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時代的工業發展

文:ITES深圳工業展&中國傳動網2020年第一期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防力量、國計民生方面有決定性作用。新冠肺炎的突襲,在全國防控體系下,人員流動受阻,物流效率降低,以及企業復工問題,使得整個制造業承受不小的壓力。撐起制造業“半邊天”的機械設備、工業機器人,以及工業自動化核心部件企業,也在曲折中前行。

疫情的發生,暴露國內制造業抵抗風險弱,應急處理混亂等問題。首先是企業對供應鏈掌控力度,難以應對突發的市場變化;其次是中小型企業的現金流不足以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挑戰;再次是現今制造業大多依靠人口紅利,自動化程度不高,員工不能準時到崗導致產能跟不上。

新冠肺炎疫情給機械設備、工業機器人以及工業自動化核心部件企業,帶來具體的影響有哪些?面對這次疫情,這些企業如何應對困局,疫情結束后,企業該做出怎樣的調整和布局,來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風險?為此,ITES深圳工業展聯合深圳市機器人行業協會、中國傳動網,對從事機械設備、工業機器人,以及工業自動化企業進行線上調研,聆聽企業的真實想法。

邁信電氣董事長許強.jpg

邁信電氣董事長許強

武漢邁信電氣技術有限公司

武漢邁信電氣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邁信電氣),地處本次疫情重災區武漢。對于武漢的自動化企業來說,造成的影響究竟多大,企業下一步要怎么做?

春節假期結束后,原本是浩浩蕩蕩的復工潮,但是武漢卻一片沉寂。邁信電氣董事長許強告訴記者,邁信電氣的生產、銷售在2月份處于待復工狀態,只有研發人員和文字整理工作的員工,公司已開啟了線上辦公模式,集中解決以前沒有做到位的工作。

許強認為,邁信電氣作為武漢的企業,光復工問題就有兩個難題,一是外地人員回武漢;二是復工后員工赴外地處理業務。這兩點都會對企業的運轉,帶來一定負面的影響。另外,疫情期間的武漢處于最嚴格的管控下,供應鏈、交通物流難以打通。即使企業復工了,也難以正常的開展業務。

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的沖擊是一定存在的,對自動化產業來說,本次危機意味著什么?許強卻有樂觀的判斷。他表示:結合專業人士的看法,疫情結束需要3個月的時間。如果是這個時間節點,那么疫情對自動化市場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企業要積極理性地看待。一方面自動化行業發展的興衰有內在的規律,不會因為一場突發事件而改變;另一方面,疫情發生后,應急物資需求提升,也確確實實地帶動了部分自動化企業的發展。

在許強看來,疫情發生后,各界都在反思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提升的重要性,醫療、物流的自動化建設也被廣泛熱議。對于自動化產業來說,未來蘊藏各種機會。邁信電氣作為自動化企業,疫情結束后首先要開足馬力復工復產,其次提高技術研發,生產出滿足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部件。

合信技術伺服產品.jpg

合信技術伺服產品

武漢邁信電氣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強

深圳市合信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市合信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合信技術),是一家專注于工業自動化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企業。疫情發生后,迅速為醫療設備、制藥設備等客戶提供支援,為客戶提供口罩、防護服、藥品、消毒液灌裝等設備廠商,提供PLC、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以及整套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疫情發生后,合信技術一方面為客戶的應急物資生產提供技術服務,另一方面也面臨各種困境。首先是人員復工困難,特別是一線生產人員未及時返崗,導致產能跟不上;其次,元器件等原材料不能及時到貨,導致產品生產時間拖長;再次,物流效率變慢,原材料運輸不及時。合信技術方面表示,在上游供應商未完全復工的情況下,短期內生產出成品交給客戶是不現實的。物流受到疫情防控管理的影響,不僅是國內原料運輸,而且從國外進口器件的通關速度,以及進口量也有放緩的趨勢。這對于自動化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利的局面。

合信技術方面介紹,合信技術一直以來大力推廣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經過這次疫情事件后,得到許多客戶的認可和接受。工業互聯網的遠程技術服務,在人員流動限制的情況下,體現出巨大的價值和優勢。合信技術推出工業云MiCo平臺,提供Android、IOS及PC客戶端,并提供開放的接口與ERP等第三方軟件連接,以最簡便的操作,最經濟的成本,實現設備的遠程監控。并且MiCo平臺在充電樁、暖通空調智能化生產監控系統等多個行業已有成功案例。

合信技術方面表示,過去工業互聯網給人“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新型肺炎疫情發生后,制造業廠商才真正體會到,工業互聯網與自動化的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迫切性。在未來,合信技術在工業互聯網技術上,將持續加大投入研發和推廣,把自動化技術融合到互聯網技術上,更好地滿足客戶制造轉型升級的要求。

