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6月19日,國家電監會發布《加強電力監管支持民間資本投資電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根據《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電力監管條例》及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出十五條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到要“督促電網企業按照有關規定與民營發電企業簽訂并網調度協議和購售電合同,切實履行合同義務,嚴格執行電力調度規章和規程,確保調度和交易公開、公平、公正;加強新建機組并網監管,保障民間資本投資的發電機組公平、無歧視接入電網;加強電價及電費結算監管,保障民營發電企業享受平等的電價政策,并及時足額結算電費。”此外,還包括加快電力市場建設、推動電價改革、簡化審批程序等,可謂《實施意見》每條都直指關鍵問題。
民企入火電動力不足
6月12日,神華集團發布公告,將接手國家電網所持國網能源100%股權。據悉,國網能源擁有火電裝機約1500萬千瓦,此次股權交易后神華無疑進入了我國火電一線陣營。“目前,國家是鼓勵煤炭和電力公司進行兼并重組,提高產能和能源利用效率,形成‘大而強’的局面。”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表示,而國企特別是大型央企更是在資金、資源、政策等方面擁有難以比擬的優勢,從而具有大量兼并民營電廠的實力。
“電力領域,尤其是火電領域不能簡單地說‘國進民退’,因為長期以來因為煤價等因素使得火電企業經營困難,所以很多民營電企是主動退出來的。從國企搶民企的飯碗的角度來說‘國進民退’不準確。”中國社會科學院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成雄對本報記者說,“雖然目前電煤價格持續下跌,但從長期來看,我國煤炭資源緊張的狀況難以避免,煤價上揚的可能性很大。加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火電投資利潤的上升空間不是很大且不確定因素又多,因此,民資的進入動力不大。”
“老問題一直都在”
其實,《實施意見》中明確表示要提高、改善和保障的方面就是當前民營電企或民資“入電”最困難、最棘手的方面。“一直以來都是老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在談到當前民營電力企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時這樣告訴本報記者,“像火電,民營企業哪有條件像國營那樣搞煤電一體化,人、財、物各個方面都沒有優勢。”
任浩寧認為,民營電廠長期所面臨的困難,一是政策不扶持,國家鼓勵電力行業兼并重組,電力公司做大做強,國有電廠憑借自身多重優勢,大量兼并民營電廠;二是行業壟斷,國有電廠憑借國家和地方保護措施,壟斷性擁有眾多優質煤炭資源;三是入網難,民營電廠發電很難以公平合理的價格入網,電網公司實行新能源或國有電廠優先原則,增加了民營電廠售電難度。
從2005年公布《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10年國務院發布被稱為新36條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再到上個月國家能源局在能源領域鼓勵民間投資發展實施細則的制定。我國相關政策在支持民資打破“玻璃頂”之艱難間與此前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除了政策外,我們還應怎樣助力民營電企的發展?
小處突圍
“我認為,實現輸配分開,進一步推進電力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是民企脫困的根本解決之道。”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逐步將2002年起就確立的電力體制: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和競價上網四大改革目標落實到位,否則,民資入電就是一紙空文。
如果電力體制改革是“治本”之道,是否有一些“治標”之法可以幫助民營電企在既有的條件下,爭取到較好的發展?
有消息稱,浙江省原先的一些小型火電廠通過技術改造后進行熱電聯產,不僅能發揮產業優勢,更具有大型電力企業所沒有的抗風險能力,反而成功突圍實現盈利。對此,任浩寧認為,電網壟斷未破除前,民營電廠應以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為突破口,積極涉足新能源領域。熱電聯產和分布式能源不僅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量,還能提供循環的、系統的能源利用模式,這是民營電廠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熱點聯產當然是一種方法,但很多大型電企也在搞,民營電企的優勢并不十分明顯。”周成雄表示,“要考慮到市場需求的問題,比如南方很多地方就不需要供熱。”
“在現有電力體制框架下,建議從兩方面來入手。一方面,像火電這樣的公共基礎性設施建設,投資大、周期長,需要國家有相關的政策,幫助投資回報有一個保障:讓它既有一定的收益保證又不會出現暴利。另一方面,我建議鼓勵民營企業到偏遠地區進行投資,開展一些分布式的能源項目。有些地方人口很少,如果電網公司來搭架建網,其投入大需求少,很不劃算。如果國家能給予一定補貼和優惠政策,讓民資進入到這些地方,可以形成企業、居民雙贏的局面。”周成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