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08 13:33:35來源:網絡轉載
上升沿,下降沿在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梯形圖時代,它的實現非常容易,只需一個簡單的符號就可以實現。
梯形圖實現上升沿
如上圖所示,PLC采集到變量A的上升沿的時候,變量B有輸出。說到邊沿觸發,不得不提一下西門子中的邊沿觸發
如上圖所示,不知為何,非要加個變量A1用于儲存上一次掃描的信號狀態,個人認為,真是多此一舉,好像所有的PLC都沒有這種操作,實在不知是和意圖,反正我是覺得沒用,畢竟作為PLC的使用者,我們只關心采集到這個輸入的上升沿。
但是在ST語言中,它的實現就沒那么容易了,畢竟ST語言是從計算機高級語言移植而來,計算機系統不可能會直接處理來自工業現場的信號,因此也不太可能有直接的邊沿信號處理指令,這就需要我們換一下思路,曲線救國,其實,上升沿和下降沿在梯形圖中是可以采用功能塊實現的,如下圖
我們使用功能塊R_TRIG來實現上升沿,PLC掃描功能塊輸入管腳CLK處變量A,當掃描到A的上升沿的時候,輸出管腳Q為TRUE。圖中兩行梯形圖是等價的。只是在梯形圖中很少這樣用而已,因為它真的太麻煩了,而且一點不直觀。所以,在ST中實現上升沿,就是調用功能塊R_TRIG
ST實現上升沿
這就是用ST實現上升沿,而實現下降沿和實現上升沿是一樣的,只不過是調用F_TRIG。
所以,當有些元素無法在ST中直接實現的時候,原則就是用功能塊在梯形圖中實現,然后用調用功能塊的方法,在ST中實現。掌握了這個原則,使用ST就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標簽:
下一篇:關于高壓變頻器的升級改造、...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
2025-03-20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