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5G+ 機器視覺 賦能智能制造」論壇圓滿結束

文:2021年第5期

AI+5G+ 機器視覺 賦能智能制造.png

  出席、參與本次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 畢亞雷

  漢諾威米蘭展覽會 ( 中國 )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文真

  東莞市三姆森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總經理 張慶祥北京微視新紀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歐陽駿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產業發展處副處長 賈彥北京微視新紀元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歐陽哲

  深圳艾靈網絡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榮樂天深圳辰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馮良炳

  安徽省科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汪從玲易視智瞳科技 ( 深圳 ) 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李巖深圳市拓視達科技有限公司工程經理 萬文卿廣東榮旭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營銷副總 李強

  論壇精彩內容回顧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png

  會議開始,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發表致辭,他表示:“任何的柔性制造都需要機器視覺的技術進行配合。除了關注機器視覺技術本身之外,也要關注在工業上下游產業鏈之間的技術融合以及它的應用場景。”

  北京微視新紀元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歐陽哲

北京微視新紀元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歐陽哲.png

  會上,北京微視新紀元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歐陽哲帶來「5G+AI 的工業場景應用」的主題演講,分析了傳統工業視覺檢測行業痛點,從 5G、AI 的技術角度分別展現解決方案。目前微視在 5G+AI 方面已有成熟的落地案例,如白家電廠商產線、汽車部件組裝產線、汽車工件鋼印 OCR 識別 + 工件表面缺陷檢測等。

  深圳艾靈網絡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榮樂天

深圳艾靈網絡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榮樂天.png

  深圳艾靈網絡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榮樂天帶來「5G 邊緣云驅動工業視覺新變革」的主題演講。“5G+ 邊緣云在未來工業領域的發展速度是顛覆性的。Capgemini(凱捷管理顧問公司)公司發布的“5G 在工業制造的用途”里調研了800 多家工業制造業。云計算(包含邊緣云)和 5G,排名第一和二,被制造業視為數字化轉型的最關鍵技術。世界最大企業增長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 弗若斯特沙利文) 預測,到2022 年, 大約 90% 的工業企業將使用邊緣計算。”

  深圳辰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馮良炳

深圳辰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馮良炳.png

  “感知是智能發展的基礎,人的感知 80% 來自于視覺,工業智能化需要視覺。” 深圳辰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良炳帶來「三維視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的主題演講。工業視覺系統主要包括感知部分、分析部分、執行部分。工業環境復雜(光照等)、視覺信息充分感知(2D/3D)等是影響工業上充分感知的主要因素。辰視智能基于感知(采集)充分性、分析準確性、執行有效性這三方面進行機器視覺產品的研發制造。

  安徽省科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汪從玲

安徽省科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汪從玲.png

  安徽省科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汪從玲帶來「科億視覺 AI 在工業檢測領域的落地應用」的主題演講。在物聯網 +AI 產品方面,科億今年推出了運用于 AI 輔助裝船、無人機礦山巡檢、廠區安全行為檢測領域的“海螺水泥”和用于流水線流程控制的“蔚來工廠”。

  易視智瞳科技 ( 深圳 ) 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李巖

易視智瞳科技 ( 深圳 ) 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李巖.png

  “模切材料視覺檢測特點‘四多’:顏色多、材質多、缺陷多、換線多。我們用技術能力解決兼容問題,為工人著想解決易用問題。”易視智瞳科技 ( 深圳 ) 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巖針對 3C、電子領域對產品精度要求高的柔性制造領域,向眾人分享《以模切檢測為例看柔性生產下的視覺檢測趨勢》。

  深圳市拓視達科技有限公司工程經理 萬文卿

深圳市拓視達科技有限公司工程經理 萬文卿.png

  深圳市拓視達科技有限公司工程經理萬文卿進行「點亮工業視覺」的主題分享, 圍繞機器視覺發展最開始、最本質的內容“成像”進行技術及應用方面的深入分析。

  廣東榮旭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營銷副總 李強

廣東榮旭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營銷副總 李強.png

  “究竟什么是降本增效?制程無法管控:成品檢測不良報廢,是否有成本浪費? 品質無法保證:人員漏檢、誤判,是否被客訴?效率無法提升:檢測速度慢,是否存在交期風險? " 為解決上述問題,廣東榮旭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營銷副總李強為大家帶來了「凝心聚力,匠心智造,AI 助力磁性元器件降本增效」的精彩分享。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 第1期

    2025年 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 第1期

  •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1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3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2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