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將成為未來物流業的發展方向
導語:電子商務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催生了智能物流產業的迅猛發展,智能物流市場規模較大,以自動化物流系統來看,2001~2013年,自動化物流系統市場規模從不足20億元迅速增長至360億元,復合增速30%。預計到2020年,行業總需求過將超過1386億。據中國物流行業協會預測,2014-2018年物流倉儲自動化設備市場增速至少將維持在20%以上,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2016年4月21日,我國“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正式發布,智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重點,這一計劃將會給傳統物流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極大地促進傳統物流產業升級換代,引領物流行業進入新的時代。
1.前言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線上渠道目前已經步入成熟期,不論是線上的品牌或是產品,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數量,靠低成本或擴大銷售難以獲得利潤。其中,機械自動化、物流自動化作為降本增效新的利潤增長點,其戰略地位日益凸顯。據統計,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超過210萬億元,同比增長8%左右。在物流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的助推下,物流需求結構需要進一步改善,物流適應產業發展趨勢尤為凸顯。
當前,隨著物流管理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供應鏈企業之間物流協作的緊密性進一步提高,物流信息化進入了智能物流階段。智能物流就是利用條形碼、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等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通過信息處理和網絡通信技術平臺廣泛應用于物流業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裝卸等基本活動環節,實現貨物運輸過程的自動化運作和高效率優化管理,提高物流行業的服務水平,降低成本,減少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消耗。
作為物流的高級版本,智能物流將物聯網、傳感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通過以精細、動態、科學的管理,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網絡化,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等高科技技術的興起,智能物流將成為未來物流業的發展方向。
2、智能物流的四大作用
簡單的來講,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即在流通過程中獲取信息從而分析信息做出決策,使商品從源頭開始被實施跟蹤與管理,實現信息流快于實物流。即可通過RFID標簽、傳感器、控制器、GPS及移動通訊技術等讓配送貨物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因此,智能物流并非簡單的以機器人代替人這么簡單,其涉及多學科交叉技術。那么,智能物流到底有哪些具體的作用呢?
2.1、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智能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業、物流業等各行業的成本,實打實地提高企業的利潤,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三方通過智能物流相互協作,信息共享,物流企業便能更節省成本。其關鍵技術諸如物體標識及標識追蹤、無線定位等新型信息技術應用,能夠有效實現物流的智能調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業務流程,加強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減少流通費用、增加利潤。
2.2、加速物流產業的發展,成為物流業的信息技術支撐
智慧物流的建設,將加速當地物流產業的發展,集倉儲、運輸、配送、信息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打破行業限制,協調部門利益,實現集約化高效經營,優化社會物流資源配置。同時,將物流企業整合在一起,將過去分散于多處的物流資源進行集中處理,發揮整體優勢和規模優勢,實現傳統物流企業的現代化、專業化和互補性。此外,這些企業還可以共享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和信息,降低運營成本和費用支出,獲得規模效益。
2.3、為企業生產、采購和銷售系統的智能融合打基礎
隨著RFID技術與傳感器網絡的普及,物與物的互聯互通,將給企業的物流系統、生產系統、采購系統與銷售系統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礎,而網絡的融合必將產生智慧生產與智慧供應鏈的融合,企業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業經營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業。
