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的未來
在2014年,不再高速增長的制造業成為了新常態,低端市場已經嚴重飽和,這時候“智造”成為了一個全新的熱炒詞匯。比如重慶某地致力打造全市首個智能制造裝備科技支撐平臺,著重引進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研究院、智能制造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施羅德管道機器人檢測檢驗中心等。在剛剛落幕的2014上海工博會,“智造”、“智慧”、“智能”的元素更是布滿了所有場館。
從客觀上講,“中國智造”的發展,正是要破解“中國制造”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一改過去以資源環境過度消耗為代價、依賴低廉勞動力成本、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的狀況,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向全世界亮出“中國智造”新形象。
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德國提出了工業4.0,美國制定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中國政府大力倡導新型工業化。越來越多的裝備制造業企業強調用信息技術對制造業進行升級,建立先進的制造和管理系統,通過智能化的設備參與高端市場競爭,做大做強中國制造業。
在智造領域中,大數據技術、云計算、虛擬整合、3D打印、機器人等前沿技術,已經深入到每一個企業的決策者心中。比如云計算將幫助提升企業運營的響應速度、靈活性和擴展能力,獲得市場差異化優勢;虛擬整合將有效降低制造過程成本;3D打印技術已在一些制造業企業部分研發產品的建模中得到使用。
本期由邢媛撰寫的《基于改進的模糊神經網絡PID控制在鉆桿自動排放系統中的應用》一文,是根據鉆桿自動排放系統存在的非線性特性和保證排放運動速度的平穩性,構造了一種適用于過程辨識的模糊神經網絡PID,來辨識操作機的對象模型,為動態規劃提供非線性關系模型。采用模糊神經網絡控制器和魯棒控制器相結合的實時控制器來保證閉環系統的穩定性和良好的控制效果。
“智造”的發展需要大幅度推進科研工程的力度,本刊也將在今后推出更多的科研文章以饗讀者,這也是推動智造”科技發展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