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舞臺控制系統簡介
在目前國內大多數劇場及室外固定演出舞臺中,以吊桿系統與升降舞臺為主要設備,配合演出的情節動作,體現表演中的藝術效果。對于吊桿系統,其動作方式較為靈活多樣,有多種的運動方式,通過其不同的動作,使演出表現出不同的效果。其中多組吊桿的協同運動應用最為廣泛,在大型演出中,延時、同步、階梯等運動情況出現頻繁,如何使吊桿能夠平穩、精確的啟動和停止,是舞臺自動控制系統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國內的舞臺控制系統的控制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采用低端變頻器做為驅動設備,由PLC進行位置控制,通常控制精度較低;二是采用高端變頻器如SEW公司的產品,通過變頻器內部集成的控制塊實現位置控制,但設備投資較大。國內某禮堂的改造采用施奈德公司的ATV71產品,自主開發了位置控制功能,即實現了高的控制精度,又降低了的設備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2 控制流程
控制方式包括臺控、程控和近控三種。臺控方式時,操作人員通過觸摸屏選擇需要運動的吊桿,最多可選擇四組十個吊桿,進行不同方式的運動;程控方式是在演出前編制好各個場次的吊桿運動程序,在演出中,選擇好場次后,按下運行即可;近控是在舞臺上使用手持式控制盒進行吊桿控制,適合于在裝臺時使用。
操作中,操作人員在控制臺上選定吊桿,此時PLC的遠程I/O控制切換器將選定的吊桿電機切換到指定的變頻器上,并通過DP網絡將設定的速度與啟停信號發送給變頻器。
在程控方式時,吊桿需按設定,運行指定的距離,在本次設計中,通過變頻器內部功能完成。同時,為避免吊桿的沖頂與過度下落而加設的限位開關信號,均接入變頻器中,通過變頻器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卡(CI卡)進行急停控制,并將位置、限位信號通過DP網傳送給PLC,以便通過觸摸屏和上位機(IPC)進行顯示。
3 舞臺位置控制實現
3.1 系統構成
控制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控制臺、切換器、變頻驅動裝置等。
上位機使用康泰克工控機,采用Microsoft公司的VC進行編程,實現吊桿選擇、位置設定與監控、場次編制、動畫顯示等功能,通過西門子公司的5611卡與下位機進行通訊;下位機為西門子S7-300 PLC,由西門子公司的STEP7軟件編制,做為系統的控制中心,實現吊桿位置存貯、命令發送、通訊主站等功能。從站由十臺施奈德ATV71變頻器構成,實現位置控制、限位動作、驅動電機等功能;觸摸屏采用PROFACE公司產品,實現臺控時的吊桿選定、零位設置等功能。上位機、PLC和變頻器之間通過Profibus-DP網絡進行連接,PLC與觸摸屏之間通過MPI網絡連接。
切換器用來在選中吊桿時,根據PLC指令將相應電機的電源及編碼器反饋信號切至指定變頻器,通過此種設計首先保證了當某臺變頻器出現故障時,其它變頻器仍能帶動吊桿正常工作,使演出正常工作;其次降低了工程成本,是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先進技術。
3.2 位置控制實現
位置控制功能是舞臺控制系統中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吊桿精確定位的保證。目前國內的實現方式主要有兩種(如圖2):一是切換電機后,將電機的反饋編碼器信號直接引入PLC中,由PLC的高速計數模塊進行計數,通常采用雙相雙計數方式。這種方式的成本較低,但是當電機制動,有輕微顫動的情況發生時,某些PLC的計數值會有較大的誤差出現,同時,為提高定位精度,在接近定位位置時,電機需要平穩減速,要求PLC實時發出速度指令,這要求有較好的算法才能同時滿足穩定與精度的要求,但也會增加程序的復雜性。二是將電機的編碼器信號引入變頻器中,由變頻器進行位控,既提高了準確性,又構成了閉環系統,使控制性能變硬,此種控制通常使用的是SEW變頻器,但其價格較高,增加了工程成本。而本次設計由于提出要求較高,但成本較低,故采用施奈德的ATV71變頻器,在加裝提供的可編程控制卡(CI卡)后,利用codesys編程后可實現位控和限位控制,其具體方法本文不再詳細說明。
在ATV71變頻器上加裝的可編程控制卡(CI卡)相當于一個小型的PLC,通過編程可實現相對位移和絕對位移兩種位置控制方式,由PLC來決定使用哪種方式。
3.3 限位保護功能
為保證人身安全與設備安全,必須加設吊桿的上、下限位,在采用方式一設計時,限位信號傳送到PLC中,PLC再發送指令使變頻器停止輸出,這樣執行環節較多,造成的安全隱患也更大。而采用方式二的設計方法,限位信號直接進入變頻器,施奈德ATV71變頻器自身模塊提供了上、下限位保護功能,可以實現在到達限位位置時自動停車功能。
