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在線

文:2017年第二期

導語:

     

 

22.67%
據預測,2017-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發動機市場將以年復合增率22.67%增長。按地域劃分,市場可分為亞太地區、歐洲和北美。市場主要的參與者包括德國大陸集團、日立汽車系統、特斯拉汽車和豐田工業。其他供應商還有比亞迪汽車、德爾福汽車、日本電裝公司、三菱電機等。報告指出,全球電動汽車發動機市場的推動力是技術進步帶來的電動機成本下降。然而電磁干擾破壞動力系統組件將成為市場挑戰。2017-2021年,無電磁機構的感應電動機和其他技術將是市場發展趨勢。


    

 

33.5萬臺
近年來,國防、航空、高鐵、汽車和模具等重要裝備制造業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從而帶動了機床行業的大幅增長,從機床結構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快速增長,呈現出明顯增長態勢。預計,2017年中國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將達到80萬臺。數控金屬成形機床在2016年產量則呈現U型增長態勢,預計,2017年中國數控金屬成形機床產量將達到33.5萬臺。作為制造業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中國的數控機床無論從產品種類、技術水平、質量和產量上都取得高速發展。

 

 


 

 

2.2萬億
近日,新加坡——渣打銀行私人銀行部與《經濟學人》智庫合作推出以“更美好的生活突破”為主題的系列研究報告,以廣泛的研究、行業參與者和專家訪談為基礎,旨在分析能夠對未來的投資、醫療保健、商業和休閑領域帶來顛覆式改變的前沿趨勢。首份報告展望了“機器人投資顧問”對于高凈值人群的投資方式將帶來的巨大轉變。報告援引管理咨詢公司A.T.Kearney預測,在美國,工業機器人咨詢所管理的資產總額2020年預計將達到2.2萬億美元。


 

43%
隨著物聯網(IoT)持續應用到家庭和企業,特定產業正在引領物聯網投資。Gartner的報告指出,物聯網去年底的企業采用率已達約43%,西北大學教授亞格爾瓦說,物聯網產業是網絡科技的下一波趨勢,預料將創造出數十萬個薪酬優越的專業工作,將完全改變全球企業與制造業的運作模式。西北大學預估,2015到2020年的消費者與產業物聯網市場投資將達到6兆美元。制造業、運輸業、消費電子與汽車業等五大產業將引領物聯網投資。

 

 


 

6.5%
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周日(3月5日)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政府工作報告稱,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控制目標為3%左右,廣義貨幣供應量(M2)預期增長12%左右。

 


 

30吉瓦
在近日發布的《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中對2017~2025年光伏應用市場進行了預測,該路線圖認為,2017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可能達到30吉瓦,從光伏電站市場結構來看,分布式光伏裝機或將超過6吉瓦,預計占比超過20%。2016年中國的光伏新增裝機量已經達到34吉瓦以上,成為全球第一,是市場依賴出口的局面已經被打破,國內需求量開始增加。


 

1000億
未來物流行業發展趨勢中技術設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物流自動化設備發展角度來看,當前的物流大環境面臨2個漸變,一個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機器人、自動化等技術已較為成熟,提升物流效率明顯;一個是國內人工成本不斷上升,特別是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同是也是物流公司的主要產量區。在這雙重大環境下,物流自動化設備市場面臨著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從實際數據整理分析來看,物流自動化市場確實迎來了屬于它的春天,多家專業機構預測在2018年,自動化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圖片來源網絡)


 

47775萬
2017年預計將售出7000萬臺可聯網的智能穿戴設備,據國際調研機構分析,至2020年,穿戴式電子裝置銷售量可望達到47775萬件,將會創造617億美元的營收。總之,傳感器在智能可穿戴領域應用廣泛、前景廣闊。但是,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功耗問題、精度問題、生物傳感的非接觸式測量問題、連續監測問題、舒適性問題(用戶體驗問題)等。

 

 


 

大族集團全球激光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開建
近日,大族激光全球激光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開建,項目選址在寶安區福海街道和平社區。將建設現代化高科技廠房,廠房層高達12米,可安裝有20噸起重能力的重型天車,并將按照國際最高標準建設部分恒溫恒濕精密機械車間。預計2019年年底投入使用。產業類項目包括大族激光全球激光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等3項,主要建設高功率半導體器件、特種光纖及光纖激光器產業化項目、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系統及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產業化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對推動“深圳質量、寶安智造”產生積極影響。


 

西門子剝離機械驅動業務 以確保業務長期競爭力
日前,西門子發布消息稱,正在剝離其機械驅動(MechanicalDrives,MD)業務——機械驅動業務MD隸屬于西門子工業過程控制和驅動部門,欲將轉為獨立公司單獨運營。

