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市場弱復蘇,考驗企業定力與韌勁
2023年接近尾聲,這一年對于大多數中國制造企業來說,都充滿著挑戰。面對整體工業自動化市場呈現弱復蘇的態勢, 產業鏈上下游所承受的壓力不言自明。通過收集整理國內工控自動化及相關上市企業2023年三季度財報的相關資料(2023年 1月1日至9月30日),從中可以看到,整體行業增速大幅回落,同時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企業的利潤空間也被嚴重擠壓。但 困境往往是機遇的另一面,重重壓力考驗著每一位企業管理者的定力和銳意進取的決心,中國制造業所表現出來的生長韌性令 人贊嘆, 一批工控企業正積極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改變舊有思維,以更快地適應新的環境。
報告期內,通用自動化(含工業機器人)業務實現銷 售收入105.24億元,同比增長 20.42%;其中,通用變頻器 產品實現銷售收入34.40億元,通用伺服系統實現銷售收入 44.23億元,PLC&HMI 實現銷售收入 11.96 億元;工業機器 人實現銷售收入5.50億元。
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銷售收入52.68億元,同比增長 61.33%。智慧電梯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8.50 億元,同比增 長0.62%。軌道交通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75 億元,同比增長 33.78%。
年初至報告期末,工業自動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86,106.97萬元, 同比增長9.09%, 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 56.36%;網絡能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59,645.75 萬元,同比 增長13.51%,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 18.06%;新能源汽車業 務實現營業收入39,577.62萬元,同比增長3.82%,占公司營 業收入比例11.99%;光伏儲能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7,442.31萬 元,同比增長68.19%,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 8.31%。
報告期內,公司交流伺服系統銷售收入同比超過50%。
公司將堅持以先進的運動控制產品技術和貼身的顧問式 服務開展進口替代, 以“渠道為主+互補共贏”的營銷模式展 開大行業營銷,引進優秀合作伙伴互補共贏,深耕細分行業 工藝及終端大客戶、打造 TOP 客戶樣板,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營銷;公司將持續強化伺服、PLC等系列產品的產品核心競爭 力,做強“平臺型”管理體系,協同產業生態圈搭建,穩步推 進“第三次創業”新篇章。
公司前三季度,PLC總營收為 3.9 億元,與去年持平; 驅動類總營收為 5.3 億元,增長 20%;HMI 為 1千3百萬元 左右。
目前公司中型 PLC 有兩個系列的產品,產品和行業覆蓋 比較有限,但中型PLC 是未來幾年內的發展重點。現在公司 已經研發出一部分中型 PLC 新品,并投入到客戶現場進行測 試,總體來說收到的推廣試用的反饋都較好,未來將會繼續 強化中型 PLC 的產品和行業覆蓋。
報告期內,公司在光伏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公司產品在光伏行業客戶的銷量增加。歸母凈利潤有所下降, 主要是因為:推行大終端戰略,公司大客戶在光伏行業較為集 中,為了快速進入市場,產品銷售價格有所降低,同時受產品 更新換代影響,公司產品毛利率下降;推行整體解決方案戰 略,為深度滲透下游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加大了在傳統 細分行業解決方案的業務、技術投入,導致相關人員及銷售費 用增加,為提升工業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擴充控制、驅 動、傳動、傳感層產品線,公司設立新產品線事業部,繼續加 大新產品研發投入,導致研發費用增加。
公司于今年8月成功登錄深圳證券交易所。前三季度毛利 率有所下滑,主要原因為:公司產品中采用電子元器件成本今 年因匯率影響有所上升;公司積極開拓應用場景和客戶,業務 結構正在從控制器部件,拓展到伺服驅動、面向行業的系統方 案等,新的應用場景、業務線正在爬坡,毛利率相對較為成熟 的控制器較低,整體拉低毛利率。
報告期內,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銷售收入同比 增長35.92%,其中埃斯頓品牌工業機器人銷售收入增長近 60%,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自動化核心部件及運動控制系統 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82%,保持平穩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優化供應鏈、提升國產替代、實施 制造精益管理及降本增效等措施進一步降低成本對毛利率的 影響,維持整體毛利率的穩定。
在9月底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新時達表示,2022 年 度,公司以電梯云等數字化技術引領的產品解決方案在多個 中大型客戶實現批量應用,在日韓系客戶群體實現了0的突 破;雙轎廂控制系統完成開發和驗收,是首家完成該產品的 國內廠商;推出了天狼星門機系統產品,為控制系統實現雙 向賦能。
基于控制技術來提升工業機器人的產品競爭力, 一直是 新時達工業機器人產品的抓手。新時達的工業機器人,控制 器與伺服系統中的伺服驅動器,100%由新時達自供。
在10月底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維宏表示,按照中報的 行業劃分口徑,前三季度,激光同比增長接近40%,上半年 也是這個增幅;家裝同比增長15%,上半年同比增長13%; 金切同比下滑5%, 上半年同比下滑19%。伺服同比增長 15%,上半年同比增長5%。
