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3-26 13:51:18來源:yangliu
摘要:針對原設計的保安電源和給水泵電氣控制存在的問題,重新配置了保安電源等硬件設施,通過DCS系統實現了鍋爐給水泵的自動控制。有效防止了停電事故造成鍋爐缺水而引發的安全事故。
關鍵詞:鍋爐給水泵;DCS系統;自動控制
0 前言
鍋爐給水泵是為鍋爐提供水的關鍵設備,鍋爐缺水會引起鍋爐爆炸的重大安全事故。而我廠地處雷區,雷擊造成停電事故經常發生。所以實現鍋爐給水泵自動控制,對確保鍋爐給水泵的正常運行,防止鍋爐出現缺水事故,對硫酸廠的安全生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原給水泵電氣控制存在的問題
1.1供電問題:本硫酸廠有一路35kV主供電線路,一路6kV備用的保安電源,一組3000kW余熱發電機組。當35kV主供電線路和發電機組出現事故跳閘時,備用的保安電源大約需要2O分左右才能提供,而我廠實測發現蒸汽包的液位在6分鐘左右從80%下降為零。所以原設計備用的保安電源根本無法做到保安電源的作用。供電問題對生產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1.2 電氣控制問題:給水泵有兩臺,互為備用,給水泵的電氣控制是一個簡單的手動控制回路.出現故障跳閘時,必須人工到現場重新起動,增長了重新起動的時間。
2 保安電源硬件重新配置
2.1 購買了一臺瑞典VOLVO柴油發電機,型號:HC.1444DI,視在功率:260KVA。該機組具有操作簡便、保護可靠、油機狀態精確顯示、密碼保護菜單、提供友好的人工操作界面、精確的電壓、電流檢測以及時間編程等功能。機組控制采用加拿大MEC2控制系統.機組正常運行時顯示水溫、油壓、轉速、電池電壓、電壓、電流、視在功率等參數。故障發生時,顯示故障原因和報警,必要時能自動停機。開機有手動操作和自動操作。手動操作時,先按下RUN起動按鈕,機組按設定的程序完成啟動、升速、升到一定的轉速后.合閘,對負載進行供電。如需停機,則按OFF即可。自動操作時,先按一下AUTO按鈕,使機組進入自動待機狀態。當市電失電,自起動信號輸入后,機組按設定程序延時、啟動、升速、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當市電恢復時,機組進入冷機程序.空載運行1min后自動停機。
2.2 配置了雙電源自動切換開關。雙電源自動切換開關型號為:WHK 630一M/4P,采用電磁驅動、電氣機械同時聯鎖機構,主回路觸頭為兩靜一動結構,動觸頭采用“V”型設計。該開關具有自動切換功能,當主電源側電壓繼電器檢測到電壓信號(如失壓或欠壓)時,備用電源側電壓繼電器動作;經延時后,雙電源自動切換開關動作,備用電源回路接通。當主電源恢復正常時,主電源電壓繼電器動作,經延時,開關動作,恢復主電源供電,同時備用電源終止供電。
2.3 設置了軟啟動裝置 裝置選擇AB公司的產品,型號:SMC PLUS90KW。由于給水泵的電機容量為90KW。如果電機直接起動要求柴油發電機的容量必須要增大許多。所以增設軟起動裝置.一是減小了電機的起動電流。二是起動時對電機和機械設備沖擊減小.三是可以減少投資成本。
3 DCS系統實現鍋爐給水泵自動控制
3.1 鍋爐給水泵電氣控制原理:保持原有的手動控制.增設鍋爐給水泵互鎖控制.確保給水泵只能一臺運行。增加DCS系統鍋爐給水泵自動控制。當電網失電時,柴油發電機自起動. 確保給水泵能夠自動起動。圖2為鍋爐給水泵電氣控制原理圖。
3.2 DCS控制給水泵原理和控制梯形圖。將二臺給水泵控制信號送人DCS系統,輸入信號有:聯鎖信號,合閘信號、故障信號、電壓監視信號,軟起動合閘信號。輸出信號:給水泵的開停輸出.短接軟起動輸出。DCS系統負責處理各種信號的邏輯關系.根據DCS控制梯形圖向給水泵發出起動、停止信號。
3.3 給水泵自動控制過程。給水泵自動控制有兩種起動方式:一是聯鎖信號起動方式.在給水泵無故障、無給水泵運行的情況下,當轉換開關打到聯鎖位置時,發出起動脈沖,給水泵接觸器吸合.給水泵接觸器的輔助接點起動軟起動裝置,水泵逐漸起動。起動12秒后, 當給水泵接近額定轉速時。DCS系統發出短接軟起動指令.使給水泵全壓運行。同時向DCS系統發出給水泵運行正常信號,使中控人員監控給水泵的運行情況。 二是電壓正常起動方式:在給水泵無故障、轉換開關已在聯鎖位置的情況下, 當電網失電時,VOLVO柴油發電機自動起動,雙電源自動切換開關自動切換到柴油發電機組供電。當電壓監視信號檢測電壓正常時。發出起動脈沖.其后續過程同聯鎖信號起動方式一樣。當電網電壓恢復正常時。VOLVO柴油發電機自動停止。雙電源自動切換開關自動切換到電網供電后,給水泵按電壓正常起動方式重新起動。
參考文獻:
1.劉寶林《電氣設備選擇、施工安裝、設計應用手冊》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 577~734
2.《Hollysy MACSTM硬件手冊》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股分有限公司編輯和出版2002 230~345
3.《Hollysy MACSTM軟件手冊》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股分有限公司編輯和出版2002 第三節67~169
標簽:
上一篇:現場總線的發展及在循環流化...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