西門子表示:機械驅動業務MD主要面向中小型企業為主,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疲軟,而市場競爭尤其是亞洲市場的競爭卻日益激烈,產能過剩明顯,導致價格不斷下壓。而此次將機械驅動業務MD玻璃作為獨立公司單獨運營,將使其更加專注于其核心業務,通過單獨的銷售渠道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將更有助于其業務的未來發展和增長。


 

SuperTrak Day :貝加萊革命性的工業輸送系統
近日,貝加萊工業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辦“SuperTrak Day”智能制造——革命性輸送系統。其主要聚焦最新設計的線性傳輸系統(SuperTrak),該技術通過電子的輸送方式將原有的機械系統不靈活、設計昂貴、維護成本高的諸多不便予以改善,尤其在越來越多的個性化生產的時代,工業自動化的使命已經不再是向目標市場提供什么產品,而是提供具體的方案、工具、發展平臺,甚至是制造業所需要的機電軟一體化的資源。貝加萊今天關于SuperTrak的發布會就是實現柔性生產方式新手段—柔性電驅動傳輸系統。


 

臺達綜合節能改善解決方案助力客戶打造節能高效綠工廠
臺達近年來,全力發展各項工業節能解決方案,并成功協助各領域客戶執行節能改造、實現能源使用目標。其中,位于臺灣中部的一家傳動系統領導廠商,由于生產制程中需要全年保持穩定的環境溫度與氣體壓力,能源成本相當龐大。臺達為其一次性建立從設備層、系統層至管理層的節能系統架構,提供了包含節能診斷、傳感器與節能設備安裝、系統改造、能源管理與廠務監控平臺導入等垂直整合的綜合節能改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升了工廠10%能源使用效率,大幅降低能源費用。


 

宜科透明化示范車間,精準高效管控生產全流程
宜科公司的傳感器車間,它屬于典型的離散制造業,小批量,多品種,因而,對每一類產品的工藝把控、產量管理以及生產物料的調度等都成為制約生產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針對這樣的狀況,不久前宜科公司將其天津工廠的一個傳感器車間作為示范車間,將生產的全過程用數據體現,物料、設備、產品、員工,都像是環環相扣的齒輪,實現了車間的生產和管理信息透明化。 如果用一個公式來概括這個項目,則可得:MES系統+ElcoPad+電子看板+通訊手段=數據采集+生產指導+監控+分析,目前該項目已接近尾聲。


 

開啟“第二跑道” 美的新產業版圖漸現
近日,“智啟未來” 2017美的戰略發布會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酒店隆重舉行,包括庫卡(KUKA)、高創(SERVOTRONIX)等來自全球的合作伙伴、媒體與經銷商千余人出席,共同見證美的轉型與蛻變。

自去年要約收購庫卡到年初收購完成,再到近日與以色列高科技企業高創達成戰略合作交易,隨著一系列的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相關產業整合,美的新產業戰略逐漸清晰,產業鏈也日漸完善。收購庫布、高創,進軍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領域意圖已然明顯,美的看準并抓住這一歷史性發展契機,選擇將“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作為新產業,一是為了尋求業務新的增長點,二是為了多元化發展,集團業務向B2B延伸。


 

日鼎推出GHA高性能系列 體積小精度更高
日鼎作為專業從事伺服驅動裝置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的高科技企業,今年年初推出2017新品——GHA高性能系。GHA無論從外觀、精度以及響應速度都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外觀上:正所謂“濃縮就是精華”,GHA系列體積實現一定程度的精簡;精度上:具體體現在一改通用型系列使用的增量式編碼器為絕對值編碼器,支持17/20/23位編碼器。譬如23位編碼器意味著電機8388608個脈沖信號轉一圈,大大提高了精度。目前日鼎GHA高性能系列在機器人、包裝機械、鋰電池,3D測量等自動化行業廣泛應用



 

麥格米特近日在深交所上市
深圳麥格米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6日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證券代碼(002851),公司普通股股份總數為1.77億股,其中4,450萬股于今日起上市交易流通,發行價為12.17元/股,市盈率為22.99倍。據公開資料顯示,麥格米特以電力電子及工業控制技術為核心,成功構建起涵蓋智能家電、工業自動化、定制電源三大領域的業務版塊,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平板顯示、智能家電、醫療、通信、IT、電力、節能照明、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等眾多行業,并不斷在新領域滲透和拓展。


 

