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貴陽市環保局獲悉,首張南明河詳細涉水污染源電子地圖即將完成。
這張包含污染源“電子身份證”的地圖顯示:因截污溝破損、外溢等情況,污染源單位超標排放的廢水沒有通過截污溝進入污水處理廠,而是直接流入南明河,最終導致“母親河”水體污染。
記者跟隨環保監察人員排查污染源,每到一處污染源單位,監察人員都會用GPS定位儀,對這家單位進行經緯度定位,然后仔細記錄這家單位的排污數據、排污口走向等。
除了污染源單位,南明河沿線500米截污溝的破損、直排等情況,也都被逐一錄入了南明河詳細涉水污染源電子地圖。在花溪大道廟沖路路口,監察人員發現一處截污溝破損點。
記者看到,在距截污溝破損點上游10米的地方,南明河的水質,肉眼看起來還是清澈的。
但是河水流經截污溝破損點時,截污溝內的廢水,立即對南明河水造成污染。
監察人員告訴記者,截污溝的廢水,聞上去有一股糞便的味道,不用取樣檢測,都能初步判斷是氨氮排放超標。
截至今年5月29日,首張南明河詳細涉水污染源排查圖中,已完成了GPS定位包括工業企業、醫院學校、餐飲酒店、洗浴洗車等在內的污染源單位1400余家,截污溝排口460個。其中,截污溝因破損污水外溢點、堵塞、污水直排共計45處。
根據市民肖先生的舉報,監察人員在貴陽市南郊公園大門內側10米的地方,發現了一處截污溝外溢點。
由于污泥堵塞,截污溝內的泥漿廢水外溢后,流過10多米寬的馬路,直接排入小車河中。上游流下來清澈的河水,立即變得渾濁起來。被污染的小車河水,經過太慈橋后,最終流入南明河。
環保部門表示,盡管南明河支流(例如小車河)污染源此次沒有列入監察范圍,但今后,會在南明河沿線500米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涉水污染源排查 圖的制圖范圍。通過這樣的形式,實現對排污單位立體式監控,明確區分管理的重點與非重點污染源,消除管理上的盲區和死角,降低污染事故的發生頻率。
昨天,記者從貴陽市環保局獲悉,首張南明河詳細涉水污染源電子地圖即將完成。
這張包含污染源“電子身份證”的地圖顯示:因截污溝破損、外溢等情況,污染源單位超標排放的廢水沒有通過截污溝進入污水處理廠,而是直接流入南明河,最終導致“母親河”水體污染。
記者跟隨環保監察人員排查污染源,每到一處污染源單位,監察人員都會用GPS定位儀,對這家單位進行經緯度定位,然后仔細記錄這家單位的排污數據、排污口走向等。
除了污染源單位,南明河沿線500米截污溝的破損、直排等情況,也都被逐一錄入了南明河詳細涉水污染源電子地圖。在花溪大道廟沖路路口,監察人員發現一處截污溝破損點。
記者看到,在距截污溝破損點上游10米的地方,南明河的水質,肉眼看起來還是清澈的。
但是河水流經截污溝破損點時,截污溝內的廢水,立即對南明河水造成污染。
監察人員告訴記者,截污溝的廢水,聞上去有一股糞便的味道,不用取樣檢測,都能初步判斷是氨氮排放超標。
截至今年5月29日,首張南明河詳細涉水污染源排查圖中,已完成了GPS定位包括工業企業、醫院學校、餐飲酒店、洗浴洗車等在內的污染源單位1400余家,截污溝排口460個。其中,截污溝因破損污水外溢點、堵塞、污水直排共計45處。
根據市民肖先生的舉報,監察人員在貴陽市南郊公園大門內側10米的地方,發現了一處截污溝外溢點。
由于污泥堵塞,截污溝內的泥漿廢水外溢后,流過10多米寬的馬路,直接排入小車河中。上游流下來清澈的河水,立即變得渾濁起來。被污染的小車河水,經過太慈橋后,最終流入南明河。
環保部門表示,盡管南明河支流(例如小車河)污染源此次沒有列入監察范圍,但今后,會在南明河沿線500米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涉水污染源排查 圖的制圖范圍。通過這樣的形式,實現對排污單位立體式監控,明確區分管理的重點與非重點污染源,消除管理上的盲區和死角,降低污染事故的發生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