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發布。總體目標方面,綱要提出了“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等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其中第八章“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九章“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我國制造業未來發展方向提出指引。
在今年4月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對智能制造領域的核心技術、系統集成、智能裝備、智能工廠、工業軟件等方面提出了更加詳細、全面的目標及任務。對機器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等近兩年尤為活躍的產業來說,“十四五”規劃的高度引領,必將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
行業趨勢
-
半導體:攻關集成電路設計工具、重點裝備和高純靶材等關鍵材料研發,攻關IGBT、MEMS、碳化硅、氮化鎵等半導體技術發展。
-
機器人:推動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等產業創新發展;推進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同時提出發展增材制。重點研制分散式控制系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數據采集和視頻監控系統等工業控制裝備,突破先進控制器...
-
新能源汽車: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安全動力電池、高效驅動電機、高性能動力系統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平臺及軟硬件系統、線控底盤和智能終端等關鍵部件。
-
光伏:大力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規模;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
人工智能:建設重點行業人工智能數據集,發展算法推理訓練場景,推進智能醫療裝備、智能運載工具、智能識別系統等智能產品設計與制造,推動通用化和行業性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建設。
-
工業互聯網:打造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標準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工業軟件研發應用,培育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