根據舞臺應用的特殊要求,在吊桿到達限位位置時,應該僅允許反向運行,以便脫離限位信號并保證不會發生沖頂情況,此功能同樣可以通過在CI卡上的程序編制加以實現。
4 軟件實現
在吊桿運動時,需要將吊桿的當前位置、運動速度等在觸摸屏與計算機上實時顯示,并且要時刻監測變頻器與吊桿的狀態,因此通過DP網有大量的數據交換,這就要求PLC具有大數據量處理能力,以及編制的程序有較高的執行效率。
4.1 位置控制軟件實現
本次設計使用了絕對位移的控制方式,因此在控制某一吊桿運動時,首先要區分是走固定位移還是任意位置,PLC據此將所選吊桿的當前位置及設定到達位置(在選擇固定位移時)傳送到指定變頻器的CI卡上,再由CI卡上的程序確定電機的運動方式,并通過反饋的編碼器信號,確定當前吊桿的位置。運動中,CI卡要將吊桿位置數值傳送回PLC中,以便觸摸屏與計算機加以顯示。
在PLC中,吊桿的位置信息是以絕對位置保存的,這樣首先可以節省字的使用數量;其次觸摸屏與上位機在讀取位置信息時,可以直接讀取地址。而當與變頻器通訊時,由于傳送的是編碼器的脈沖值,則在傳送出接收時,都要首先進行乘法或除法運算。
由于在PLC與CI卡間傳送的位置信息是編碼器的脈沖值,因此,每一個位置信息需要兩個字的存貯空間,那么當選擇十道吊桿同時進行固定位移動作時,為保證動作的一致性,就需要通過DP網向變頻器發送四十個字的位置信息,并要接收二十個字的位置信息,這對PLC的處理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在一個執行周期內完成這些工作,PLC要進行大量的乘除法運算,因此對PLC的性能要求很高。
4.2 吊桿電機切換實現
切換器的應用是為了根據要求,將電機切換至相應的變頻器,同時也要將電機的編碼器信號、限位信號等同時切換至變頻器。
應當注意的是,由于切換器采用的是電子電路板設計,并放置在控制柜內,難免會受到變頻器及接觸器動作時的電壓干擾,從而造成的切換錯誤現象,在演出中,這種情況的發生極易造成對臺上演員的人身傷害,因此是要堅決避免的。對其處理方法:一是要加設抗干擾設備,在切換信號發出端加裝濾波電容,過濾接觸器吸合釋放時產生的干擾。二是在切換電機后,PLC務必要有切換檢查程序,確保正確切桿。
在程控時,由于某些演出的場次切換很快,在一個場景布置結束后,要立刻切入下一個場景,由于吊桿在運動時,是不允許切換下一場景的,因此,有些切換要求在幾秒內完成,這就需要PLC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切換檢查程序,然后才能允許下一場景運行。
切換檢查程序的流程如圖3。PLC先發送檢測的桿號,采用8421編碼;切換器則返回此桿號對應的變頻器號,直接對應PLC遠程I/O的輸入點。檢測時要將所有的吊桿都掃描一遍,PLC需要判斷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應選定而實際未被選擇的吊桿,二是同一吊桿被多個變頻器選定,三是一個變頻器上有兩個及以上的吊桿被選定。
檢測時,PLC發送桿號后,通常要隔兩個周期才能讀回切換器的返回信號,因為硬件電路需要一定的時間建立電平信號,取西門子S7-300程序執行時平均的掃描時間為50毫秒,按50個吊桿計算,第三個周期能夠檢測完一個吊桿的變頻器選擇情況,那么就需要費時約7.5秒左右,這顯然無法滿足要求。因此在程序設計時,考慮在執行切換檢查程序時,中止其它所有功能塊的執行,僅幾個重要的故障情況由中斷程序執行,這樣,可以使此時的PLC掃描時間縮短為10毫秒左右,全部執行完成僅需1.5秒左右,滿足快速切換的要求。
5 結論
此系統采用變頻器實現位置控制功能,是目前國內低成本舞臺控制設計中的首個應用實例。其運行平穩,停車無震顫,定位精度達到±3mm,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
在近半年的應用中,經歷了多次大型演出的考驗,運行良好,在低預算舞臺控制系統的設計中,有極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于建平. 影視劇場舞臺機械與自動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與應用實例. 燈光技術與應用,2005,(2)
[2] 劉基順,田廣軍,高恒倫. 西門子PLC混合網絡在劇院多功能廳的應用. 計算機應用,2005,(4)
[3] SIMENS S7-300系統參考手冊[M]. 西門子自動化與驅動集團
[4] STEP7 V5.2編程手冊[M]. 西門子自動化與驅動集團
[5] 段慧文.現代舞臺機械的控制系統.演藝設備與科技,2005,10(4): 45-49.
[6] 婁海峰,馬建林. 人民大會堂舞臺專用電動吊桿系統. 藝術科技,2000,4: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