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6-13 14:31:29來源:xuliyuan
摘 要
此案例介紹了永宏PLC在恒壓供水項目中的應用。永宏PLC強大的通訊功能、使用人性化的PID指令 、豐富的指令集對項目的順利實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Modbus通訊;PID;指令集
一 項目簡介
1.1行業介紹
供水系統是國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傳統供水方式占地面積大,水質易污染,基建投資多,而最主要的缺點是水壓不能保持恒定,導致部分設備不能正常工作。變頻調速技術是一種新型成熟的交流電機無極調速技術,它以其獨特優良的控制性能被廣泛應用于速度控制領域,特別是供水行業中。由于安全生產和供水質量的特殊需要,對恒壓供水壓力有著嚴格的要求,因而變頻調速技術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應用。作為控制核心的PLC,其良好的邏輯控制功能,強大的通訊性能以及PID演算功能,同樣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恒壓供水方式技術先進、水壓恒定、操作方便、運行可靠、節約電能、自動化程度高。
1.2客戶需求
客戶需要永宏PLC要配合丹佛斯變頻器完成對三臺不同功率電機的控制,實現恒壓供水。三臺電機的功率分別為15KW,35KW,75KW。每臺變頻器的控制包括手動和自動兩種情況,手動情況時,通過外部的模擬量信號,來控制變頻器的輸出頻率,進而控制電機的運轉;自動情況時,根據壓力設定值與壓力模擬量采集信號的PID運算結果,由PLC自動切換運行處于自動狀態的變頻設備,實現恒壓供水,在自動切換時要先啟動功率小的電機,后啟動功率大的電機。
1.3解決方案
在采用變頻調速進行恒壓供水時,通常有兩種方式,其一是所有水泵配用一臺變頻器;其二是每臺水泵配用一臺變頻器。前種方法的成本低,控制效果穩定可靠,但控制程序較復雜,是恒壓供水通常采用的一種控制方式;后種方法根據壓力反饋信號,通過PID運算自動調整變頻器輸出頻率,改變電動機轉速,最終達到管網恒壓的目的,就是一個閉環回路,較簡單,但成本高。由于客戶使用的三臺電機功率不同,所以只能采用第二種方法完成預期的功能。
1.4方案背景
永宏FBs系列PLC提供軟件數字化的PID數學表達式,對于一般反應的閉環回路過程控制足以應付所需,在恒壓供水的PID控制中凸顯其功能。永宏開發的模擬量拓展模板可以使20點以下的主機拓展模擬量信號點,12位的精度完全可以滿足采集壓力信號所需,價格較低,性能可靠。在達到設計方案所能完成功能的 前提下,永宏系列產品提供了一個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二 控制系統設計
2.1硬件配置
恒壓供水是一個較典型且簡單的案例,系統的硬件配置較簡單,其中包括FBs-10MC一臺,FBs-CM55一個,FBs-B4AD一個,FD-102一臺,Danfoss FC300系列變頻器三臺(15kW,35kW,75kW)。系統結構如下圖所示。
2.2工藝流程設計
客戶需要每臺變頻器的控制包括手動和自動兩種情況,手動情況時,通過外部的模擬量信號,來控制變頻器的輸出頻率,進而控制電機的運轉;自動情況時,根據壓力設定值與壓力模擬量采集信號的PID運算結果,由PLC自動切換運行處于自動狀態的變頻設備,實現恒壓供水。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做了如下的工藝流程設計,例如:當1號、3號設備處于自動狀態,2號
設備處于手動狀態時,啟動系統之后,1號設備處于PID控制狀態,當1號設備變頻器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1分鐘之后,一號設備切換到工頻運行,3號設備進入PID控制狀態。當3號設備處于低負荷運行狀態設定時間之后,3號設備停止運行,1號設備從工頻運行狀態投切到PID運算控制狀態。在此過程中,處于手動狀態的2號設備,不參與此自動投切控制。2號設備的運行頻率,根據2號變頻器的模擬量輸入值變化而改變。控制工藝流程圖如下所示。2.3軟件設計
2.3.1 永宏泛用PID的配置
我們要想保持水壓的恒定,因此就必須引入水壓反饋值與給定值比較,從而形成閉環系統。要想維持供水網的壓力不變,根據反饋定理在管網系統的管理上安裝了壓力變送器作為反饋元件,由于供水系統管道長、管徑大,管網的充壓都較慢,故系統是一個大滯后系統,不易直接采用PID調節器進行控制,而采用PLC參與控制的方式來實現對控制系統調節作用。
在使用永宏PLC做PID控制時,需按照手冊依次填寫程控設定值緩存器,
PID輸出緩存器,工作緩存器等內容,以下是程序中使用的泛用PID指令。
2.3.2永宏Modbus通訊指令的配置
