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環保將累計投入超5萬億元:環保裝備最受益

時間:2012-05-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在布魯塞爾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將累計投入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節能環保領域的潛力巨大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在布魯塞爾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將累計投入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節能環保領域的潛力巨大。

  市場對節能環保板塊的熱情再度被點燃。在涉及廢水、廢氣、廢物的各種節能減排新政中,市場一致看好產業鏈中游,即環保設備制造環節。

  “在節能環保的整個產業鏈上,上游排污廠的年利潤率最多為8%,且成本收回時間長,下游咨詢服務業利潤也不高,最賺錢的是中游的設備提供商,尤其是有專利技術的設備制造企業?!蹦硣H大型固廢處理企業中國區代表說。

  多項政策利好節能環保設備產業

  節能環保無外乎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的處理和再利用,以及對高耗能產業的節能減排控制。一季度,種種利好政策同時指向環保產業的中游——設備供應商。

  3月2日,工信部公布《環保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宣布支持7大類96項產品和技術,以鼓勵研發大氣污染治理裝備、水污染治理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裝備、資源綜合利用裝備等。這些技術和設備的主要使用領域是冶金企業除塵及煤氣回收、電力行業脫硫脫硝、重型柴油機尾氣凈化等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

  市場普遍預測,新規將進一步推動環保裝備產業快速發展,尤其是污水、固廢處理設備和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的發展。

  數日后,工信部發布《2011年環保裝備產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及2012年展望》,預測2012年環保裝備產業產值有望增長20%以上,相比2011年的1304.59億元,今年總產值有望達到1565.51億元。

  國家發改委高層透露,經過多次修改,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有望近期出臺,可能成為首批國務院批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其中提到的四項核心戰略包括:實施重點工程帶動戰略,進一步完善財稅、金融等政策體系,鼓勵技術進步,建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下游的環境服務業帶動上游的環境裝備制造以及工程設計等行業。

  知情人士證實,包括節能環保在內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確實將于二季度陸續發布。環保業人士預測,新規劃的發布將極大地促進環保設備制造企業的發展。

  污水處理設備商業績增勢明顯

  從2011年業績情況來看,環保類上市公司的整體贏利能力較強,多數公司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實現了增長。比如業務橫跨污水處理、城市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處理的桑德環境資源公司,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6億元,比上一年增長65.48%,實現凈利潤超過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42.39%。

  從事污水處理設備制造和技術研發的碧水源公司在2011年也創下佳績:實現營業收入10.26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5.01%;實現凈利潤3.4億元,比上一年增長88.71%。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4月第一周,典型工程設備類環保公司2012年平均PE(上市公司市盈率)水平回升至28倍,部分公司股價處于中長期的配置區間。隨著飲用水強制提標日期的不斷臨近,從事污水處理的環保設備商市場空間可能進一步拓展。

  資料顯示,到2010年底,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再生水平均利用率為8.5%,在即將出臺的“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大框架下,到2015年全國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達到20%,較2010年底提高10余個百分點。而發達國家再生水利用比例高達70%,與其相比,中國的再生水投資市場只是剛剛起步,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減排設備商受關注

  除了水處理行業,碳排放也是節能環保產業中頗具看點的一個領域。多位環境能源交易界人士透露,2013年,在全國部分地區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時間點預計是2015年。全國性的自愿減排管理辦法已幾易其稿,距離出爐時間為時不遠。總之,“碳金融”、“碳產業”正在從概念漸漸走向操作層面。

  受此影響,更多高耗能企業將加大減排設備投入力度,高效電機、節能鍋爐、余熱發電、高壓變頻等節能環保設備的需求將繼續穩定增長;此外,智能計量表行業也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事實上,在國內尚屬新鮮的碳排放交易機制早在1月發布的《“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中已被明確提出,到2015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10年下降17%。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等市場化節能減排手段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體系的組成部分。

  環境交易界人士透露,京滬兩地開展碳排放交易的具體方案草案已完成,其中上海版的操作方案草案已經進入廣泛征求意見的階段。

  記者獲悉,上??赡軐氖汀⒒?、電力、鋼鐵等高耗能行業入手,摸索碳排放交易的可行性,交易范圍暫時限定為地區性市場。相關規模以上企業參與了原始排放配額分配的征求意見活動。

  相關人士坦言,雖然近年來國內碳排放交易仍將強調“自愿減排”,但從節能環保的迫切性來說強制的性質將逐漸加強,而上海版方案初期仍將以激勵為主,讓企業可以“有控制地發展”。這種市場化的操作機制為企業提供了選擇權,既可以采取節能環保技術改造降低碳排放量,又可以購買其他企業減排指標。

  碳排放交易屬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體系中的一部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錢鋒認為,碳排放交易機制對于國家現行的鼓勵節能減排技術等政策是一種補充,未來積極采取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的企業有可能既獲得補貼獎勵,又能通過減排指標交易獲得回報,這樣將加大企業在節能環保方面投入力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