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物流中心使物流與供應鏈過程虛擬化,拓展了現代物流的內涵與外延,促進了企業生產與物流運作機制的改變,使企業與其供應商、銷售代理、客戶之間建立統一的供應鏈聯系,形成一種相對穩定、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關系。虛擬物流中心的功能包括溝通供應商、溝通客戶,進行商品目錄管理、在途跟蹤以及產品庫存、運輸的信息化管理,并可通過網上拍賣、網上采購與銷售、網上中介市場、網上分銷中心等方式促進物流合作。筆者認為虛擬物流中心建立了新型物流模式,發揮虛擬物流中心優勢必須與企業拓展的ERP系統相結合,實現信息鏈對企業內外供應鏈流程的整體有效監控,才能發揮其虛擬物流、網絡物流、高效物流的優勢,為企業創造價值。
一、虛擬物流中心的供應鏈整合型物流模式
互聯網的出現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高度融合的結果,不僅使通信和計算機的功能倍增,而且使之達到智能化的高度。這些構成了虛擬物流中心的技術基礎,也是虛擬物流中心超越傳統實體物流中心的優勢所在。
傳統商業的經營模式、物流手段都已經不適應全球化大生產的需要,無法面對全球商貿集團化、連鎖化、國際化的挑戰。虛擬物流中心為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化提供了捷徑。現代化物流是一個全方位的概念,它包括物流作業環節采購、銷售、儲存、運輸全過程的虛擬化、網絡化、高效化,包括物流設施與技術裝備的自動化,更包含了新型的物流管理模式及運作機制,實現供應鏈的整合創新。包含了科學的物流管理手段、標準的規范以及核算方式的改革。尤其是在進入信息時代的今日,尤其要將物流的信息化放在首位,實現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充分共享。
虛擬物流中心不僅僅是用電子數碼通訊代替傳統的紙張單證,而且是由相關行業的內在綜合而使組織內部與組織之間的業務高度同步,達到物流的根本變革,完成供應鏈的整體創新。現代物流的一個主要特征是經營模式和觀念的根本轉變,傳統物流企業幾乎是清一色的運輸企業,經營策略是以運輸為中心,現代物流要求以客戶為中心,向大型化、網絡化、集團化、虛擬化方向發展。虛擬物流中心實行實時控制、柔性管理,實現包裝、銷售、存儲、調運、付款等物流環節的電子化處理。這種物流方式不受地理位置、儲運渠道所有權的限制,物流范圍可以包括各產業、各方面,利用虛擬物流中心,生產企業可以做到運輸管理、庫存管理、財務管理、采購管理、信息管理的高度協調與一致,實現商品選配、商品儲運、會計核算的自動化與網絡化,集多種功能于一體,謀求供應鏈整體效益。
二、虛擬物流中心與企業信息化重組
將虛擬物流中心引入企業供應鏈管理,必須以企業信息化重組為基礎。信息流的暢通是虛擬物流中心成功的前提。虛擬物流中心的優勢要能夠發揮出來,必須與企業內部管理相結合。彼得·德魯克曾指出:“有效的管理可能是發達國家的主要資源,也是發展中國家最需要的資源。”新的企業管理必須建立在信息管理重組的基礎上,必須用信息流來對供應鏈進行控制,企業生產中的信息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縱向流動,即有關管理的信息在企業各組織間上下流動;一是橫向流動,即隨著材料和貨物在各車間流動。信息對生產鏈的控制表現為計劃、監督、管理、運行、協調與財務控制;表現為對資金投入、原材料投入、勞動力投入的控制;表現為對供應、生產、銷售各環節協調的控制。企業內部信息網與企業外部信息網必須接口完善,信息管理的根本任務是供應鏈創新,是競爭與合作的高度融合,是以滿足客戶需要為中心的開放式管理與交流。建立在企業內部與外部有效信息管理基礎上的虛擬物流中心才能發揮其迅捷、互動、合作、虛擬化的作用。
虛擬物流中心是企業物流信息化重組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企業與其外部的供應商、客戶等之間的信息化紐帶,必須與企業內部的信息化重組配套,才能發揮作用。虛擬物流中心要取得成功,單靠自身的信息化、虛擬化是不夠的,虛擬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統必須與其客戶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對接,才能真正實現物流的虛擬化、網絡化。因此,當前必須著重提出把企業外部的虛擬物流中心與企業內部業務的信息化重組結合起來,雙方并重,才能使之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