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行業新遭遇戰的號角已經吹響,5月16日~5月19日在廣州琶洲展覽中心舉行的兩年一屆國內電梯行業的盛會,成為國內外電梯企業各路“英雄好漢”展示綜合實力的競技場。
而在國內民族電梯企業向“洋品牌”發起沖擊的同時,國內四百多家民族電梯企業內部的爭奪戰也已打響。
在房地產調控的大背景下,面對激烈競爭的民族電梯企業將有哪些制勝法寶?為此,記者在展會現場采訪了一些大的民族品牌電梯企業負責人,以期從他們的回答中總結出未來民族企業發展之術。
廣州永日電梯有限公司營銷一部經理盧曉檳之前與他們的老板都曾在日立電梯工作,后來一同出來單干。 2002年時在廣州番禺的南村鎮設廠,開始批量生產電梯。5年后,由于生產規模擴大,廠房遷至廣州花都區,產能進一步擴大。
盧曉檳將創業成功的原因歸結于“農村包圍城市”的市場戰略定位:作為小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市場定位。而永日電梯將自己的市場定位鎖定在那些大品牌還沒有占據的城市,當時選擇的是長沙,而永日在2007年長沙市場新裝電梯量排名第一。
其實,永日電梯只是國內電梯企業生存之道的一個縮影。在5月16~5月19日的廣州電梯展現場,記者與多家民族品牌電梯負責人交流發現,走這種“曲線救國”之路的企業不在少數。
對此,中國電梯協會理事長李守林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電梯行業未來將會根據社會需求來決定企業規模和發展空間,中小企業只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是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本地成本優勢,以較低的服務價格來占領區域市場的。
主打二三線城市
國內電梯業起步比較晚,市場一直被外資品牌(包括獨資、合資企業)電梯占據,然而,國產電梯與外資電梯的爭奪戰一直沒有停。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二三線城市高層建筑的增多,更多國產品牌電梯開始走差異化路線來擴展自己的市場份額。
針對接下來永日電梯的發展規劃,盧曉檳坦言,公司目前已開拓成都、重慶等市場,但基本上都集中在二三線城市,而湖南地區仍然是基礎性市場。
另外,在展會現場,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張桂豐告訴記者,目前申龍電梯大的項目一般不是集中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地區,并且主要市場是在二三線城市。據了解,在之前中國電梯協會評出電梯品牌五強名單中,申龍榜上有名。
今年訂單量為4000臺的亞太西奧電梯以創建區域化品牌為目標。亞太西奧電梯董事長盧偉強表示,公司目前會在某個省選擇一兩個市作為基本點,整合代理商資源,在安裝、維護上贏得信譽度與美譽度,實現拓展,穩抓穩打地建立區域化品牌。
而,在國產電梯走差異化路線,主打中低端項目的同時,外資品牌電梯也逐漸不再滿足于只做中高端項目,也開始爭搶一部分低端市場。據了解,在廣州電梯展上,世界最大的電扶梯制造商奧的斯電梯公司在中國推出專為保障性住宅設計制造的高效環保節能安全電梯。
對此,張桂豐坦言今年對于國產電梯企業是一個風險年。在房地產調控大背景下,開發商資金鏈比較緊張,會將部分資金壓力轉移給供應商,而外資品牌對于付款方式比較苛刻,這可能某種程度上會對開發商選擇合作伙伴產生影響。而對于國產電梯企業來說,延期付款方式風險很大,申龍電梯會對開發商合作項目做風險評估,爭取將風險降到最低。
多元化發展優勢凸顯
在與外資品牌爭奪市場過程中,國產電梯中小企業紛紛走本土化路線,開拓二三線市場,而領先的國產品牌又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市場的?
在展會現場,康力電梯市場運營總經理朱瑞華告訴記者,在房地產調控的大背景下,作為上市企業,每年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來對股東負責,環境不好還要保持增長,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但好在我們的產品定位多元化,產品線比較齊全。”朱瑞華表示,目前國家主要調控的是商品住宅領域,對于保障房項目,政府還是強力推進的。另外國家調控不涉及商業地產項目,而自動扶梯、高速梯、公共交通配套電梯等領域是康力的強項。
對于今年的市場,朱瑞華表示,康力電梯去年的訂單量是12000臺,今年要做到16000臺,利潤才可能維持原來的增長比例。因此,康力電梯可能今后在結構上會有所調整,增加利潤高的項目比例。
“有些市場做量,有些市場賺錢,康力電梯都有強項,這就是未來康力電梯多元化的市場定位。”朱瑞華最后總結道。
針對當前不太利好的形勢,上海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特別助理、業務處協理李向陽也認為,中國電梯的需求量是多元化的,不會因為局部、細分市場的變化,導致整個大盤出現根本性翻盤。
據李向陽介紹,在商業住宅銷量大增時,永大就開始思考同一時段開發不同產品來應對不同的市場,已經有專門針對保障房市場產品的規劃與研發。
“保障性住房并非都是貧民窟,不能用廉價的產品來降低成本。”李向陽表示,為了提高保障房電梯的性價比,根據保障房住戶的特點,永大電梯去掉了一些華而 不實的裝置,比如說為了防止轎廂被劃,將不銹鋼鋼板換做烤漆鋼板,轎廂天頂去掉華而不實的燈飾,用結實耐用的鋼板來提高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