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東海近60%入海排污口排污較重拖累鄰海環境

時間:2012-05-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公報》指出,東海區約89%的監測海域符合第一類和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

      記者今天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近日發布的《2011年東海區海洋環境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59%的入海排污口鄰近的海域環境質量受到排污較重或嚴重影響。

  《公報》從海洋環境狀況、海洋環境風險、海洋環境監管等幾方面闡述了去年東海區海洋環境現狀及其面臨的主要問題。

  《公報》指出,東海區約89%的監測海域符合第一類和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較之上年,第二、三、四類水質海域面積減少,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基本保持不變。沉積物總體質量狀況良好。未發現長江口貧氧現象對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造成顯著影響。全年共發現赤潮24起,累計影響面積627平方公里,并在江蘇省中部海域發現分布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的綠潮。

  此外,秦山核電站和田灣核電站鄰近海域的放射性水平總體未見異常,東海區海域海洋環境未受到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的污染。江蘇鹽城大豐等沿岸地區存在一定程度的海水入侵現象,福建省漳州漳浦等沿岸地區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壤鹽漬化現象,崇明東灘岸段和繡針河口至射陽河口岸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海岸侵蝕現象。海洋傾倒活動對傾倒區及鄰近海域的生態環境、漁業資源和航道等未造成明顯負面影響。監測的10個國家級海洋保護區海域水體普遍存在無機氮超標現象,各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和保護目標基本保持穩定;監測的20條河流化學需氧量、氨氮的入海量較去年有所減少。
 

  據悉,《公報》是在去年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通過組織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全面履行海洋環境監督管理職能,對東海區海域海洋環境開展監視、監測工作,基本掌握了東海區海域的海水、沉積物、生物多樣性和海洋大氣狀況的基礎上編制而成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