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及應用”論壇

文:中國傳動網 王博文2019年第二期

    導語:4月10日上午,“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及應用”于深圳會展中心玫瑰廳勝利召開,深圳市機器人協會副秘書長譚維佳主持會議,來自深圳市重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技術總監宋章軍,深圳市銳曼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子慶,深圳市中智科創機器人有限公司解決方案中心總監楊愿軍,深圳優地科技有限公司硬件合伙人羅沛以及深圳市朗馳欣創科技有限公司趙松璞進行了研討與交流。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做會前演講,他表示,移動機器人橫跨了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個領域,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出了很多形態,雖然人機交互還沒有做得很成熟,但是有著一些基本的功能。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服務機器人,目前交互沒有什么問題,主要的問題在于“移動”。

 專題3-“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及應用”論壇337.png

圖1: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

    畢亞雷還表示,從《2018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征求意見稿)上可以看出,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特點鮮明,一方面工業機器人正在盤數,整體產品結構都在發生變化;另一方面,服務機器人本身應用場景、廠家、產業都在高速發展,移動機器人作為交叉領域大有可為。

專題3-“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及應用”論壇482.png 

圖2:深圳銳曼智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子慶

    作為最早從事人型機器人事業的深圳銳曼智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高子慶,做《服務機器人的生態格局-讓A.I付諸行動》演講,從概念,全球基本情況、原由,與其他行業對比,產業鏈,生態,落地等諸多角度對服務機器人做出全面詮釋與探討。

    本質:服務機器人是讓AI付諸行動的載體,其本質與工業機器人本質一致,用以代替人從事簡單、重復而無聊的工作,如:現階段用以KTV送酒水、飲料,送餐,寫字樓下宋快遞,酒店送毛巾等等。

    問題:服務機器人全球情況并不樂觀,這是因為服務機器人本身卻處于行業非常早期階段,各企業分工不明確。機器人從整機研發、核心部件、操作系統、行業應用軟件,全鏈條都都需要服務機器人公司完成,這是在電腦行業、手機行業都不曾出現的業態形態。

    趨勢:由于部件多、傳感器復雜,服務機器人上游廠家將會更多,比如會有激光廠家、視覺平臺、機械手等專家廠家出現,為服務機器人的生產提供基礎設施。服務機器人的生態未來是由整機廠家、超系統廠家、超系統平臺等各個行業的應用開發商、軟件提供商、服務提供商,由此組織大的服務機器人的生態。

    同時高子慶認為,現階段服務機器人有向好的趨勢,開始逐漸替代人的工作,回歸到應有的價值點,而不再是僅依靠唱歌跳舞來吸引大眾,未來服務機器人大有可為。而且相較于工業機器人的一到兩年回本,服務機器人的半年回本讓其能夠更快的爆發與普及。預計,從現在開始到未來三年,將會是爆發期。作為企業或學院,應當積極發揮自身長板效應,發揮國內的協同效應優勢,中國亦能在全球形成非常強大的服務機器人或移動機器人的產業集群。

    深圳銳曼智能有限公司簡介:成立于2014年,專業研發機器人本體硬件制造商,2019年推出追風機器人和配送機器人。企業在聲源定位、喚醒識別、視頻通訊等技術方面已申請30多項專利,其智能型服務機器人以遠場拾音能力和穩定的導航能力見長。在銀行、醫院、政府、地產、酒店等行業均有應用。 

專題3-“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及應用”論壇1297.png 

圖3:深圳市重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技術總監宋章軍

    深圳市重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技術總監宋章軍做《室外移動機器人導航技術》演講。宋章軍總經理以室外導航技術為切入點,詳細介紹了室外導航在技術上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

    現在手機導航定位的范圍是50至100米,汽車導航定位的范圍為5至10米,UWB定位范圍是1米,通過超聲波做地面特征可以定位到分米,二維碼識別這些可以定位到厘米。而室外移動機器人是需要在公里級范圍內,提供厘米級的定位。要實現厘米級的定位,應用GPS是不夠的,因此就引出了RTK-GPS技術。

    RTK,也叫實時動態,是一種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工作原理是將基準站采集的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進行求差解算坐標。RTK的優勢在于能夠獲得實時的坐標、精度、維度信息、海拔信息,信息精度是厘米級的,并且單人可以作業,不需要很復雜的過程。而面對RTK在大樹、橋梁、高樓密集的條件下、隧道下,容易被阻斷和遮擋等問題,重器科技選擇組合導航技術實現規避。

    深圳市重器科技有限公司簡介:由深圳市“孔雀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機器人行業知名專家,行業內資深工程師組建的高科技公司。已獲國內特種機器人行業龍頭投資,專注特種服務機器人行業領域,開發用于代替人進入危險場所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深耕于移動+抓取這一細分市場。目前擁有特種機器人定制、教學移動平臺、礦山隧道三維重建、移動遙操作機器人、深水檢測機器人等業務。

4.png

圖4:深圳中智科創機器人有限公司解決方案中心總監楊愿軍

    深圳中智科創機器人有限公司解決方案中心總監楊愿軍做《人機協作智能機器人應用》分享,以園區為樣板,仔細調研各個崗位職責,分析機器人代替人的可能性,針對保安、物業和消防行業應用,闡述機器人在人類生活中的協作未來。

