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晚,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節目播出了“全球競爭力下的國企力量”專題訪談節目。集團公司總經理斯澤夫作為三位訪談嘉賓之一,就“全球化的競爭格局下,中國國企究竟展現了怎樣的中國‘脊梁’?中國國企改革三十幾年的歷程,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鳳凰涅槃’?在經濟的奧運會上,中國國企將會怎樣向獎牌沖刺?”等幾方面的話題展開了討論。
斯澤夫認為,壟斷問題是全球企業發展到較高階段的一個共同追求,但是要反對借助國家保護和政府手段去壟斷一些資源的行為。中國發電設備行業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依靠競爭而獲取的。他在節目中談到,“東方電氣所處的發電設備行業,從大概1886年有發電設備開始,兩百多年歷史,最后競爭下來,全球數得著的大規模發電設備制造商只有幾家,通用電氣(GE)、西門子、阿爾斯通,日本的日立、三菱、東芝,中國的東方電氣、上海電氣、哈爾濱電氣。”
斯澤夫還將東方電氣的發展比喻成排球比賽。將技術創新視為排球賽場上的主攻手,是決定一場比賽勝負的關鍵。他談到,“上個星期,三峽電站最后一臺機組發電了,這是東方電氣研制的。三峽左岸以國外企業技術為主。右岸則以中國國有企業技術為主。在這場與世界水電頂尖技術的比拼中,東方電氣研究出了自己的三峽轉輪。”
東方電機總經理助理、副總工程師、首席專家石清華也參加了節目訪談,講述了東方電氣研制三峽轉輪所歷經的一些典型故事,從技術領軍者的視角展示了中國國企在世界發電設備競賽場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