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在線
文:傳動網2024年第二期
導語:近日,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和咨詢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發布的一份市場報告稱,全球光電子市場規模2023年為73.1 億美元,到2032年將超過253.1億美元,2023年至2032年預測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2.48%。
數據
253.1億美元
近日,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和咨詢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發布的一份市場報告稱,全球光電子市場規模2023年為73.1 億美元,到2032年將超過253.1億美元,2023年至2032年預測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2.48%。該市場的顯著增長 主要得益于國防領域投資的持續增長、醫療和醫療設備投資的增加,以及全球各國政府對智慧城市項目的大力投資等因素。
全球光電子市場可根據器件類型細分為LED、傳感器、紅外元件、光耦合器、光伏電池、顯示器等。其中,傳感器板塊將 在預測期內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Precedence Research預測,亞太地區將在未來主導市場。該地區的消費電子產品和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是其快速擴張的 關鍵驅動因素。除此之外,光電器件在智慧城市項目、尖端技術如虛擬和模擬現實、大數據、物聯網(IoT)以及智能工業電 器等領域也展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2.95億臺
根據Gartner公司的最新預測,到2024年底,人工智能 (AI)個人電腦(PC)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智能手 機的全球出貨量預計將從2023年的2900萬臺增長至2.95億臺。
根據Gartner的定義, AI PC是指配備了專用的AI加速器或核 心、神經處理單元(NPUs)、加速處理單元(APUs)或張量處 理單元(TPUs)的計算機,旨在優化和加速設備上的AI任務, 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效率,處理AI和生成式AI工作負載時無需依賴 外部服務器或云服務。
生成式AI智能手機配備了硬件和軟件功能,可以實現生成式 AI驅動功能和應用在智能手機上的無縫集成和高效執行。這些智能手機能夠在本地運行基礎或微調的AI模型,生成新的衍生版本的內容、策略、設計和方法,例如谷歌的Gemini Nano、百 度的文心以及OpenAI的GPT-4等。
Gartner預計到2024年底,生成式AI智能手機和AI PC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2.4億臺和5450萬臺(如圖所示) ,分別占到 2024年基礎和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的22%以及PC出貨量的22%。
+72.5%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不含中國)銷 售的電動汽車電池總用量約為319.4GWh ,較2022年同期增長43.2% 。
在全球(不含中國)銷售的電動汽車電池裝車量企業排名中,LGES 保持第一,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32.9% ,裝車量達88.6GWh,市占率 27.8%。
在中國以外的全球電池市場,寧德時代僅以0.8GWh裝車量之差稍稍 落后于LGES,位列第二位,總裝車量達87.8GWh,相較于2022年同期,寧 德時代以72.5%的持續高增長威脅LGES的領先地位,市占率27.5%。SNE表 示,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中國企業在中國以外的全球電池市場的增長率高于 中國國內市場,從而迅速擴大其全球市場份額。
+70.4%
在3月10日于杭州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深澤表示,2024年,中國 新型儲能產業的全球化進程將進一步轉入快速、深入、大規模的發展階段,受關稅、貿易壁壘、碳邊境稅、成本控制、市場需 求、物流運輸、產品供應鏈和售后服務等多種因素影響,中國電池企業布局海外本地化進程也將進一步加快。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儲能累計裝機功率約294.1GW,其中: 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量約 88.2GW,占比為 30.0%;抽水蓄能累計裝機量約201.3GW,占比為 68.4%;蓄冷蓄熱累計裝機量約 4.6GW,占比為1.6%。
從儲能項目數量來看,截至2023年底,我國儲能投運項目數量累計達1588個,相比2022年累計投運儲能項目932個,數 量增長70.4%。
6.61萬億元
3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2024年前2個月外貿數據,今年 1~2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6.61萬億元人民 幣,同比(下同)增長8.7%。其中,出口3.75萬億元,增長 10.3%;進口2.86萬億元,增長6.7%;貿易順差8908.7億 元,擴大23.6%。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4年前2個月,我國出口 機電產品2.22萬億元,增長11.8%,占出口總值的59.1%。其 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1954.5億元,增長7.3%; 集成電路1607.1億元,增長28.6%;汽車1118.9億元,增長 15.8%。
談及今年的外貿趨勢,商務部部長王文濤6日在十四屆 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前兩個月, 出現了很多積極向好的趨勢,今年1~2月份進出口有望延續去年10月份以來的增長趨勢。“當然,去年3月份的基數比較高,我們預判今年3月份可能會有一些回落。”
