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26 10:55:20來源:網絡轉載
1引言
對于交流異步電機調速來講,電機轉子轉角和轉速的測量是一個極其關鍵的環節。美國TI公司專為電機調速設計的數字電機微控制器TMS320F240具有其特殊功能模塊--正交解碼(QEP)電路和捕獲單元,它們可直接與光電編碼器相連,用于轉速檢測。其中QEP電路內部設有轉向判別和倍頻功能,因此不再需要其它輔助電路,接口電路設計變得非常簡單。而且F240具有三個功能強大的通用定時器,可靈活應用于各種測速方法。
TMS320F240與測速相關的管腳主要有四個:CAP1/QEP1,CAP2/QEP2,CAP3和CAP4。正交解碼(QEP)電路與捕獲單元CAP1、CAP2共享兩個輸入引腳,因此需要正確配置捕獲控制寄存器CAPCON來使能正交解碼電路并禁止捕獲單元1、
2。這樣就把相應的管腳分配給QEP電路使用。
F240與增量式光電編碼器連接如圖一所示,光碼盤的A與B信號相差900,-A、-B分別為反向1800的信號。Z、-Z信號互為反向,是每轉輸出一個脈沖的零位參考信號。其中TL714是高速差分比較器。
2QEP電路和捕獲單元的工作原理
正交解碼電路必須選擇一個計數器用于計算電路的輸入脈沖次數,即將QEP電路脈沖信號作為某通用定時器的時鐘源。F240的通用定時器2,3或2和3一起形成的一個32位定時器可供其選擇。以通用定時器2為例,首先要求T2定時器工作在雙向加/減計數模式。在這種工作模式下,QEP電路不僅為定時器T2提供計數時鐘,而且還決定了計數方向。
當電機正轉時,QEP電路的方向檢測邏輯測定出連接到光碼盤A相的QEP1輸入引腳上脈沖序列的相位領先于QEP2上的
脈沖信號,然后產生一個方向信號(此信號可以在特殊寄存器內讀取,以此判別轉向)作為T2定時器的計數方向,則
計數器T2CNT遞增計數;反之,若電機反轉,QEP2輸入是先導脈沖序列,則計數器T2CNT遞減計數。定時器T2在計數器下溢或上溢時發生翻轉,并重新開始計數。如果兩列正交解碼輸入脈沖的兩個邊沿均被QEP電路檢測,則T2的時鐘頻率是每個輸入序列頻率的4倍,如圖2所示。由此省去了原有的正交解碼脈沖電路4倍頻電路。F240共有四個捕獲單元,每一個捕獲單元都有一個相應的捕獲輸入引腳。用戶定義捕獲控制寄存器檢測捕獲引腳上的轉換:上升沿、下降沿或二者均檢測。每個捕獲單元都可以選擇通用定時器2或3作為其時間基準。每當在捕獲輸入引腳上檢測到一個設定的轉換時,該捕獲單元選定的通用定時器的計數器值被捕獲并鎖存在相應的2級深度FIFO堆棧中。如果去除了捕獲中斷屏蔽,捕獲單元同時會向CPU發送一個中斷申請。
在檢測電機轉角和轉速之前,必須先作以下設置:
選擇通用定時器1工作在連續遞增計數模式,允許周期定時中斷。在這種工作模式下,定時器按照定標輸入時鐘遞
增計數,直到計數器的值與周期寄存器的值相同時,計數器復位為零,周期中斷標志被設置為1,然后開始另一個
計數周期。通用定時器2工作在雙向加/減計數模式,計算QEP電路輸入脈沖個數。通用定時器3工作方式與定時器1
完全相同,但是被選為捕獲單元4的時間基準。
3轉角計算
在計算電機轉角之前,必須先解決轉角定位問題。當在捕獲輸入引腳CAP3上檢測到零位參考信號時,定時器2的計
數值T2CNT被捕獲并存儲在相應的2級深度FIFO堆棧中,被捕獲的T2CNT值就可以作為計算轉角的基準值。這樣,轉
子每旋轉一周,基準值就被重新定義一次,從而保證了轉角的準確性。
為了方便說明,我們只考慮正轉情況。用于正交解碼電路計數的定時器T2是一個16的通用定時器,因此當定時器T2
計數到最大值FFFFH時,計數器T2CNT發生翻轉,重新從零開始計數。必須分兩種情況來計算轉角。
3.1定時器T2不發生翻轉計數
如圖3(a)所示,f(1)、f(2)分別是t1、t2時刻定時器T2計數值;f(0)、f1(0)為相鄰兩次零位參考信號時的定時器T2
計數值。那么在t1~t2時間內電機轉子旋轉的機械角度應是
(rad)(1)
式中PN—每轉脈沖數,PN=2500脈沖/轉;
式中Δ1=f(2)-f(1)。
若要計算t2時刻相對于以光碼盤Z信號轉角基準的旋轉夾角,則必須以最后一次捕獲值f1(0)為參考值。可表示為
(rad)(2)
式中Δ2=f(2)-f1(0)
3.2定時器T2發生翻轉
因為計數器T2CNT每計數FFFFH次,才翻轉一次,這遠遠大于光碼盤每轉輸出脈沖的四倍數(10000)。因此,在相鄰兩個零位參考信號之間,計數器T2CNT最多出現一次翻轉的情況。如圖3(b)所示。可知
(rad)(3)
