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項目行業自動化市場調查報告
2021-10-26 20:55:16 出版:睿工業
【中國項目行業自動化市場調查報告】
1 發展概述
自2018年下半年起,至2019年,受經濟環境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整體自動化市場疲軟,受項目型市場驅動力下降的影響,增長率有所下滑。2020 年初,國內爆發新冠疫情, 眾多項目受到人員復工、原材料短缺、交通管制等影響, 項目進度嚴重滯后, 項目投資無法按時到位, 項目型自動化市場整體明顯下滑, 各行業項目雖然延遲,但并未取消, 隨著國內疫情好轉, 2020年下半年項目進度逐漸走上正軌, 市場將有所回暖, 但全年降幅仍將很大。
圖 1 2019 年 ~2020 年項目型行業自動化市場增長率
A 自動化產品在項目行業的銷售模式
通常來說,區別于中國OEM市場,中國項目型行業自動化產品的采購模式,多為通過項目EPC進行采購,也存在一定量的業主直采和SI采購。
圖 2 自動化產品在項目行業市場的銷售模式
2 自動化產品在項目市場銷售情況
A.整體情況
本報告中所指的自動化產品包括PLC、低壓變頻器、HMI等。2016~2022年自動化產品在項目行業的市場規模及預測如圖3所示。
圖 3 2017~2022 年自動化產品在項目行業的市場規模
3 主要項目行業以及其自動化市場分析
A 冶金行業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19年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 09億噸、9. 96億噸和12. 0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3%、8.3% 和9.8%,粗鋼產量再創歷史新高。2019 年鋼鐵行業市場需求較好,基建、房地產等下游行業運行穩定,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約9.4億噸,同比增長8 %;鋼鐵產量增幅加快,但價格呈窄幅波動下行走勢, 鐵礦石等原燃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 鋼鐵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回落。2019 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 .27 萬億元,同比增長10 .1 %;實現利潤1889 .94 億元,同比下降30 .9 %;累計銷售利潤率4.43%,同比下降2.63個百分點。
有色金屬方面,2 0 1 9 年,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5842萬噸,同比增長3.5%,增幅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增長8.2%,高于工業平均2. 5個百分點。有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扭轉一季度以來同比大幅下降的趨勢,全年投資累計增長2.1%,其中冶煉及加工行業投資同比增長1.2%,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高端材料等領域的投資不斷加快。
國家政策
2019年5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2019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其中《2019 年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點》提出力爭在2019 年全面完成壓粗鋼產能目標,并對“僵尸企業”落后產能、新產能、“地條鋼”等提出相關規定,嚴格控制鋼鐵產能,并展開鞏固抽查、舉報等機制;推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推動鋼鐵上下游企業合作共贏,推進鋼鐵工藝技術發展和國家化合作。在發改委發布相關工制后,各地方政府尤其是鋼鐵大省如山西等,也紛紛下達落實鋼鐵行業相關工作。
2018年1月,工信部發布《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提出深化供給側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優化存量資源配置, 實現供需動態平衡的精神, 電解鋁企業實施產能置換。2018年5月工信部全面修訂了銅、鋁、鉛鋅、鎢、鉬、錫、鎂8個品種的規范及準入條件。
冶金行業工藝流程介紹(圖4)
冶金行業自動化產品市場分析
2019年冶金行業自動化產品低壓變頻器、大中型PLC、小型PLC、HMI的市場規模分別為862.3、234.4、33.6、80.8百萬人民幣(圖5),2020年受疫情影響, 自動化產品市場規模明顯減小,預計未來幾年隨著行業深化改革的持續進行,下游行業需求量的持續釋放,市場規模將減緩下滑。
圖 4 鋼鐵生產過程示意圖
