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工業制造業需要揚長補短

時間:2015-11-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認為,中國是一個世界工業大國和制造大國,但在2010年工業經濟的水平比德、法、英等國大約落后100年,比美國落后80年,比日本落后60年。

日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認為,中國是一個世界工業大國和制造大國,但在2010年工業經濟的水平比德、法、英等國大約落后100年,比美國落后80年,比日本落后60年。雖然報告承認中國近幾十年來的追趕速度很快,但這個有些令人沮喪的結果仍然引起了很大爭議,尤其是最近剛傳出德國鐵路公司提出要采購中國動車組的時候。

這個報告的統計方式也許值得商榷,但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落后于發達國家,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趕上,這并不是個多么驚人的結論,在大方面上并沒有與政府和社會的認識差太多。在近年來中國經濟騰飛,中國制造在國際舞臺上崛起的情況下,這其實不失為對中國潛在差距的某種及時的提醒,雖然是以比較刺耳的方式。

報告涉及的是平均值和整體情況,并不意味著中國在所有領域都落后。很顯然,中國的高鐵等高端設備制造已具有了國際競爭力。同時中國的一個優勢是擁有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在基礎層面可以自給自足,同時中國是完全獨立自主的,不像有的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受制于國際大資本,無法擺脫自身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而中國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應該善用這些優勢。當然,前路的風險不容低估。別國也在前進,中國既需要追趕,也需要迅速適應全球新技術革命的現實。但中國可以充分利用“后發優勢”,不用自己經過艱苦的研發過程,通過技術轉讓引進最新技術,利用相對強大的基礎生產能力,努力實現某種“彎道超車”的效果。

差距多大其實不重要,因為各國工業的發展軌跡并不遵循固定模式,隨時可能交叉變化。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生產率的問題。根據報告,中國的工業生產率目前是在全世界的第58位左右,2010年中國工業勞動生產率約為美國的1/9,這與中國工業總規模的排名明顯不符,對一個制造業大國來說是不正常的。在中國經濟增速正在走向新常態的情況下,生產率低的問題將變得日益突出。中國必須改革科技創新體制,實現產學研更緊密的結合。而且創新的根本源頭是教育,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基礎教育,重視勞動力的培訓,形成終生學習性的勞動力模式。

拿這次被作為中國參照系的德國來說,精密的制造品已成為德國的身份標識。德國總理默克爾有一次被問及,是什么讓她對身為德國人感到自豪的時候,默克爾向《圖片報》表示:“是我們密封良好的窗戶。”然而如果回到19世紀中葉,歐洲人對德國產品的評價卻普遍是粗制濫造,質量低劣,因為當時德國相對于英法來說比較落后,然而德國卻充分利用自身相對優勢,后來居上。所以,一時的排名并不具有決定意義,中國人也沒有必要妄自菲薄,悲觀失望。國務院已印發《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未來取決于我們今天如何行動,中國需要盡快地揚長補短。

更多資訊請關注軌道交通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