在此恒壓供水系統中,PLC對變頻器的控制是通過Modbus通訊的方式實現的,采用通訊的方式比模擬量的方式既簡便實用,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三臺變頻器作為永宏PLC的從站,主站通過輪詢的方式,向三臺從站發送控制指令,是從站運行在PID控制狀態,工頻狀態或手動狀態。
在使用永宏的Modbus指令時,首先要配置“Modbus Master表格”,在表格中定義從站的站號,主站對從站建立讀操作或寫操作,數據的長度,從站數據的起始地址以及主站數據存儲器的起始地址。以下是程序中使用的Modbus通訊指令。
2.3.3 FC300變頻器的設置
為了能夠使丹佛斯變頻器與三相異步電機以及PLC控制器配合使用,首先要設置變頻器的相關參數。在變頻器上安裝LCP控制面板,首先根據使用電機的參數錄入變頻器1系列“負載和電機”參數。本例中,變頻器采用通訊的控制方式,所以同樣需要設定8系列“通訊和選件參數”,通過以上簡單的設置,PLC就可以控制電動機的運行了。
永宏PLC默認的通訊參數為:波特率9600bps,數據長度8Bits,奇偶校驗Even,停止位1Bits,在設置通訊參數時,要保持PLC與變頻器的同學參數一致,否則不能夠正常通訊。右圖是丹佛斯的LPC控制面板圖。
三 設備的調試
3.1設備的調試
3.1.1程序邏輯的調試
由于客戶要求PLC控制三臺不同功率的變頻器,每臺變頻器還可以單獨設置手動、自動狀態,自動運行時,先啟動功率小的電機,后啟動功率大的
電機,所以在程序編輯及調試的時候要比“一拖三”結構,即一臺變頻器控制三臺功率相同的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方式繁瑣。在程序調試中,遇到的一個較棘手的問題是:當系統處于PID控制中,PLC對設備手動、自動切換的處理。譬如,一號設備處于手動狀態,二號、三號設備處于自動狀態。系統運行之后,PLC先啟動二號電機,進行PID控制,這時假如一號設備被投切到自動狀態,系統改保持二號設備處于PID控制狀態,還是停止二號設備運行,啟動一號設備進行PID控制。前者,違背了客戶先啟動功率較小電機的要求;后者使控制效果變差。
最終我們選擇了后一種方案,在自動運行狀態時,遇到手自動切換,程序重新從處于自動狀態的功率較小的設備開始啟動。
3.1.2模擬量通道的選擇
起初,為了節省成本,壓力模擬量信號是由變頻器本身讀取的,通過通訊的方式傳送給上位機PLC,但是考慮到這種方式的可靠性較差,還是通過PLC外拓的模擬量模板來采集現場的壓力信號,以保證系統的可靠性。
3.2 難點分析
永宏PLC人性化、通俗化的編程軟件讓使用者操作起來更簡單,對于Modbus通訊、泛用PID的設置操作起來較簡單方便。系統的難點在于邏輯關系的實現以及PID參數的設置。邏輯關系的實現即如程序邏輯調試中介紹的,不能使客戶的控制工藝要求與控制效果的連續性同時得到滿足。對此,我跟客戶進行了溝通,客戶要求首先要滿足控制工藝,對于設計方案中的控制效果,也差強人意。最終,我們采取了以下的控制方案:在自動運行狀態時,遇到手自動切換,程序重新從處于自動狀態的功率較小的設備開始啟動。
PID參數的設定是控制系統調試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PID整定通常憑借工程經驗,直接在控制系統中試驗測試,方法簡單、易于掌握,在工程實際中被廣泛采用。
三 設備運行
3.1設備運行狀況
經過了幾天的調試,設備已經能夠正常運行。按照客戶的需求,處于手動狀態的設備,能夠根據外部模擬量信號的給定,控制水泵的運行;處于自動狀態的設備,能夠在PLC的控制下,從低功率水泵開始啟動,經PID自動調節,實現水壓的恒定。水泵的投切是按照以下的順序:當現場壓力采集值小于壓力設定值時,經由PID自動調節,提高處于PID調節狀態的設備的輸出功率,或讓當前設備工頻輸出,同時啟動功率更大的水泵;當現場壓力采集值大于壓力設定值時,經由PID自動調節,降低處于PID調節狀態的設備的輸出功率,或投切掉當前設備,經PID調節功率較小的設備,實現壓力恒定。
3.2客戶反饋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現場應用,客戶反映永宏PLC的PID自動調節功能基本上滿足預期的功能,PLC主站與三臺從站變頻器的通訊以及PLC與文本顯示器的通訊無異常、通訊速率較快,通訊延遲小。總之,客戶對永宏PLC優良的性能表示肯定。
四 應用體會
通過此案例,我們了解到永宏PLC在性能上的一些優勢。1、永宏PLC有良好的通訊性能,在于多臺從站的數據交換中,無通訊異常現象,而且通訊速率快,網絡延遲小。2、永宏PLC強大的指令集,使程序編寫更人性化,通俗易懂。3、表格設定使操作更簡單,在項目中用到了Modbus Master表格,通過此表格作為向導來設定Modbus通訊相關數據,使得操作過程更簡單。4、硬件可靠性高,在設備的運行過程中,PLC持續運行,未出現異常,客戶對永宏產品硬件性能表示肯定。
五 參考文獻
[1] 范堤商貿(上海)有限公司. 永宏可編程控制器使用手冊I【硬件篇&指令篇】. 2010
[2] 范堤商貿(上海)有限公司. 永宏可編程控制器使用手冊II【進階應用篇】. 2010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