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貴州“煤電利益一體化”解煤電死結

時間:2012-06-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素有“江南煤海”之稱的貴州省,去年以來頻頻出現“燃煤之急”,在指令性計劃、約談等多種手段仍難見效的情況下,貴州嘗試推動電煤市場化,建立、實施電煤新機制,通過實施“煤電利益一體化”

      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素有“江南煤海”之稱的貴州省,去年以來頻頻出現“燃煤之急”,在指令性計劃、約談等多種手段仍難見效的情況下,貴州嘗試推動電煤市場化,建立、實施電煤新機制,通過實施“煤電利益一體化”,平衡煤電關系。

      針對電價上調給下游企業經營帶來的壓力,貴州還構建“煤炭-電力-用電企業”整個產業鏈利益聯結關系,既保持了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又有效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擺不平的煤與電揮不去的“電荒”憂

      貴州是我國南方最大的產煤省區,也是“西電東送”的主戰場之一。全省煤炭探明儲量549億噸,比江南12省(區、市)總量還多100億噸。一段時期以來,由于受多重因素制約,電煤保障一直較為艱難,尤其是自2011年入夏以來遭受嚴重旱災,水電基本喪失發電和調峰能力,電煤供應更是“雪上加霜”。

      貴州省經信委主任王江平說,與其他一些產煤大省一樣,貴州一度陷入了“產煤地沒煤燒”的怪圈,導致能源要素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煤與電”的矛盾,在遇到極端天氣或供需嚴重失衡的時候,往往以拉閘限電的形式集中暴露出來。

      記者采訪了解到,西南區域內煤炭供求不平衡是導致電煤緊張的主要原因之一。廣西、重慶、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屬于貧煤省份,從北方購煤運距較遠且成本高,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這些地區對貴州煤炭的依賴性不斷增強。但是,受地質構造復雜、證照辦理緩慢等因素影響,貴州大煤礦建設滯后,“十一五”期間規劃建設的煤礦基本都未達產,而小煤礦受產業政策和安全條件的限制,產能也在逐步萎縮。貴州增長緩慢的煤炭產量難以滿足西南區域內的能源需求。

      貴州省經信委副主任李保芳說,“計劃電、市場煤”矛盾突出,是電煤供應緊張的根本原因。近年來,電煤逐步與市場接軌,價格持續攀升,而下游電價一時難以啟動聯動機制,導致火電企業普遍虧損,電力供應持續吃緊。與此同時,貴州電煤價與市場價、省內價與省外價相差懸殊,煤企要保電煤任務就要減收甚至虧損,資源價格與市場嚴重背離。

      受此影響,“西電東送”的可持續性也面臨挑戰。王江平說,貴州電力裝機總體不足,客觀上面臨著東西部地區爭電、輸配電投資放空的風險,電力平衡顧此失彼。同時,發電成本大幅上升,“西電東送”價格倒掛局面使其失去可靠性和可持續性。

實施新機制煤電“死結”漸開

      在電煤供應新機制建立、實施之前,貴州主要依靠行政干預手段保障電煤供應,遭遇到煤炭企業“軟抵制”,加上電廠“等靠要”思想嚴重,往往事倍功半。同時,單一的行政手段還蘊藏著利益“尋租”風險。貴州省經信委經濟運行協調處處長宛會東說,煤炭企業供應省內電煤越多,利益損失越大,因此能不供應就不供應,能少供應就少供應,甚至出現“沖關”、“逃關”的不良事件。

      “新機制就是構建‘煤電利益一體化’模式,嘗試理順煤電關系。”王江平說,新機制調整既有的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征收標準和使用重點,從流通環節改為從生產環節對所有煤炭征收一定的調節基金。同時,將煤調基金大部分用于電廠電煤采購補貼。另外,還從工商業用戶中收取少量的臨時電煤補貼資金,與調節基金合并使用,用于電煤采購補貼,提高電廠購煤能力。

      王江平介紹,電煤新機制著力縮小省內外電廠購煤能力,并以貨幣化的形式實現電煤任務均等化,推動電煤供應市場化,提高電煤質量和發電機組效率。根據省內實際,建立電煤采購補貼數學模型,模型根據機組類型確定火電企業的盈虧平衡點、標煤單耗,以每個電廠的坑口煤價、運輸費用、上網電價差作為變量參數測算補貼標準。目前,平均補貼標準約為1.5分/千瓦時,省內外電廠的購煤能力基本一致。

      宛會東說,新機制實施后,煤炭企業只要上繳煤調基金就可以自由選擇流向、客戶,電廠電煤熱值也明顯改善,機組運行效率明顯提高。目前,貴州電煤庫存420萬噸,且呈現逐日上升態勢,明顯好于去年。

     “西南煤都”貴州六盤水市,盤南、發耳等4大火電廠坐落于此,總裝機容量640萬千瓦,占全省火電裝機容量1/3。記者在發耳電廠看到,四臺機組全部投入使用,而去年這個時候,兩臺機組運行都十分艱難。一些地方政府官員說,2011年電煤供應緊張時,很多部門工作人員都成了電廠的“采購員”,到處找煤、買煤,行政資源浪費嚴重,新機制實施后輕松多了,不再為電煤發愁。

靈活運用新機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電煤新機制的出發點是理順煤電關系,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和變化,其針對性、靈活性和調控性開始顯現。2011年底,國家上調貴州省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有效解決了火電企業生存和發展問題,但由于銷售電價上調幅度較大,下游部分行業承受困難。

      李保芳介紹,針對電價上調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壓力,貴州將新機制由單純解決煤電關系調整為構建“煤炭-電力-用電企業”整個產業鏈利益聯結關系。同時,繼續堅持煤炭調基金征收政策,適度降低火電企業電煤采購補貼,安排部分煤調基金對受沖擊較大的產業進行過渡性扶持。

    “堅持‘有扶有控’的原則,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附加值高、貢獻突出的企業予以扶持。同時,借助電價上調,發揮市場效應和價格杠桿作用,促使部分裝備水平差、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不好的企業退出市場。這樣,既保持了工業經濟平穩運行,避免出現大的波動,又有效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李保芳說。

      根據規劃,貴州將打造成為南方重要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宛會東說,短期而言,貴州經濟發展對資源和能源的依賴還將不斷增強,新機制實施以來成效明顯,但還沒有完全實現電煤市場化。目前主要是省內電廠之間和省內地區之間自由流通,所以,仍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王江平認為,在國家現行體制下電力具有商品性和公益性兩大屬性,電力價格的市場信號作用往往被弱化進而導致需求側反應的失靈。煤電聯動“煤電經營一體化”模式仍然面臨著外部矛盾內部化的問題,實現煤炭電力的“經營一體化”還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所以,宜從國家層面征收煤調基金,同時借鑒國外經驗,對電廠經營和電網運行情況進行聽證。

       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胡曉登建議,加速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確保能源長期穩定供應。同時,允許更多民營企業進入發電、輸電行業,建立多元化市場主體競爭機制,打破電網一網獨大的局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