者皆已展開搶攻。

臺灣廠商在中國投資規模雖相對較小,但日后仍可透過與中國廠商合作,并藉由同業交流、策略聯盟以及跨領域創新等三種途徑,搶下此聚寶盆。

亞洲制造業冠軍聯盟總干事羅百輝表示,中國2013年的制造業產值約17,570億美元,約占中國產值30%,顯見制造業具一定重要性。不過該國制造業仍有問題待克服,譬如關鍵技術與高端設備多依賴進口,自主創新能力較低、資訊化與工業化的兩化融合程度低等。有鑒于此,中國已研擬相關政策,并于今年5月出臺《中國制造2025》,加速產業轉型。在此政策補助之下,中國各省正加緊腳步邁向智動化,譬如昆山市與東莞市,分別補助資金來鼓勵企業發展“以機器換人”或推動兩化融合,提升智慧制造實力。由于中國智動化市場前景可期,國際大廠已透過銷售服務、購并/合資等方式展開布局,藉以成功搶食此塊大餅,譬如Honeywell、ABB、Rockwell、Siemens與Omron皆加強銷售服務。當中也有廠商透過購并/合資增進戰力,譬如Rockwell并九州電氣、Siemens合資威勝集團、Schneider并利德華福等。

事實上,近一、二年國際廠商加快投資中國,有些業者甚至將中國當成亞洲的集散地。自動化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與國際大廠相比,臺廠雖有持續投資中國,但經營規模相對較小,因此臺灣自動化廠商可透過共同合作來加強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以利未來發展。羅百輝分析指出,臺廠若制程掌握度低且智動化程度低,可透過同業交流方式增加前進中國市場的機會;而制程掌握度高但智動化程度低者,應利用策略聯盟方式,與其他廠商共同布局;若兩者程度皆高的業者,則可考慮跨領域創新,增強競爭力。此外,臺廠有些專精產業,譬如3C產業(半導體、面板)、傳統產業(家電、金屬加工)在兩岸合作智動化方面,較有發展機會。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