深慧視的視覺產品.jpg

深慧視的視覺產品

深慧視(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在工業視覺領域,北美企業占據了全球市場半壁江山。深慧視(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深慧視),是從事工業視覺研發的新生代技術創新型企業。

作為一家學術派創新型企業,深慧視自創辦以來,堅持以硬件為起點,在校園中孕育,到市場中誕生。從3D傳感器到3D工業視覺智慧平臺的研發,從單一場景落地走向多領域應用,旨在為制造業提供智能裝備的視覺產品,也順應了國內人口紅利優勢消退,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潮流。

深慧視的主要客戶為大型工廠企業。國家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讓眾多企業面臨停工、停產,以及資金鏈緊張的問題。深慧視總經理呂聰奕表示:新冠肺炎影響的是社會各個行業,深慧視作為工業視覺領域的供應商,屬于制造產業鏈的一份子,受疫情的波及是客觀存在的。疫情發生后,深慧視項目的實際進展變得困難。與此同時,項目回款周期被延長,造成深慧視自身的資金鏈壓力變大。

危機就是轉機,疫情帶來的企業停工停產,也為制造廠商留出了思考的時間。制造業存在的弱點在哪里,接下來要做好哪些準備,來抵御不可控的風險?目前來看,大型工廠企業的自動化水平還是不高,生產還是大量依靠人工作業。盡管過去一年制造業面臨低谷時,業內都在談提高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在實際行動上仍舊是觀望和試水的狀態。

呂聰奕認為,本次疫情讓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更加深刻認識到智能機器人在生產線的應用,以及自動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性。相信在疫情結束后,制造業廠家會加大對智能設備的投入,作為工業視覺產業,將會迎來一個快速的增長期。對于深慧視來說,這是個良好的契機。與此同時,深慧視依舊會把企業發展重心,放在提高產品研發能力上。在疫情結束后,能夠快速地為制造業客戶,提供更加優秀的機器視覺產品。幫助客戶提升自動化水平,借助數字化優勢,更好應對各種不可控風險的挑戰。

大倉機器人.jpg

大倉機器人

大倉機器人公司

大倉機器人是以特種行業的智能機器人研發銷售為主營方向的企業,主要的客戶來源于大型工業企業,國企等。這次疫情的爆發對大倉機器人的影響:首先體現在財務和項目進展上。工作人員表示,疫情期間多家客戶處于停工狀態,造成大倉機器人已成交的訂單工程進度無法向前推進;其次,客戶付款進度被延遲,對公司內部的財務系統,產生一定的沖擊;再次,疫情的爆發對企業新增訂單帶來了嚴重影響。

據了解,特種機器人的市場需求,本身就屬于技術改造的創新類項目。大型企業、國企對大倉特種機器人的使用,基本是抱著“試水”的態度。大倉機器人工作人員表示,基于市場的特殊性,大倉機器人在推廣上做了千方百計的努力,才使各行業愿意采購一兩臺嘗試。疫情發生后,讓本身處于小步前進階段的特種機器人市場,回到了原地踏步。假如客戶真的原地踏步,也就意味著特種機器人企業的凜冬已至。

關于疫情后的發展,大倉機器人方面表示,客戶因疫情導致產能受阻,表明現階段的工業處于2.0或3.0的狀態,也就是說自動化與智能化水平不高。機器代人是工業發展的主流,而特種機器人的作用,是協助人類完成艱、難、險的工作,以及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率。一個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能夠讓大部分制造業陷入停頓,意味著我們的工業水平需要快速的提升。

大倉機器人工作人員認為,疫情結束后,相信全行業都會思考如何在“戰時”保證生產作業不停頓。對于制造業的企業來說,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提高生產線自動化、智能化的水平。

特種機器人的功能,不僅是解決艱、難、險工作,還要把生產作業中的“不可能變成可能”,這就意味著特種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需要不斷地突破。因此,經歷這個非常時期后,大倉機器人需要加快完成已成交的業務,以及加強市場業務的拓展。而這一系列舉措中,特種機器人的技術研發,依舊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

登奇機電副總裁傅江治.jpg

登奇機電副總裁傅江治

登奇機電

登奇機電在佛山、重慶、武漢等多個地區有工廠。登奇機電副總裁傅江治表示,登奇機電在疫情期間,面臨的困難主要是供應商供貨、和員工復工問題兩個方面。武漢工廠雖然產量不大,卻是登奇機電的技術核心。疫情期間,武漢工廠主要通過遠程技術,來進一步提升重慶和佛山的復工力度,不過受制于原材料的供應,以及員工到崗問題,復工的力度仍然是有限的。

