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通信業發展勢頭良好,信息化建設取得新進展。今年以來,盡管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我國經濟也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但工業生產增速則保持緩中趨穩態勢。”
7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在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時作以上表述。他指出,當前工業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工業增速趨穩的基礎還比較脆弱,實現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下一步,工信部將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推動通信業轉型發展,從總體上提升我國發展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也一同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上半年全國工業和通信業發展情況。
工業緩中趨穩的態勢逐步顯現
據統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季度增長11.6%,二季度增長9.5%,4、5、6三個月分別增長9.3%、9.6%和9.5%,緩中趨穩的態勢逐步顯現。
朱宏任指出,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變化會對我國工業產生影響,并通過工業反映出來。在外需明顯減弱的情況下,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仍保持了10.5%的增長速度,這樣一個速度無論與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相比,都是不低的。
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來看,4、5、6這三個月的增速分別是9.3%、9.6%、9.5%。占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較大的、一度回落較多的原材料工業,二季度月度增加值增速分別是9.1%、9.3%、10.1%;裝備制造業二季度增長9.1%,這個增速與一季度大體相近。從行業發展的數字來看,趨穩的跡象在工業行業中已經比較明顯。
朱宏任表示,現階段我國經濟運行處在從政策刺激向內生增長轉變的過程,經濟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適度性調整回落。增速的適度回調,有利于釋放和緩解偏快的增速對經濟運行形成的壓力,同時也有利于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另外,潛在增長率的下降也加劇了經濟回落。
他強調,當前工業運行趨穩的基礎還有待進一步鞏固,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6月份,全國工業生產品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1%和2.5%;與去年7月份的高位相比,不到一年時間,價格指數分別回落了9.6和13.5個百分點。在市場環境趨緊和產能普遍過剩的狀況下,價格下行的市場預期增加,加劇了生產企業的經營困難。
朱宏任表示,總體看,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要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我國工業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也要能夠正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且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應當看到,國內的需求潛力巨大,企業抗風險能力也在逐步增強。下半年,隨著這些穩增長措施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工業經濟運行有望進一步趨穩回升。
正確理順關系防止趨勢性下滑
朱宏任指出,當前有效需求不足是影響工業增速進一步放緩的主要因素;再加上生產成本上升和價格持續下滑,影響市場預期,工業企業的效益不斷下滑。防止工業出現趨勢性下滑,緩解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從而穩定經濟增長,是當前我國工業界所面臨的首要任務。
為應對當前嚴峻復雜局面,他指出,相關部門必須著力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正確處理“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穩增長是基礎,調結構是關鍵。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落實國務院已經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要毫不動搖地抓好工業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堅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壓,繼續加大對產能過剩行業的調控力度,引導企業大力加強技術改造,利用市場倒逼機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二是正確處理“穩投資”與“促消費”的關系。“穩投資”是當前“穩增長”的關鍵,要重點支持和建設一批市場前景好、產業關聯度大、創新能力強的產業項目。同時,要鞏固和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重視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促進消費需求升級。
當前,信息化建設對引導和拉動消費的作用越來越大,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還跟不上。要加大力度,加強寬帶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普及光纖入戶,通過多方面政策支持和各方面的努力,培育以無線寬帶移動智能終端為代表的新消費類產品。
三是正確處理支持大企業和扶持小微企業的關系。在規模經濟行業,繼續支持大型骨干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同時,給予小微企業以更多的關心、關注與支持。當前,在市場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小型微型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與大企業相比要更突出一些。去年下半年以來,圍繞幫助中小企業緩解生產經營困難,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今年上半年中央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加大了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扶持力度。目前,各項政策正在進一步細化落實中。
解決小型微型企業的困難與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當前企業反映比較多的有企業成本增加過快、企業稅費負擔較重、融資成本較高等等問題。盡管國家已經有了一些重要政策出臺,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政策落到實處,切切實實落到小微企業的身上。朱宏任希望,在當前市場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各個方面能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的關心與支持。
鋼鐵業遭遇結構與需求雙重問題
有跡象表明,我國鋼鐵業仍然處于低迷的行業發展期,而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持續偏冷,鋼價曾一度出現暴跌局面。
對此,朱宏任指出,鋼鐵是原材料行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近年來的發展非常快,在快速發展的時候,產能過剩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據他介紹,前一階段,鋼鐵行業協會對于如何穩定當前鋼鐵企業的經濟走勢提出了一些重要意見,包括要穩定市場、控制總量、保證企業效益,同時還要加大淘汰落后企業的力度。這樣一些措施都是與國家產業政策導向一致的。
朱宏任表示,在鋼鐵領域,近幾年來,鋼鐵產量急劇增長,鋼鐵行業產能估計已經達到了8億~9億噸的規模。在連續一段時間高速增長之后,今年上半年粗鋼產量3.57億噸,同比增長1.8%,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7.8個百分點,當前日均產量相當于發揮出了全年7.16億噸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各界要對鋼鐵行業的形勢有個切實冷靜的估計和判斷。
一方面,鋼鐵企業當前遇到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和市場需求回落的問題疊加在一起,因此出現了企業利潤大幅度下滑、行業虧損這樣的嚴峻局面。另一方面,要走出這樣的困境,大家要統一認識。控制產量,淘汰落后產能,推動企業在當前情況下把著眼點放在市場急需的高質量鋼材品種上,進一步推動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
朱宏任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積極支持鋼鐵企業兼并重組,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支持鋼鐵協會實施行業自律,防止產量過快擴張,同時對于淘汰落后的工作給予進一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