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3 17:14:42來源:21ic電子網
一、納米蜘蛛機器人
2010年5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一種由脫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構成的納米蜘蛛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跟隨DNA的運行軌跡自由地行走、移動、轉向以及停止,并且他們能夠自由地在二維物體的表面行走。這種納米蜘蛛機器人只有4納米長,比人類頭發直徑的十萬分之一還小。
科學家通過編程,能夠讓納米蜘蛛機器人沿著特定的軌道運動。這一研究成果表明:一旦被編程,納米蜘蛛機器人就能自動完成任務,而不需要人為介入。因此,納米蜘蛛機器人被認為是用于醫療事業、幫助人類識別并殺死癌細胞以達到治療癌癥的目的、幫助人們完成外科手術、清理動脈血管垃圾等領域的最理想工具。當然,科學家還在不斷地對納米蜘蛛機器人進行改進,他們的目標是:在未來創造大量這種納米機器人,讓他們自動且不間斷地在身體內巡邏,尋找各種疾病信號,為醫生做出更精確的診斷提供依據。
二、納米磁性粒子
"WSJD在線"全球技術大會上,谷歌實驗室生命科學小組負責人安德魯-康拉德透露,谷歌正在設計一種納米磁性粒子,這種粒子可以進入人體循環系統,進行癌癥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診斷。納米磁性粒子,其實就是納米機器人。當你感冒發燒,醫生在你的血液里植入納米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在體內探測感冒病毒的源頭,并達到病毒所在處,直接釋放藥物殺滅病毒。不光是感冒發燒,在同樣機理下,精確找到并殺死癌細胞、疏通血栓、清除動脈內的脂肪沉積、清潔傷口、粉碎結石等,都會是納米機器人的拿手好戲。更為不可思議的應用,是將納米機器人當作媒介,連接人腦神經系統和外界網絡系統,為開發人腦智力和潛力帶來無法想象的革命,徹底改變生活和工作方式,甚至是人類本身。
雖然想象無比美好,美國、日本等一些研究機構也都成功研發出了應用于各種疾病檢測治療的納米機器人,但迄今為止,納米機器人技術依然停留在研發試驗階段,還沒有哪個項目的成果真正進入臨床。
三、基因修復納米機器人
在最后,我們來了解一下納米機器人的最后一種類別——基因修復納米機器人。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化學副教授查爾斯和醫學院胃腸道及肝臟研究主席、病理學教授劉晨領導開發出一種瞄準肝臟中C型肝炎病毒的納米機器人,稱為"納米酶",它是由黃金納米粒子作主支架,表面主要是兩種生物成分:一種能破壞有"基因傳令官"之稱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的酶,而mRNA可制造導致疾病的蛋白質;另一種是DNA(脫氧核糖核酸)低核苷酸大分子,能識別目標遺傳物質,并通知它的酶伙伴來執行任務。"納米酶"還可通過剪裁來匹配攻擊目標的遺傳物質,并利用身體固有的防御機制潛入細胞內而不被覺察。實驗中,這種新式納米粒子幾乎能根除C型肝炎病毒感染,可編程性還讓它們有可能抵抗多種疾病,如癌癥及其他病毒感染。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納米機器人還需要進一步實驗以確定其安全性,將來可能采用口服藥丸的形式。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
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