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20 17:02:34來源:皮爾磁工業自動化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人機協同作業
在同一個協同空間內,機器人和操作人員是允許同時在空間內進行移動的。但為了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需要通過安全技術檢測人員和機器人之間的距離。
根據人員和機器人之間的距離,系統通過控制機器人的速度產生相應變化,最終在碰撞產生之前停止機器人。當操作員離開時,機器人系統可以根據需要手動或自動恢復原有運動路徑,同時保持最小的距離間隔。
這樣的速度與分離監控在ISO/TS 15066中被認為是4種人機協作的安全應用之一。
速度與分離監控示意圖
速度與分離監控實例
為了形象地展示速度與分離的監控,皮爾磁搭建了一套基于SafetyEye的監控系統來展示這種類型的應用。
在這個應用里,展示了以下場景和流程:
操作員進入協作區域,安全系統立刻檢測到操作員進入,此時機器人開始減速,最終機器人最終停止。
完成操作后,操作員觸發了一個按鈕,使用手動方式進行復位。
一般來說,只要安全功能無法被屏蔽,可以無需按下按鈕,利用自動的方式進行系統復位。
安全間隔距離
由于這種應用允許在同一個協同空間內,機器人和操作人員同時在空間內進行移動,因此機器人與操作員兩者的移動速度及對應的最小保護間隔距離應當經由系統進行限定。
參考ISO 13855中關于與人體接近速度相關的安全裝置定位,最小距離的計算公式為:
S = (K ×T )+ C
其中:
S = 最小距離(mm)
K = 由人體接近速度得出的參數 (mm/s)
T = 總的系統停止性能 (s)
C = 闖入距離 (mm)
人機速度曲線
在人機協作的應用中,允許人機同時處于同一空間,因此安全間隔距離需要額外考慮機器人與人員間的相對速度。
在上面的人機速度曲線圖中,系統在發出停機指令到機器人接收指令之間具有一段響應延遲;同時機器人開始減速到停機同樣也具有相當的時間間隔。因此包含機器人系統響應時間及停止距離 (sr, ss) 以及操作員與機器人系統的位置不確定性 (zd, zr)都應當經過評估。
2018年皮爾磁全新開發的基于ISO/TS 15066的人機協作及其安全應用課程現正在火熱報名中!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參加者將學習和理解人與機器人協作應用的基本知識,包括相關標準以及不同的協作方法。特別是針對協作型機器人如何進行風險減少及驗證。
皮爾磁中國
培訓業務咨詢:n.jin@pilz.com.cn
網址: www.pilz.com.cn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相關資訊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
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