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第17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為期6天的展會有1萬多個項目參加展示、交易、洽談。為更好的貫徹《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推動互聯網與國民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的“互聯網+”高峰論壇——協同制造與創業創新壇吸引了眾多業內外人士前來參加。
論壇從“互聯網+”協同制造和“互聯網+”創業創新兩個角度出發,邀請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深圳市政府領導,以及中國工程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等業內專家以及中國電信、徐工集團、騰訊、豬八戒網等代表企業高層領導,就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互聯網創業創新服務平臺、推進“互聯網+”新興業態發展等內容進行主題演講,突出企業自主創新和融合發展的最新趨勢。
懷進鵬談“互聯網+”與傳統制造業的跨界融合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
關于“互聯網+”與傳統制造業的跨界融合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在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表示,“開放與共享是‘互聯網+’的基本思路,更是創新創業的當下時代基于互聯網這種文化和思考的一種時尚,基于全球開放的心態為未來產業和技術創新的相互促進并支撐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成長空間。”
談到“互聯網+”創新創業必要性時,懷進鵬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的時期,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第一,創新創業所帶來的顛覆性創新及組合式創新促使經濟發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互聯網與傳統業態相結合。
第二,跨界融合為當下“互聯網+”帶來了難得的機遇,跨界不僅是單一領域,更多的是我們想象不到的領域都會帶來新的機遇,創造新的價值。
第三,由“互聯網+”創造的新的生態環境給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互聯網+”代表未來產業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模式,也代表了與產業融合所形成的技術重構、架構重構和生態重構。
“互聯網+”不僅考慮到倍增效應所形成的開放共享模式,更重要是顛覆性、融合性、重構性為未來產業與技術創新的相互促進并支撐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空間。
面對“互聯網+”與企業發展時,懷進鵬特別指出,“中小企業的發展是社會的希望,更是產業的未來,要通過中小企業的有效生成和不斷壯大來形成新的發展。作為最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寬帶支撐著物聯網、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工信部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寬帶中國’戰略的力度。”據悉,工信部在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上,已經制定了未來五年的行動計劃,為更有效地推動“互聯網+”制造業的發展來創造空間。同時,工信部將加速推進“互聯網+”的生態環境建設,助推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有效實施。
辛勇飛談“互聯網+”三個基礎、五個方向和一個平臺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所長辛勇飛
此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所長辛勇飛在論壇上做了關于“互聯網+”中國制造著力點的演講。辛勇飛強調,“做好‘互聯網+’中國制造需堅持三個基礎、五個方向和一個平臺。”
其中三個基礎是工業互聯網、工業數據平臺、智能泛終端;五個方向是智能制造應用與升級、大規模個性定制的高級化和平臺化、制造業服務轉型的多樣化、云制造及工業電子商務;一個平臺是“互聯網+”雙創平臺。
基礎(一)工業互聯網
基礎(二)工業數據平臺
基礎(三)智能泛終端
方向(一)智能制造應用與升級
方向(二)大規模個性定制的高級化和平臺化
方向(三)制造業服務轉型的多樣化
方向(四)云制造
方向(五)工業電子商務
一個平臺:互聯網+雙創平臺
在談到“互聯網+”哪里做?誰來做?
辛勇飛對“互聯網+”中國制造的集中地域和代表企業進行了簡要分析。
“互聯網+”中國制造集中地域
“互聯網+”中國制造代表企業
本次高交會全面展示了創新創業、加快產業融合、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新成果,突出展示高科技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更廣泛、更高水平的中外高新技術領域的交流合作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全球創新和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