5%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3月5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4年GDP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這一目標數值考慮了促進 就業增收、防范化解風險等需要,并與“十四五”規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相銜接,也考慮了經濟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 體現了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要求。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赤字率擬按3%安排,赤字規模4.06萬億元, 比上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元。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 續恢復增長,加上調入資金等,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8.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1萬億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 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 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行業
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即將開始申報
近期,工信頭條發布信息表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啟動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工作。
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企業的主導產品原則上屬于以下重點領域: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件、 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 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領域等產品。
同時,要求申報企業屬于有效期內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且未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提供的產品(服 務)不屬于國家禁止、限制或淘汰類,且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 稅等違法違規行為。此外,已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或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不能再申報;與工業和信 息化部已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存在控股關系的企業,以及同一集團內生產相似主導產品企業,不能再申報。
交通運輸部: 原則同意國家電投開展 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等試 點工作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2月20日消息,交通運輸部 日前批復下發《關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 展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等交通強國建設 試點工作的意見》,國家電投正式成為交通強國建 設試點單位。
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國家電 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試點任務要點”,國家電投將 開展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氫燃料電池 研發與氫能交通運營平臺應用、城市級綠能交通體 系建設與應用等三項試點任務;同時,力爭通過 1-2年時間,在新能源運輸裝備研發和推廣、換電 和加氫站研發與布局建設、城市級綠能交通體系建 設與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實際應用中總 結經驗,形成包括標準、指南等在內的一批可推 廣、可復制的新技術和新模式。
光伏產業大概率將繼續深化階段性調整態勢
在近期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光伏行業2023年發展 回顧與2024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 電子基礎處處長金磊表示,總體上判斷,光伏產業正在出現階段 性、周期性的調整期。
2023年,在“雙碳”目標驅動和國內外市場快速發展的大背 景下,我國光伏產業延續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產業技術加快創新 升級,產業規模和裝機應用也持續增長。但是在看到行業成績的 同時,也要看到行業目前存在的困難。從內部來看,近兩年光伏 產業擴產速度明顯加碼,造成了階段性、結構性的供大于求,導 致產業鏈價格一路下行,部分材料、關鍵器件仍然存在依賴的風 險,同時產品質量、功率虛標等問題也給行業帶來了一些影響; 從外部來看,我國光伏產業面臨的國際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國際 競爭也愈發激烈。
因此總體上判斷,光伏產業正在出現階段性、周期性的調整 期,2024年起,光伏產業大概率將繼續深化階段性調整態勢,部 分落后產能和競爭力不足的產品或將逐漸淘汰,具有技術優勢的 產能將更具競爭優勢。
工業“領銜”以舊換新 設備更新釋放5萬億大市場