未來幾年,公司首先還是發展激光,繼續抓住激光作為新技術的紅利期;其次就是金切,打磨好FE系列;再次就是 伺服,堅持定位,持續提升產品性能,在數控領域,伺服是 有很大應用空間的。
在工業自動化方面,公司充分發揮行業細分的積累和 優勢,在電液、工程機械、再生能源等行業都取得了新的突 破。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電動化業務增長較快,公司結合新 能源汽車行業的積累,利用整體平臺的優勢,在工程機械電 動化的大客戶應用上取得突破,有效提升了公司的行業競爭 力。另外,公司新一代的變頻器、伺服、PLC產品相繼推出, 在風電和再生能源行業也早有布局,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通用 平臺建設已逐步完善,布局的品類也越來越全面。
公司推動并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電機產業作為公司 的第一條成長曲線要穩定發展,加快產品的迭代升級,大力 發展高效電機、永磁電機、電機+變頻等新電機產品;新能源 產業作為公司的第二條成長曲線要快速發展,包括光伏、風 電、儲能、氫能、電動交通等業務;系統解決方案業務作為 公司的第三條成長曲線要全力發展,即“電機+變頻+上位機+ 傳感器+N”的系統解決方案業務。
截止三季度末,儲能公司已累計接單700MWh,并實現 多個百兆瓦級訂單陸續交付,預計到年底接單1GWh;光伏 EPC項目單季度實現訂貨超9000萬元;新能源汽車驅控系統訂貨超兩位數增長,助力自行車中置驅動系統完成250W~500W 開發并量產,助力推動清潔、環保、安全的綠色出行;工業自 動化板塊同比大幅增長,海外合作伙伴不斷拓展。
鳴志表示,公司上海工廠產能搬遷已于2023年1季度末 完成,目前太倉工廠產能爬坡情況符合預期;越南工廠已于 今年7月進入試產階段,計劃于 2024年完成300萬臺產能目 標。公司業務今年持續拓展,主要體現在新能源汽車配套, 光伏制造設備等應用領域。公司在電機業務之外,也正在關 注機器人關節模組及數據中心液冷系統的智能流體控制這些 下游應用行業。
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步科表示,機器人作為公司 1+N 戰略中的核心,在移動機器人、協作機器人、服務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仿生機器人領域進行重點布局。在傳統的工業 機器人領域,公司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高功率密度的伺服 產品,包括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甚至驅控一體化單元等創新產品。
公司緊跟客戶的發展需求,對未來形態的機器人中驅動 器的需求進行了充分的研究,會不斷挑戰更高功率密度驅動 產品的研發,以保證小體積高功率輸出,同時進一步提高驅 動器效率是未來對驅動器的整體規劃。
報告期內,按產品線分類,變頻器產品前三季度實現收 入60,674.5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65%,伺服系統及控 制系統產品前三季度實現收入30,301.0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 長69.85%。從行業專機的角度來看,前三季度公司表現比較 亮眼的行業包括機床、高效能源、礦山、紡織、光伏等,未 來公司將持續提升原有的優勢行業,并不斷根據市場需求聚 焦開拓新興行業。
海外市場是公司非常重視的板塊之一,公司堅持以技術創 新為驅動,全面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研發水平,加大海外展會 和產品認證的投入,增強公司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在11月初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正弦表示,2023年前三 季度,公司完成了海外銷售團隊的初步建立和線索客戶的業務 推廣,目前陸續在新型市場,如東南亞、南美、中東、獨聯體 等地區開展業務活動,與部分客戶已達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未來公司研發會朝著工業自動化和新能源方向發展。工 業自動化領域,研發主要聚焦于驅動層和控制層,驅動層將 通過持續迭代演進來獲得更優異的產品性能,進一步滿足細分行業應用需求;控制層將通過豐富控制器和PLC品類,促 進適用場景及應用方案的拓展;新能源領域將聚焦用戶側儲 能解決方案及關鍵部件的研發。
在近期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科力爾表示,公司新布 局的步進電機及驅動器、高性能直流無刷電機、高性能伺服 電機及驅控系統、精密泵等產品已陸續與行業知名客戶開展 合作。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推動公司快速發展,公司在永州、 惠州、深圳三地陸續新設生產基地,明年公司將積極開拓市 場,擴大銷售規模。
公司于8月份成功登錄上海證券交易所。據變頻器行業數 據推算,眾辰2022 年的市場占有率約在 2%左右。
公司未來三年的主要規劃有:產能上,公司將主要結合 上海和蕪湖募投項目的實施,提升公司產能;在繼續擴展公 司國內營銷體系的基礎上,還將同時加大海外布局,完善全 球營銷網絡,設立外銷團隊并建立海外銷售渠道,提升海外 市場份額。
報告期內,受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全球消費疲軟,公司主要產品應用領域消費電子領域的終端客戶需求不及預期,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的影響,公司主軸業務實現銷售收入 24,161.40 萬元,同比下降25.83%。公司轉臺等功能部件相關業務(含轉臺、直線電機、減速器、導軌等)實現銷售收入 8,587.95 萬元,同比增長2.94%,其中公司減速器及按摩機器人核心功能零部件實現收入1,933.94 萬元。Infranor 集團生產的運動控制產品實現銷售收入 30,617.41萬元,同比增長 26.25%。
新風光表示,前三季度,由于新能源配儲的大型儲能訂單質量并不高,公司放棄了一部分訂單,儲能總體簽單量并不高,但訂單結構比較豐富。今年公司加大了高壓級聯產品在細分市場的應用,在煤礦應急電源方面拿到了多個訂單的應用。目前公司跟蹤的新能源配儲的大儲訂單也有不少,主推高壓級聯方案的大概有4-5個。
聲明:本文為中國傳動網綜合報道,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