  NB-IoT產業鏈已經成熟 未來或迎爆發式增長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NB-IoT產業鏈已經成熟。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幾年NB-IoT產業或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運營商未來最重要的“藍海”市場之一。如今,華為、中興、大唐等企業正在逐步形成包括芯片、模組、終端、核心網在內的各環節的設備生產和網絡建設能力。

NB-IoT是面向低功耗、廣覆蓋的全球統一標準,可依托現有蜂窩網絡快速構建低成本全覆蓋的物聯網。分析機構預計,2020年全球蜂窩物聯網的連接數將達到30億,其中低功耗廣覆蓋(LPWA)場景占比超過60%,而NB-IoT將是最合適LPWA場景的物聯網技術之一。

 


 

上海聚焦制造領域,提出實施智能制造應用“十百千”工程
上海市經信委近日發布《關于上海創新智能制造應用模式和機制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將智能制造作為”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轉變的主攻方向,提出實施智能制造應用“十百千”工程。工程包括三個方面:培育10家引領性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建設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廠,聚焦汽車、裝備、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領域;針對傳統制造業關鍵工序自動化、數字化改造需求,推廣應用數字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制造裝備,在示范企業的引領帶動下,1000家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實施智能化轉型。


 

VR線下體驗店或在2017年迎來井噴急速增長
VR行業變現一直是業內頭疼的問題,線上平臺因為用戶過少銷售不理想,線下渠道成為眾多廠商的首選方式。

線下體驗店可以稱之為VR行業的窗口,用戶對于產品的最初認知,很大程度上來自于VR體驗店。今年開始眾多大型公司開始組建自己的線下平臺,開設的體驗店投資大,設備完善,體驗感優良,大力推廣VR行業的同時樹立自身品牌,擴大行業內占有率,綜合來看2017年可能迎來VR線下體驗店急速增長。預計2017年將會有500~1000家大型體驗店均由設備制造商開設或投資。


 

工業企業優惠政策惠及面擴大 儀器儀表等行業受益幅度最高
2017年2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四季度,企業優惠政策惠及面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創新支持和減稅降費方面政策惠及企業最多。面對去年經濟下行壓力的情況,國家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出臺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降成本等優惠政策措施。

在調查的40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政策惠及面比上季度提高,其中醫藥、通用設備、汽車、電子、儀器儀表等行業優惠政策惠及面較高,行業提高幅度在4個百分點以上。

 


 

廣東省今年擬增應用機器人2萬臺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近日召開,省經信委黨組書記涂高坤在會上透露,2017年廣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目標為6.5%左右,工業投資增長目標為12%以上。2017年,廣東將實施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培育15家機器人骨干企業和10家系統集成服務骨干企業,建設4個機器人產業基地,力爭機器人制造業產值達600億元。完善工業機器人保費補貼政策,并推進“機器人進集群”,在電子信息、食品飲料、醫藥、陶瓷建材、金屬制品、民爆等行業中優先推廣機器人應用,全年新增應用機器人兩萬臺左右。

 


 

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呈現“斷崖式”下滑
來到2017年,曾無限風光的新能源汽車在1月份便遭遇了“最強寒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6889輛和5682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9.1%和74.4%。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呈“斷崖式”下滑,多個車企的多款新能源汽車出現銷量為零的尷尬現象。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政策調整導致出現產銷量“斷崖式”下滑,以及汽車產品價格也發生了相應變化,但是從長期來看,補貼退坡后,行業從政策導向型轉為市場導向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仍將保持平穩態勢。

 


 

全新固態電池誕生 最先應用在電動汽車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科克雷爾工程學院近日宣布:他們發明了一種低成本、非燃燒,在能量密度、充放效率等指標上十分卓越的全固態電池。固態電池顧名思義,采用的是固態電解質,其核心科技是一種采用堿金屬(主要是納和鋰)制成的玻璃狀固態電解質。在實驗室中,新電池能在 1200 個充放循環之后只出現極小的損耗,新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了現有鋰離子電池的三倍之多,環境容忍度好,能在 60℃ 至- 20℃ 的溫度下工作。但目前來看,新電芯最先應用的場景應該還是電動汽車和工業級儲能設備。


 

工信部將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日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出席2017工業互聯網峰會時表示,工信部將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并加快工業互聯網在標準化、安全保障、模式創新等方面研發和應用,形成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和產業生態系統的良性互動。工業互聯網是物聯網時代工業革命的核心靈魂和制高點,是傳統制造業向現代“智造”轉型的關鍵。我國近年來也明確提出《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據預測,2020年中國工業物聯網規模將達到4500億元人民幣左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