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近期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 制定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重點將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 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以設備更新為例,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 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
鄭柵潔就《行動方案》進一步指出,“以舊換新”將重點實施設備更新行動,聚焦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 旅、醫療等7個領域,將圍繞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等方向,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 造。以設備更新為例,去年,中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 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
2月日本四大機床企業最新接單情況,連續12個月負增長
根據《日刊工業新聞》2024年3月11日調查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四大機床制造商(牧野銑床、津神、大隈、芝浦機 械)在2月份收到的機床訂單同比下降21.3%,達到2513.5億日元,持續了12個月的同比下降趨勢。而月度同比下降幅度為 3.0%,已連續第二個月呈現同比下降。
在海外市場方面,四家公司的出口銷售額連續第六個月同比下降21.5%。而在日本國內市場,同比下降幅度達到20.9%, 已經持續了16個月的下降態勢。其中,大隈在日本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0.6%,但月度同比增長了20.6%,這是六個 月來的首次增長。該公司表示:“在全國各地的展覽會上,五軸銑床和多任務機床等高單價機型的訂單有所增加,雖然中小企 業對資本投資仍持謹慎態度,但半導體和汽車行業對未來需求增長的投資預期正在顯現,日本其他領域似乎也出現了復蘇跡 象。”芝浦機械也表示,在日本國內市場的訂單同比增長55.7%,這是連續第二個月大幅增長。
歐盟或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追溯性關稅
3月6日,歐盟委員會發布通知,歐盟委員會將于3月7日開始對符合征稅條 件的中國進口電動汽車進行為期9個月的的海關登記。 盡管正在進行的反補貼調 查要到2024年11月才結束, 不過根據歐盟最初的通知,可在通知發布日起9個月 內,即2024年7月起,征收臨時性反補貼關稅。
歐盟委員會的一份文件中指出,有充分的證據能證明中國電動汽車獲得了國 家補貼,因此現在采取這一措施。此外,自10月正式啟動調查以來,中國電動汽 車的進口量同比增長了14%。歐盟委員會指出,如果在調查結束前來自中國的進 口繼續大幅增長,歐盟制造商可能會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失。為此,歐盟正在準備 征收追溯性反補貼關稅。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中國商會“對擬議的授權表示失望”,并稱“最近中國電 動汽車進口量的激增反映了歐洲對電動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歐盟中國商會通 過聲明表示:“我們殷切希望歐方切實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為中國企業營 造公平、公正、無歧視的營商環境。”
行業運行持續承壓,紡機企業數字化車間改造需求迫切
在近期舉行的2024年度全國紡織機械行業生產經營工作座談會上,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劉松表示, 從全球范圍看, 除日本以外,主要紡機設備生產國家和地區2023年以來出口整體有所下降,但依托國內市場韌性,我國紡機行業的運行依然 得到有力的支撐。
談到對未來市場的展望,中國紡機協會產業三部主任邵洪表示,伴隨經濟的持續恢復,宏觀預期偏暖,圓機生產企業要更 加注重高質量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深入推進數字化自動化織造車間改造和升級。橫機生產企業在 推進高性價比設備的迭代更新的同時,應關注全成型橫機的完善提升及多種編織工藝的相互借鑒融合。經編機企業提供運行穩 定的高生產效率設備的同時,應積極進行多種功能纖維產品的試制及織造車間數字化升級改造。
此外,2023年以來受全球需求不振的影響,海外紡機市場暫時回落, 但長期來看仍是國產紡機未來的增長點,在染整機 械出口方面,我國對越南和俄羅斯市場保持逆勢增長,行業企業應充分關注。
企業
ABB宣布收購Sevensense,引領新一代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發展
近日, ABB宣布已收購瑞士初創公司Sevensense,這是一家領先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人工智能3D視覺導航技術提 供商。Sevensense成立于2018年,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衍生企業。
在此次收購之前,ABB已于2021年加入Sevensense的創新生態系統,后對該公司進行了少數股權投資。同年,ABB還收 購了ASTI移動機器人集團。關于此次交易的財務細節,ABB并未對外披露。繼汽車和物流行業的試點客戶項目之后,ABB將把 Sevensense的先進技術整合到其AMR產品組合中,從而為客戶提供前所未有的高速度、高精度和高負載能力的移動機器人。
與Sevensense的合作充分體現了ABB在培養和推動下一代創新方面的努力,通過其合作伙伴生態系統以及與初創公司和 大學的合作,ABB不斷為全球企業開發前沿技術。
埃斯頓獲首張工業六軸機器人cETLus證書
近日,埃斯頓自動化通過了Intertek的嚴格測試與審核,成功獲得首張 工業六軸關節機器人cETLus證書,開啟邁向國際化戰略的新階段。授證儀式 于3月1日在南京埃斯頓隆重舉行,埃斯頓副總裁殷成鋼、機器人產品線總經 理呂健與Intertek大中華區副總裁湯曦冉、電子電氣華東北區總經理金志斌等 雙方代表出席發證儀式。
此次獲得Intertek 北美認證的產品,是埃斯頓為市場獨家打造的工業六 軸關節機器人,主要用于工業自動化產線,該產品通過嚴格測試,成功滿足 北美ANSI/UL 1740,CAN/CSA Z434的標準要求。近年來,埃斯頓在海外的標桿性應用案例不斷增多,機器人、運動控制等自動化設備在東南亞、歐 洲、北美等地區成熟應用于光伏、鋰電、焊接、折彎等行業。
