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風電設備企業公布年報 利潤降幅巨大龍頭穩中求進

時間:2012-05-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眾多風電設備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業績,相較于前幾年突飛猛進的增長,2011年多數風電設備企業業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近日,眾多風電設備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業績,相較于前幾年突飛猛進的增長,2011年多數風電設備企業業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業績下滑無一幸免

  據葉片制造商中材科技2011年年報顯示,由于市場環境變化導致其主導產業風電葉片的價格和銷量雙降,其2011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21億,同比下滑31.37%。

  整機制造商中,金風科技2011年年報顯示,2011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6.07億,比上年下降73.5%,年報還預計其今年一季度業績仍有50%-100%的下滑。

  華銳風電4月11日發布的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104.36億元,同比下降48.6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76億元,同比下降72.84%,基本每股收益0.39元。值得注意的是,華銳風電3兆瓦、5兆瓦及6兆瓦大容量機組在訂單結構中的比重有大幅提升。截至報告期末,華銳風電在手訂單及中標未簽約項目合計14348.5兆瓦,其中中標未簽約項目9882.5兆瓦,包括3兆瓦機組4698兆瓦、1.5兆瓦風電機組4138.5兆瓦、5兆瓦機組905兆瓦、6兆瓦機組150兆瓦。金風科技則在銷量上更勝一籌,2011年重新回到行業新增裝機首位。

  數據顯示:就整機毛利率而言(除去風機零部件),金風科技下降40%,達到13.71%,凈利率下降59%至5.59%,創下歷史新低;華銳風電相對降幅較小,整機毛利下降21%,為16.29%,凈利率下降47%,達到7.43%。從新增裝機容量來看,金風科技表現突出,但是仔細看來在其營業利潤6.978億中,轉讓風場收益為3.87億,占整個營業利潤的55%,風機零部件以及相關服務利潤為3.11億元。

  目前風電設備行業正處于調整期,業績下滑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行業調整表現。面臨這種情況,各風電企業內部也在積極的進行策略的調整和改變。風電發展初期,風電機組普遍利潤較高,所以那時候追求裝機量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而在目前競爭激烈、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單純追求裝機量已經不具備經濟效益,企業需做出更有利于長遠發展的抉擇。

  不僅是國內廠商,全球風電設備廠商2011年業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以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制造商維斯塔斯為例,該公司2月8日公布的財報顯示,2011年公司凈虧損1.66億歐元(約2.2億美元),為2005年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維斯塔斯在財報中表示,2011年是艱難的一年。維斯塔斯相關負責人表示,維斯塔斯將在2012年裁員2335人,并視美國PTC政策的變化情況看是否需要在美國市場裁員1600人。

  競爭激烈穩中求生

  隨著近幾年風電設備市場競爭的加劇,行業調整成為目前風電發展現階段的必然選擇。在行業調整的大背景下,以華銳風電為例,該公司自身發展重心和市場策略也在進行調整,即更加注重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企業集中優勢力量支持研發投入和毛利率較高的項目,而非單純注重裝機數量。

  華銳風電年報顯示,目前其風電機組中標訂單結構中3兆瓦占比已超過1.5兆瓦占比,有極明顯的提升。由此看來,華銳風電堅定地選擇開發大容量風電機組的產品方向,是其維持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近日,華銳風電主持并承擔的北京市科委科技計劃“5MW風電機組國產化”項目及所包含的三個課題順利通過市科委專家組評審驗收。

  相較之下,在國內其他同行中,3兆瓦風電機組的運行還處于試水階段:東方電氣3兆瓦風電機組2011年11月才下線;中金公司研究報告預測,金風科技2.5兆瓦和3兆瓦機組的毛利率至2013年或將分別增至9%和10%,同時至2013年,其3兆瓦機組收入占比仍為零。