面對困難,登奇機電怎么去應對?傅江治告訴記者,因為原材料供給和復工問題,疫情發生時期,登奇只能處理一些緊急的業務。傅江治認為疫情時期,信心要比環境更重要。他說:“企業哪怕是虧點錢,貸點款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讓員工感覺企業是有希望的,這樣在面臨天災人禍時,才能利用內部的確定性來對沖外部的不確定性。”

關于疫情對制造業的影響,傅江治認為資金壓力不是首位,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而真正的壓力在于供應鏈的問題,整個制造業的供應鏈跟不上,就會導致制造業發展的滯后。

疫情期間對制造業的波及是絕對的,疫情結束后,國計民生的物資需求勢必會帶來制造業的反彈,那么對于自動化企業來說,會帶來怎樣的改變?傅江治認為,疫情對自動化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疫情結束后,自動化企業立馬能投入正常的運營,而且總體的需求仍然存在。

傅江治告訴記者:“疫情會淘汰掉部分競爭力不強的企業,而且任何企業都不存在高中低的說法。以前大家認為口罩生產是低端產業,然而疫情爆發后,口罩、防護服等市場被徹底激發。比亞迪、富士康等企業跨界生產口罩,對于這些大企業來說,這是一次抗“疫”行動,在前期就計入了虧損部分。并且,這些大企業能夠輕而易舉地消化這些虧損。疫情結束后,口罩產能勢必會過剩,這將帶來兩種變化:一種是中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口罩生產基地;另一種是部分小企業會面臨產能過剩的反噬。疫情期間口罩價格被抬高,疫情結束的后期可能被賤賣,這對小企業是非常大的沖擊。總體來說,疫情對自動化產業影響是有限的,自動化市場需求總是一波一波出現,之前是3C電子,后來是鋰電和動力電池,疫情期間的口罩、防護服市場又是一波。疫情結束后,估計醫療市場會成為自動化產業的一個新增長點。”

杭州禾川股份有限公司

疫情高發時期,舉國抗“疫”之時,市場上“一罩難求”。當比亞迪決定開啟口罩生產線時,杭州禾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禾川股份)第一時間響應,此時處于春節假期,全國各地因疫情防控出現道路封鎖,禾川股份通過線上為比亞迪提供口罩機部件的選型和技術服務。

據了解,當疫情發生后,企業技術團隊全天候待命,支援口罩應急物資的生產,當時最大的困難,在于交通不便利。技術團隊基本靠網絡給客戶提供支持服務,與平時技術人員親臨現場相比,效率要低下許多。

禾川股份方面表示,肺炎疫情給工控行業帶來很多思考,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加強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禾川股份人士告訴記者,以前業務量增長快,很難有時間思考工業互聯網的問題。疫情爆發后各地交通受阻,員工不能到崗。這時候才深刻體會到,互聯網技術與工業自動化技術的融合,確實是工業所需要的。

禾川股份人士表示,經歷公共衛生事件,企業會根據情況,對發展布局做出適當調整。禾川股份是自動化企業,技術研發是首位。比如口罩機整個設備結構很緊湊,那么對伺服電機尺寸就會有要求,如果電機尺寸有毫米的偏差,就可能導致整個口罩機結構的重新設計。因此,技術研發是自動化企業最核心的部分。

再者,禾川股份會不斷強化信息技術相關的云平臺、ERP、MES、邊緣計算等方面的布局。疫情給制造業帶來復工、供應鏈、物流等多方面影響,經過這次事件的教訓,自動化企業應該加強對大數據的應用,協同供應鏈的管理,以及完善線上作業模式。這一切,就是制造業常提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結語

疫情的出現是“危”也是“機”,疫情結束后,醫療生產企業勢必會加大自動化的進程,而自動化企業也有了明確的布局和規劃。ITES深圳工業展作為全產業鏈的平臺也不間斷的展開行動,大力推動醫療器械生產自動化升級轉型進程。為此,ITES深圳工業展推出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以“疫情后的開局”為主題開展了系列線上課程,針對疫情當下生產企業所面臨的難點痛點,誠邀自動化企業、政府協會進行專業解答。

同時,于2020年5月召開的深圳工業展現場將特設“醫療器械生產示范展示區”,集中展示口罩等防疫物資生產設備、液體灌裝及檢測設備、電子裝配自動化集成方案、核心零部件應用等。展會同期還將聯合廣東省醫療器械管理學會、廣東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共同舉辦“2020中國醫療器械工業發展論壇”,屆時將邀請到全國30+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及1000+醫療器械上下游企業專業人士參與大會,共探行業最新前沿信息。

疫情終將結束,制造業很快會迎來春天。2020年5月春暖花開之時,讓我們一起相約ITES深圳工業展!

(來源:ITES深圳工業展&中國傳動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 第1期

    2025年 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 第1期

  •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1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3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2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