Intertek是全球領先的全面質量保障服務機構,始終以專業、精準、快速、熱情的全面質量保障服務,憑借在全球100多 個國家的1,000多家實驗室及分支機構,Intertek致力于以創新和定制的保障、測試、檢驗和認證解決方案,為客戶的運營和供 應鏈帶來全方位的安心保障。
部分工控自動化企業發布2023 年度業績快報
正弦電氣發布2023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421.6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68%;營業利潤 5,551.16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9%。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涉及的物流行業訂單同比有較大增長,使得營業收入同比有一定幅度 增長;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IC 芯片、IGBT 模塊、電容等采購價格同比有所回落,產品成本降低,使毛利率同比提升 4.73 個 百分點。
偉創電氣發布2023年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0,488.25萬元, 較上年同期增長44.03%;營業利潤19,714.16萬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26%。公司變頻器和伺服系統產品銷售勢頭良好,且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和性能,憑借產品的質量 優勢、服務優勢,保持了較強的增長動力。
藍海華騰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2800萬元~3600萬元,同比下降56.97%~66.53%; 主要原因為:受宏觀經濟環境及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另外報告期內下游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部分客 戶存在去庫存的情況,導致下游新能源商用車客戶需求下降,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業務收入出現下滑,公司工業自動化 產品業務收入基本穩定。
捷昌驅動獲評“2023年度浙江省管理對標提升標桿企業”
日前,浙江省經信廳公布了“2023年度浙江省管理對標提升標桿企業名單”,全省共有20家企業入選。其中,捷昌驅動 成功躋身紹興市兩家入選企業之一 ,獲評“2023年度浙江省管理對標提升標桿企業”稱號。
本次評審根據《浙江省管理對標提升標桿企業評選暫行辦法》, 從基礎規范、經營創新、智能制造、人文環境、卓越管 理五個維度的69個指標對企業全方位管理作出星級評價。本次入選浙江省管理對標提升標桿企業,是對捷昌驅動多年來堅守 初心、始終聚焦于線性驅動領域不動搖、專注管理提升和技術創新的肯定。捷昌驅動能夠成功入選,也意味著企業不僅產權 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績效較好,還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管理水平在當地甚至全省范圍內都具有標桿示范帶動 作用。
西門子2024財年迎來強勁開局
西門子2024財年第一季度(截至2023年12月31 日)業績強勁,實現成功開局。實體業務利潤達到27億 歐元,幾乎全線實體業務利潤均有所增長,創下財年首 季度的歷史新高。
2024財年第一季度,西門子營收在可比基礎上增長 6%(即排除匯率變動及業務組合的影響),達184億歐 元(2023財年第一季度:181億歐元)。新訂單額在可 比基礎上增長2%,達223億歐元(2023財年第一季度: 226億歐元)。訂單出貨比表現強勁,為1.21。儲備訂 單總額達1,130億歐元,創下歷史新高。
實體業務利潤總額達到27億歐元,增長3%,并創 下財年首季度歷史新高(2023財年第一季度:27億歐 元)。實體業務利潤率提升至15.8%(2023財年第一季 度: 15.7%) 。凈收益增長56%,達到25億歐元(2023 財年第一季度:16億歐元),這一強勁增長的原因包括 向西門子能源投資所獲得的5億歐元收益。
矩控新辰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近期, 矩控新辰官微宣布, 該公司已完成了數千萬元 pre-A輪融資,由同方投資、中科先進旗下產業基金共同投 資,老股東同創偉業持續加注;此次融資將用于中大型控制 系統研發、產能提升,以及國內、海外市場布局。另據悉, 矩控新辰在去年6月也完成了數千萬元天使輪投資,由同創偉 業投資,融資主要用于中大型控制系統的研發量產和產能建 設。
深圳市矩控新辰科技有限公司(MatriBOX)是一家擁 有多年工業自動化技術背景的邊緣控制系統及解決方案提供 商。基于深厚的行業洞察和豐富的最佳實踐,矩控新辰聚焦 在高性能控制器、工業網絡IO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再到 信息化集成,有效進行云邊端協同的同時為用戶提供整廠自 動化、數字化項目實施服務,針對不同行業出現的新變化、 新趨勢,持續進行方案迭代創新,滿足不同行業不同時期和 不同場景下的需求,為行業用戶創造長期價值。
貝卡爾特攜手匯川技術,加快鋼簾線行業轉型升級
近日,全球鋼簾線巨頭貝卡爾特集團全球首席運營官(COO)Barry Snyder一行到訪蘇州匯川技術有限公司開展全面考察與 交流。貝卡爾特此次到訪聚焦在交流鋼絲制品行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技術創新與應用,以及通過發揮各方優勢拓展全球領域合作 廣度和深度,共同推進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助推全球鋼簾市場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貝卡爾特集團,作為骨架材料鋼簾線行業的鼻祖1880年在比利時創立,走過143年歷史,鑄就了矗立在全球鋼絲變形和鍍膜 技術領域的市場和技術領導者地位。
匯川技術聯合創始人唐柱學對貝卡爾特高層的到訪表示感謝并表示:“匯川技術非常能夠有幸參與到貝卡爾特的產業布局與 轉型升級之中,鋼簾線作為匯川進入時間最早的行業之一,我們深刻理解當前行業客戶面臨的‘痛點’,以及如何實現存量市場的 高質量發展是行業面臨的關鍵挑戰,匯川技術將利用自動化、數字化的手段,以及多行業多領域的發展經驗,協助貝卡爾特跨越 當前業務‘痛點’,邁向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聲明:本文為中國傳動網綜合報道,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