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CC-Link在稱重領域中的實際開發應用情況,結合CC-Link兼容產品開發和測試的整個過程進行介紹。
CC-Link開發概述
隨著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一些控制系統提供的很大方便,不僅能使控制更加容易、而且使得操作也更加簡單。在配料行業中,一些工作必須由特定的設備去完成,以前我們在系統中經常采用的是單一的PLC和一些開關控制,使得系統的線路比較復雜,而且不穩定,容易出現故障,在解決故障時也不方便,同時操作也不便利。后來我們選用CC-Link總線技術,使得系統控制、接線和操作都變得非常簡單,同時,大大增強了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另外,在采用CC-Link后,整個系統的擴展性和可集成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兼容產品的開發過程中CC-Link為客戶提供了相關的LSI,在最大程度上簡化了兼容產品的開發過程,同時,還有豐富的參考元器件和參考電路,甚至于部分源代碼,這也使得用戶在開發時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大大縮短開發周期,從而降低成本。
MFP3N實現了CC-Link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核心功能,具有標準總線結構,可以作為標準總線設備與智能芯片相連,內部集成輪詢、響應、錯誤診斷和接收發送功能。相比較于其他總線的兼容產品開發,這些功能能夠幫助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開發出能夠滿足自己需要的遠程設備站。而在整個開發過程中,用戶只需根據自己的要求對智能芯片(如MCU)進行簡單的編程,對標準總線設備的MFP3N進行操作和控制,就能實現遠程設備站的功能,該設計對軟件的要求較低。另外,在硬件方面,根據CC-Link推薦的元器件選型,再結合自己的需求進行適當的修改,用戶即可比較容易的完成原理圖的設計,從而制作印刷電路板。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用戶還可以得到CC-Link中國推廣中心的支持和幫助。
兼容產品開發
根據用戶需求選擇站類型:
目前,CC-Link可供用戶開發的站類型主要有以下幾類:1. 主站;2.本地站;3. 智能設備站;4. 遠程設備站;5.遠程I/O站。
應用系統中需要通過CC-Link總線,允許三菱PLC識別PANTHER儀表,使PANTHER儀表與PLC之間以離散輸入輸出方式實現稱重數據、狀態和控制信息的交換。根據產品控制的需求,使用時,不僅需要傳送位數據,同時還需要傳輸字數據,因此,需要開發遠程設備站。在開發過程中,我們選用了三菱公司MFP3N芯片。
隨著PLC的不斷升級,CC-Link通信速率不斷提高,連接能力也越來越強,PANTHER儀表使用該接口芯片完全能夠與CC-Link網絡兼容,從而使PANTHER儀表能夠被識別為CC-Link遠程設備站。
占用邏輯站數:遠程設備站最多占用4個邏輯站。根據PANTHER儀表的需求,本儀表占用2個邏輯站。
RWr :: 8字節(從站到主站)
RWw: 8字節(主站到從站)
通信方式:遵循CC-Link通訊協議(廣播 – 輪詢)。
硬件設計:為充分發揮CC-Link功能,便于快速進行產品開發,關鍵元器件選用CC-Link協會推薦的產品,這些器件市面上也極易購買。
軟件設計:根據CC-Link 芯片說明書和提供的DEMO軟件流程圖以及部分代碼。
測試平臺:在CC-Link中國測試中心經過了噪聲、硬件、軟件、組合測試和互用性測試及老化測試等系列項目的嚴格測試。
總之,CC-Link兼容產品的開發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靈活的配置,相對于其他現場總線,印刷電路板的制作和程序的編寫都相對容易。這些特性大大簡化了兼容產品的開發過程、降低了開發成本和縮短了開發周期。
[align=center]

市場上普遍流行的幾種現場總線[/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