圖 5 冶金行業主要自動化產品市場規模 2017-2022(百萬元)
冶金行業主要廠商名單(表1為主要鋼鐵企業名單)
表 1 國內主要鋼鐵企業名單
B.化工行業
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營業收入12. 27萬億元, 同比增長1.3%,占全國規模工業營業收入的11.6%。其中,化學工業營業收入6.89萬億元,同比下降0.9%,截至2019年12月末,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3335家,全年實現利潤總額3978.4億元,同比下降13.9%。
從細分領域來看,傳統煤化工發展疲軟,現代煤化工備受矚目。傳統煤化工行業趨于飽和,去產能壓力大,2015年-2019年連續5年出現產能、產量下降;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等現代煤化工行業受到國家政策導向,特別是環保、發展清潔能源等方面的影響,持續高速發展, 近5年符合增長率達15.3%。另外,精細化工中間體產值可觀,2019年中國總體精細化工率達到45%,與北美、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60%-70%的精細化工率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受到國家政策驅動,2015年- 2019年的五年時間,精細化工業務復合增長達6.7%;由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專利到期、產業轉移等多因素影響,精細化工中間體市場容量在國內占比持續上漲,2019年達40%。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地政府陸續采取防治措施,各類化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出現新的問題。一方面, 上游大型企業連續生產, 但下游銷售、物流受阻,生產企業生產負荷下降,影響正常生產;另一方面, 各種隔離措施使市場消費出現斷崖式下滑,終端企業大量停產或開工推遲。總體形勢上看,一季度重點產品包括成品油以及化工產品的產銷將會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但是,疫情過后,下游消費將會出現明顯反彈。近幾年國內石化產品的表觀消費量一直處于增長態勢,供需的不平衡會拉動化工產品價格回升。預計自2021 年起,后市場將會逐漸迎來新的繁榮。
國家政策
2017年2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煤炭深加工產業示范“十三五”規劃》,提出以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和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為導向,以技術升級示范為主線,以國家能源戰略技術儲備和產能儲備為重點,加強煤炭深加工自主創新,加快先進技術產業化,推動重大示范項目建設,將煤炭深加工產業培育成為國家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開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低階煤分質利用、煤制化學品、煤炭和石油綜合利用5類模式以及通用技術裝備的升級示范。
2019年10月,發改委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將染料及染料中間體清潔生產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技術。同時該文件還提出將“ 高效、安全、環境友好的農藥新品種、新劑型、專用中間體、助劑的開發與生產, 定向合成法手性和立體結構農藥生產, 生物農藥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與生產” 被納入鼓勵類產業。
化工行業工藝流程介紹(圖6、圖7)
化工行業自動化產品市場分析
圖 6 現代煤化工產品深加工產業鏈路線圖
圖 7 精細化工工藝流程圖(以染料生產為例)
2 0 1 9 年化工行業自動化產品低壓變頻器、大中型PLC、小型PLC、HMI的市場規模分別為889.5、207.4、18.3、73.9百萬人民幣(圖8)。
圖 8 化工行業主要自動化產品市場規模 2017-2022(百萬元)
化工行業主要廠商名單(以煤化工企業為例,見表2)
C.石化行業
表 2 國內典型煤化工企業名單
2019年1~12月,石油和化工行業營業收入12. 27 萬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較1~11月加快0.2個百分點,占全國規模工業營業收入的11.6%。其中,煉油業營業收入4.02萬億元,增長4.6%,增速加快1.6個百分點。
石化行業重要發展趨勢——煉化一體化: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過剩并持續加劇(2019年產能過剩1.2億噸,同比增長超30%),但煉化基礎產品和高端產品缺口較大。再低油價行情下,過剩壓力緩解難度大,“煉化一體化”可緩解產能過剩壓力,優化產業結構,已成為石化行業轉型共識。