  柔性競爭著眼長遠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調整中的中國風電設備行業今后必須走向一條長遠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對于今后的發展,華銳風電表示將堅持從長遠著眼,保持領先優勢,實施長期發展戰略。風電產業的發展和其它許多行業一樣,面對起伏和各種挑戰,只有走技術領先之路,堅持自主創新,才能進一步實現從大到強。華銳風電始終以大型化風電機組作為企業的核心發展戰略。據悉,華銳的17臺6兆瓦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已于2011年年底中標上海臨港海上風電一期示范項目,即將投入商用,這預計將是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大規模投入商用,也是華銳風電繼中標中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項目后又一嶄新的海上風電發展“里程碑”。此外,華銳風電目前是國內3兆瓦級別風電機組投入運營數量最多的企業,陸地、海上和潮間帶項目全面實現規模化裝機,其國內首臺5兆瓦風電機組于2011年并網發電,6兆瓦樣機也已安裝調試。

 

  此外,年報還顯示,報告期內,華銳風電國內首家獨立完成了SL1500/82型風電機組的GL設計認證和型式認證,并完成1.5兆瓦、3兆瓦風電機組的CE、ETL認證;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公司承擔的“1.5兆瓦低風速風電機組研制項目”、“低電壓穿越測試技術研究”兩項國家科技部“863”項目順利通過驗收,“3兆瓦風電機組國產化項目”和“潮間帶風電施工技術與裝備”兩項世界銀行資金支持項目也通過驗收。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經累計取得專利115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

  國際市場再難也要開拓

  在努力適應國內政策、環境變化的同時,為了尋找更多增長點,國內各大風電廠商都努力在全球范圍內發力,積極開拓市場。

  4月10日,華銳風電與土耳其Agaoglu公司簽訂了600兆瓦風電機組供貨框架協議,這家以房地產和旅游業為依托的公司,去年決定進軍風電產業,其總裁在談到為何選擇華銳風電時表示:“華銳風電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公司,產品物美價廉。”據悉,Agaoglu公司還將有更多的開發容量,并邀請華銳風電到當地落戶。

  華銳風電依托“鞏固傳統市場與開拓新興市場相結合,鋪設全球營銷網絡”的總體思路,通過增設海外子公司或辦事處作為市場推廣的橋頭堡,以培育和開拓相結合的方式穩步推進,已成功進軍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等國際市場,在美國、巴西、瑞典、土耳其、印度、南非等多個國家中標風電項目或取得訂單。其1.5兆瓦風電機組已在美國并網發電并順利通過240小時預驗收考核;并獲得巴西23臺1.5兆瓦風電機組項目。同時,還獲得瑞典CRC公司2臺3兆瓦風電機組訂單,代表中國制造的風電機組首次進入有著悠久風電開發歷史的歐洲市場。CRC公司總裁克勞斯·布勒說:“我對華銳的高效和服務意識非常滿意。”此外,在南非第一輪政府招標8個項目中華銳風電一舉中標2個項目,成為唯一一家中標的中國風電機組制造企業。

  此外,在目前國際國內金融形勢和產業環境下,行業擴張正在減速,提升企業競爭力需要從多方面入手。華銳風電將致力于加強科技競爭能力,嚴格費用控制,提高產品毛利率,更好地平衡銷量和利潤,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

  新政出臺前景仍看好風電材料設備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認為,“風電是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世界能源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從長期來看無疑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在風電平價上網以及智能電網建設完成后,其優勢將逐漸凸顯。”

  中國已經是名符其實的風電大國,如今也開始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邁進。2011年,風電場管理相關政策及行業標準的陸續出臺,隨著行業內部整合、優勝劣汰腳步加快、行業技術標準逐步完善、整體技術實力不斷提升,風電產業的發展將更為理性。

  而根據國家能源局的規劃,未來幾年要在“三北”(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等風力資源富集地區建設大型和特大型風電場,同步開展電力外送和市場消納研究。同時,促進低風速地區資源開發,因地制宜地建設中小型風電場,采用低速風機,就近上網本地消納。在偏遠地區,因地制宜發展離網風電。這些措施也將大大降低風電并網壓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