2.4、使消費者節約成本,輕松、放心購物
智慧物流通過提供貨物源頭自助查詢和跟蹤等多種服務,尤其是對食品類貨物的源頭查詢,能夠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放心,再增加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同促進消費,最終對整體市場產生良性影響。
3、國際智能制造與智能物流融合四大趨勢
智能物流是現代物流的基礎,智能物流利用集成和物流化的技術,使物流系統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能物流是工業4.0的基礎,是提升現代物流效率,降低全物流費用率的理想解決方案。相關人士指出,今后物流裝備制造商將逐步成為物流系統集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所以智能制造系統與智能物流的融合發展將成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3.1、智能物流裝備服務的市場化和專業化
智能物流裝備服務的市場化和專業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對智能物流裝備正常運行的保障性服務,如設備的定期維護、故障排出、零備件供應、遠程網絡監控運營服務等。二是對物流運作或管理的支持服務,如設備運行質量分析、物流各環節績效與運行情況分析等。三是技術改進和系統升級服務,可以定時提供整個技術改進和信息系統及控制系統的升級服務。
3.2、智能物流倉儲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智能物流倉儲系統是以立體倉庫和配送分揀中心為主體,由立體貨架等,檢測閱讀系統、智能通信,實現快速消費行業的需求。隨著物聯網、機器人、倉儲機器人、無人機等新技術的應用,智能物流倉儲系統已成為智能物流方式的最佳解決方案。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度,全國已累計建成自動化立體庫2600多座,煙草、醫藥零售、電商是主要應用領域,據預測,未來五年,我國物流自動化改造市場空間將達到1000多億。
3.3、依托電子商務而興起的智能物流云倉系統將蓬勃發展
云倉是伴隨電子商務而產生的有別于傳統倉儲方式的智能化倉儲模式。傳統的倉儲是根據配送需要到不同的倉儲去分別取貨,通過自動揀選,它是最適合電商的一種配送模式。
云倉和傳統倉庫最大的區別,在于智能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軟件集成應用,國際快遞公司的云倉網絡主要是由“信息網+倉儲網+干線網+零擔網+載配網”,和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無縫對接。依托智能制造興起的云倉,將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中堅力量。
3.4、智能物流裝備市場需求空間巨大
根據目前統計的數據,我國智能物流設備市場的容量到2014年已經達到了496億,增長了28%,2015年已經達到684億,預計到2018年智能物流裝備市場容量將達到1360億,年增速將超過20%以上,這為物流裝備市場提供了很大的發展機會。
4、智能物流未來發展需要攻克兩大難題
中國物流行業正在經歷著快速變革和創新。無人機、云倉儲、機器人等出現在物流行業,讓整個行業充滿“智慧轉型”的期待。然而,從整個物流發展軌跡來看,智能物流的發展,應該是從傳統配送到集中配送、協同配送、共同配送,最后到智能配送。智能物流對工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工業的運營要數字化,也就是用互聯網的技術去改進傳統的運作模式。業內人士認為,智能物流是一個復雜的體系,不簡單等于無人機、機器人,還應包括數據打通、服務標準統一等,真正實現智慧物流還需時日。那么,智能物流未來的發展方向立足點在哪里呢?
4.1、實現物流行業高效化和低成本同步化
既要求高效又要降低成本,這對物流行業是挑戰。如果要實現這樣的要求,按照傳統的物流運作方式、運作流程,現有的技術是實現不了的。那就要借用智能物流,所以,智能物流未來的發展方向首先是降低成本,在降低成本的同時要提高質量。所以,物流企業一方面通過物流資源進行信息化的調動和有效資源配置降低成本,同時要加強管理,提升服務質量,也就是說物流的發展必須要有智能物流。
4.2、智能物流,要讓“人找貨”變成“貨找人”
談到智能,這里必須引進幾個智能技術的概念:智能獲取技術、智能傳遞技術、智能處理技術。智能獲取技術是指把智能物流從被動引向主動,原來我們是被動接收訂單,但真正的物流應該是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我們要主動獲取信息,主動分析信息,從源頭開始實施跟蹤和管理。其次是智能傳遞技術,這個主要關系到企業內部、外部的數據傳遞。至于智能處理技術,就是要通過企業內部決策,產生大量數據的分析,了解客戶的需求,解決訂單從生產地大量發貨給快遞公司造成的壓力。此外,我們一定要避免單一的技術驅動,很多人認為智能物流是技術,實際上智能物流除了技術手段還有物流的產業,技術和信息兩方面接軌,這才是智能物流發展的真正方向。
4.3、融入智能手段,實現倉儲+智能的系統集成
為什么大家都會關注物流呢?因為大家都看到了未來真正的核心領域和核心價值,核心領域為了輸入,核心價值為了沉淀。未來中國的物流行業,倉儲將是物流系統里最具價值的東西,以前倉儲最原始的是貨物的承運中心,接下來倉儲要發揮第二個功能,它是訂單的處理中心、經營服務和信息系統的實現中心。倉儲借用智能手段做更有價值的應用,從而滿足客戶更多需求,也就是從整個供應鏈條的高度解決問題。比如亞馬遜,正在應用新的系統,基于APP做智能倉儲的布局和運輸,基于大數據做智能品類,運用智能化手段做訂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