    智能保安應用分為三個層面:機器人和從業人員同崗工作、統一調度,可以做到人機互補;機器人和安防智能化結合/融合,可以做到系統集成、智能聯動,在安保業務框架下協同管理,提升安保應用智能化水平;更大的層面是機器人與智慧運營,實現數據分析、業務協同與統一運營,造全覆蓋、無死角的新型智慧安保應用體系,提供全方位園區智能服務。

    物業管理需求解決則可以實現保潔、維保、客服、增值客服等功能,在掃地清潔,設施檢修,水電氣抄表,迎賓,講解以及物件配送等領域有所作為。

    而在消防領域,機器人的應用首要可以解決消防人員面臨的風險,在火情復雜的情況下起到代替消防人員親臨火場的功能。同時,通過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消防遠程監控系統,通過人機協作實現從監控到預防到解決消防問題。

    深圳中智科創機器人有限公司簡介:深耕安防、安保行業,有著多年智能機器人研發制造經驗,聚焦安保、物業、消防等領域,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機器人研發生產企業。目前已申請機器人領域相關專利130多項,先后自主研發了安保巡邏機器人、安保巡更機器人、迎賓服務機器人、智能門崗機器人。

 專題3-“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及應用”論壇2514.png

圖5:深圳優地科技有限公司硬件合伙人羅沛

    深圳優地科技有限公司硬件合伙人羅沛做《室內無人駕駛技術的落地應用》分享,就無人配送的現狀,落地場景,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存在的價值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在優地科技看來,無人駕駛技術離成熟還有一段距離,但低俗無人駕駛已經落地,并小范圍使用階段逐步進入量產商用階段。商業服務配送可落地場景有酒店、辦公樓、小區住宅、圖書館、KTV、商場、餐廳、機場、廣場、公園、校園等地。自動駕駛技術在無人配送領域的實踐趨向成熟,機器人將從工業化、走向商業化、逐步走進人類的生活,成為必需品。

    而室內無人配送技術依舊面臨著諸多挑戰,無人配送機器人的本質是配送,而不是機器。機器人是傳遞的媒介,效率、體驗和智能化有待提升,如:機器人在應用中也需要面對自主乘梯、多臺協作、智能增強等問題。

    不過問題雖多,但是無人配送價值巨大。以外賣市場為例:2018年外賣市場的增長預計達到2400億元,而對于及時配送的用戶規模是3.55億人。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勞動力人口的缺失和缺口的需求非常大,機器人未來將會成為剛需。

    深圳優地科技有限公司簡介:優地科技前身為UT斯達康終端事業部,擁有深厚的嵌入式研發經驗,期間專注于Slam/VSlam定位導航模組和CUDA高性能運算平臺等高新技術產品。于2016年正式推出第一代服務機器人“優小妹”,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餐館、酒店、醫院、企業等場景。

專題3-“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及應用”論壇3111.png 

圖6:深圳市朗馳欣創科技有限公司CEO趙松璞

    深圳市朗馳欣創科技有限公司CEO趙松璞做《巡檢機器人在行業細分場景下的研究與應用》分享,從AI與人的關系到巡檢機器人的功能、技術詳盡的分析了巡檢機器人怎樣服務于人類世界。

    隨著時代發展,AI技術越來越普及,但是在很多時候并不能取代替代作用,很大程度上特定場景、特定任務的機器人才能取代人,故而AI不能完全替代人,而是需要特定的場景與特定的任務——巡檢機器人便是其中重要一部分。

    巡檢工作指的是巡檢人員周期性的針對特定的巡檢內容對特定設備或環境進行巡視檢查,排查異常現象和隱患。巡檢工作適用于各種工業、商業場景,具有周期性、專業性、重復性等特點。

    而在面臨作業地域分散,人力資源成本越來越高、用工壓力日趨緊張,大數據廣泛應用各行業的情況下,巡檢機器人有了越來越大的市場。它可以替代人在高溫、高壓、強輻射,威脅生命安全的場景工作;還能取代人們從事一些低效重復性勞作,很大程度起到減輕勞動強度的作用。

    隨著人工智能發展,巡檢機器人可廣泛應用在電力、化工、石油、鐵路、市政基建、數據中心等工、商業運維場景中。巡檢機器人應用領域越發廣泛的同時企業應該掌握三大核心技術:其一,導航定位技術;其二,智能識別技術;其三,數據處理技術。

    深圳市朗馳欣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介: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業從事智能服務機器人、特種行業智能巡檢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機器人產品主要運用于電力、石化、軍警、市政、家庭等多個領域的不同環境。公司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專注于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控制、數字化智能服務裝備、圖象處理與智能視頻分析及嵌入式操作系統等領域的綜合應用。自主研發并擁有自己獨立知識產權的電力巡檢機器人在同類產品中具有領先優勢。

    “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及應用”論壇以實際為出發點,深入探討移動機器人發展及技術趨勢,也深入分析各類移動機器人的現狀、痛點難點。通過此次論壇,我們不難發現正如十九大報告指出的“要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移動機器人行業在踐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 第1期

    2025年 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 第1期

  •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1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3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2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