除“三桶油”外,各大型民企如浙江石化、恒力石化、盛虹石化等,也在大舉進軍石化產業,且借助煉化一體化項目來布局整體石化產業,不斷擴大影響力;其項目具有布局合理、規模效益、技術先進等優勢,且運作機制靈活,項目周期短、市場靈敏度高的特點。
煉化一體化,就是集上游煉化到下游產品生產、銷售于一體,其核心是實現工廠流程和總體布局的整體化與最優化。煉化一體化就意味著在煉油廠的周邊建立以相應產品為原料的配套化工廠,這樣化工廠就有充足的原料來源實現自給自足,而煉油廠生產的化工原料也可以直接供給到化工廠,減少儲存和運輸環節,降低危險和成本;
煉化一體化可比較有效的緩解石化行業尤其是石油煉化產能過剩壓力,優化產業結構,促使產業朝著一體化、規模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已成為石化行業轉型共識。
煉化一體化的重要推進力量
目前煉化一體化的推進力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國企:即“三桶油”,典型項目:
中石油——云南石化、華北石化、東方石化、揭陽石化、西中島、克拉瑪依石化等;中石化——中科煉油、古雷石化、曹妃甸石化、上海漕涇、海南煉化等;中海油——惠州煉廠、大榭石化、慶陽石化等。
(2)民企:以恒力集團、盛虹集團為代表的民營石化企業,典型項目:恒力石化-遼寧;一泓石化-河北、浙江石化-浙江、盛虹石化-江蘇、新華聯合化工-河北、福佳石化-河北等。
(3)山東地煉:即山東地方性煉油企業,以萬華裕龍煉化一體化項目為典型代表,山東地煉企業開展煉化一體化項目及項目整合與遷移。(中海精細、誠達新能源、濱陽燃化、富宇化工、海科化工、廣饒科利達、鑫泰石化、恒源石化、金石瀝青等)。
(4)外資企業,以沙特阿美、殼牌、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委內瑞拉國家石油、韓國SK等為代表的外資企業與中國石化企業政府部門合資建設煉化一體化項目。
圖9 煉化一體化產業鏈示意圖
煉化一體化重點省份
(1)浙江省
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 一期、二期)是當前國內建設規模和投資金額最大的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高達1730 億元。一、二、三期項目總計計劃建成6000萬噸/年煉油能力,目前一期已正式投產。
(2)山東省
山東省自2014年起,就發布一系列相關政策,促進山東地煉企業轉型,轉型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引導的,山東省2018 年印發《關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來,實際政策執行一直悄無聲息, 直到2019年8月份,東營、淄博、日照、德州、濱州等地9家地煉企業達成整合意向,邁出了實際執行的第一步。目前達成整合意向地煉約占山東地煉總數的20%左右,且單套常減壓加工能力均在350萬噸/年以下,其中濱陽燃化為多套裝置能力總和。這9家企業合計常減壓加工能力2270萬噸/年,正好與裕龍島項目一期的2000萬噸規劃產能接近。另外,合計擁有進口原油使用配額1356 萬噸/年,整合完成以后,這些原油配額也一并歸于裕龍島項目。9 家有意向整合地煉中仍有7 家手握進口原油使用配額,這7家2019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總計1151萬噸,占山東地煉的14.4%。
(3)廣東省
2017年10月,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 2030年)》,加快建設四地煉化一體化基地(湛江、茂名、惠州、揭陽),目前的項目,以外商投資、中外合資大型煉化一體化基地,以及煉化下游產品結構升級改造項目為主。
(4)河北省
2016年8月,河北省政府印發——《河北省石化產業發展“ 十三五” 規劃》, 以曹妃甸為典型代表, 大力發展石化產業集群, 其他重點區域還包括京唐港、滄州濱海新區。
圖10 石化行業主要自動化產品市場規模2017-2022(百萬元)
石化行業工藝流程介紹(圖9)
石化行業自動化產品市場分析
2 0 1 9 年石化行業自動化產品低壓變頻器、大中型PLC、小型PLC、HMI的市場規模分別為611.1、263.2、17.3、58.4百萬人民幣(圖10)。
供稿:睿工業
相關報告
- 2023-02-14中國物流行業自動化市場運行分析
- 2023-02-02中國印刷機械行業自動化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 2022-10-102022 年中國數據中心工控自動化市場調查報告
- 2022-06-10中國工業自動化產品綜合服務商發展分析
- 2021-12-092021 上半年中國自動化市場回顧及趨勢預測
- 2021-07-262020 中國制藥行業自動化市場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