其中Δ1=f(2)-f(1)+FFFFH
同定時器T2不翻轉情況相同:
(rad)(4)
式中Δ2=f(2)-f1(0)+FFFFH
4轉速計算
下面介紹M法、T法以及M/T法三種常用測速方法。M法測速是在相等的時間間隔Tc內用光碼盤輸出脈沖個數來算出轉速,從而得到轉速的測量值。T法測速是測出相鄰兩個脈沖之間的間隔時間來計算轉速。根據以上定義可知,轉速越低,M法測速誤差越大;T法測速則正好相反,測速誤差隨轉速加大而加大。那么若想檢測低轉速,同時又要保證高轉速的精度,就必須綜合這兩種測速方法的特點,從而得到M/T法的測速方法:在M法的基礎上,以時間TC之后光碼盤再輸出第一個脈沖為止的時間為檢測時間。
4.1M法測速
設置通用定時器T1的時鐘輸入為20MHz。并且開通定時器周期中斷,中斷周期等于計算轉速的采樣周期TC。則定時器每隔時間TC向CPU發出一次中斷請求,CPU響應中斷后,在中斷服務子程序中按前面所述方法求出定時器T2變化量,則電機轉速:
(5)
M法計算轉速只需要檢測一個變化量,即定時器T2變化量,而且由于PN和TC均為常數,令,將上式改為:
(6)
這樣避免了復雜的定點除法運算,因此計算程序十分簡單,只需四、五條語句便能實現。不過,正如前面講到的一樣:轉速越低,M法測速誤差越大。這在DSP中更加明顯。通常情況下,我們希望控制周期越短越好,而同一轉速下,周期越短,能夠檢測到光碼盤輸出脈沖個數就越少,分辨率也越高。舉例說明見表1。
表1M法測速性能表
每轉脈沖數PN=2500脈沖/轉:
控制周期TC(ms)轉速(轉/分)定時器T2變化量△1分辨率(q=1/△1)
130005000.2%
508.3312.5%
0.13000502%
50△1小于1無法檢測
可知當控制周期TC=0.1ms,轉速低于60轉/分時,使用M法將無法檢測到轉速。
3.2T法測速
T法測速可以利用捕獲單元的功能來實現。選擇通用定時器T3時鐘頻率f=20MHz,作為計算轉速的時鐘基準.設定當捕獲引腳上發生上升或下跳沿時,均將計數器T3CNT值捕獲并鎖存。在計算兩個連續捕獲發生的間隔時間T時也必須考慮16位定時器翻轉情況。與前面所述定時器T2翻轉情況相同:
不翻轉時,m=f(1)-f(0)(7)
f(1)為當前捕獲發生時16位定時器的計數值;
f(2)為前一捕獲發生時16位定時器的計數值;
翻轉時,只考慮翻轉一次的情況;
m=f(1)-f(0)+0FFFFh(8)
那么轉子轉速:
(9)
這里TC指引腳CAP3上兩個連續跳變沿間隔時間,TC=(m/20)MHz在計數器T3CNT翻轉一次的情況下,T時間里內,定時器計數值最大變化量為mmax=0FFFFH,則最大檢測時間那么可測最低轉速在一般情況下,每分鐘3.66轉的轉速已經相當低了,因此不能一味地追求低速測量,而選取由通用定時器T2和T3合成的32位定時器作為QEP電路的計數器,設計復雜的32位運算程序來計算更低轉速。所以可以認為定時器出現兩次
或兩次以上翻轉的情況時,轉子是靜止的,即n=0rpm。
當電機轉速n為3000rpm時,兩個脈沖間的計數值:
分辨率q%=1/160=0.625%。這已經能滿足一般測速系統要求,所以對高速的DSP而言,采用T法測速即可達到要求。但是T法測速含有定點除法運算,因此計算過程比M法稍微復雜一些。
3.3M/T法
仍然按M法設置通用定時器T1,按T法設置通用定時器T3。當發生定時器T1周期中斷時(中斷周期TC,計算定時器T2計數值變化量△1,讀取此時定時器T3計數值T3CNT(0),并允許捕獲單元CAP4捕獲中斷。在此之后,當捕獲單元CAP4捕獲到第一個跳變沿時,向CPU申請捕獲中斷。在捕獲中斷子程序中,根據捕獲的計數值T3CNT(1),得檢測時
間
(10)
則電機轉子轉速:
(11)
M/T法綜合了M法和T法的測速特點,能夠在很寬范圍內按要求檢測轉速。但是它涉及兩個通用定時器、捕獲單元、QEP電路等多個特殊寄存器的設計,所以在定義特殊寄存器時一定要小心,以免相互沖突。
5結束語
本文主要介紹了數字電機控制專用控制芯片TMS320F240中專用模塊正交解碼電路和捕獲單元的功能特點,給出了由它們實現M法、T法以及M/T法測速的三種方案,并做了對比。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在設計過程中都應該注意硬件與軟件的配合,有效地利用QEP電路、捕獲單元、定時器三者間的關系實現了測速功能。
標簽:
上一篇:基于交流永磁同步電機的全數...
下一篇:變頻電機軸電壓與軸電流產生...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