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一種針對蘭州鐵路水廠的由上位機、可編程控制器、變頻器及相應傳感器、執行機構組成的微機集散控制系統。經過仔細論證及試驗,該系統工作可靠、性能齊全,為同類中小型水廠技術改造提供了一種投資小、見效快的方案。
關鍵詞:上位機;可編程控制器(PLC);變頻器;旋轉澄清池;管網壓力;倒泵;水位;自耦減壓啟動;冒水
蘭州鐵路水廠擔負著蘭州鐵路地區的自來水供給。由于自動化水平不高,造成運行成本居高不下,工人勞動強度高的不良局面。
目前,我蘭州鐵路水廠采用兩級泵站的管理模式。即:由潛水泵組成一級泵站采取黃河水至給水一分廠旋轉澄清池進行水處理;而后,由二級加壓泵站向用戶管網供水。控制方式一般為人工控制的繼接方式。自動化水平低,水、電資源浪費嚴重,設備事故隱患多、管理困難。為解決此問題,設計研發了一套由上位機、可編程控制器(PLC)、變頻器、相應傳感器及執行機構組成的水廠微機集散控制系統,該系統經部分模塊運用于實際,經過論證與試驗,其性能穩定可靠,提供了一種針對中小型水廠的,以節能降耗、提高自動化水平為主要目的的技術改造方案。
1 系統的主要功能
蘭州鐵路水廠的基本情況為:一級泵站包括黃河斗槽取水口,三個取水井坑,每口取水井配備175kW潛水泵1臺。二級泵站包括兩臺500Kw的離心雙吸泵(14SH-6B)、2臺120KW多級離心泵(200D1-43×3)。根據調度命令和用戶的各用水時段,根據管網壓力合理開啟各號泵或變頻供水。一級泵站向蓄水能力為:進水540m[sup]3[/sup]/h、出水425m[sup]3[/sup]/h。強制出水45×2m[sup]3[/sup]/h,總停留時間為2小時的3座水旋澄清池蓄水處理;經過一級加藥、沉淀等處理。利用重力向管網供水,到達二級泵站氣浮車間(四座375m[sup]3[/sup]/h出水能力的濾池)、臭氧車間、碳化車間、加氯消毒等程序后進入5座蓄水能力共為5000m3清水池蓄水,經過二泵加壓供水到達千家萬戶。對控制系統的設計要求是:對水廠的設備運行及生產狀況進行自動化控制和管理。
[b][align=center]詳細內容請點擊:
蘭州鐵路水廠自動化技術改造淺談[/alig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