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十二五”我國自產天然氣供求缺口或達750億立方米

時間:2012-05-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向媒體透露,天然氣十二五規劃正式文稿已經成形,正在等待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批,預計不久后將對外公布。

  近日,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向媒體透露,天然氣十二五規劃正式文稿已經成形,正在等待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批,預計不久后將對外公布。

  而這也是關于天然氣的首次專項規劃。值得關注的是,在天然氣十二五規劃發布的同時,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方案也有望隨后推出。

  十二五期間天然氣消費翻番

  自產無法滿足仍需依賴進口

  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供應結構為國產氣1700億立方米,凈進口900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則將從目前的4%上升至約8%.國內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1850億立方米,供需缺口達750億立方米。這就要依靠進口天然氣滿足國內需求。

  近幾年,我國天然氣的消耗量日益增長,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一季度表觀消費量39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9.7%,而國內天然氣產量同比僅增長7.3%,為288億立方米。在此情況下,一季度來自中亞天然氣管道和LNG(液化天然氣)的進口天然氣大幅增長65.5%.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凌軒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天然氣供應70%以上為自產,但是,十二五期間,在節能減排、調整經濟結構的大環境下,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將會快速增長,加大進口成為彌補缺口的重要措施。2011年7月中國進口天然氣/產量的比例拉升至40%,2011年下半年,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30%以上。

  同時,他指出,進口資源大量涌入中國,也令非市場化的天然氣產品面臨市場經濟的挑戰。據卓創資訊了解,國內天然氣價格相當于同等熱量油品價格的30%,而國際上天然氣價格約為同等熱量油品價格的60%.

  由于國內天然氣價格過低,進口價格高于國內價格,2011年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利潤155.3億元,同比下降23.9%,其中銷售進口天然氣、液化天然氣(LNG)累計虧損214億元。

  李凌軒指出,隨著十二五期間天然氣消費的不斷增加,不解決進口倒掛的問題,恐怕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天然氣市場。如此一來,推行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也勢在必行。

  統計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產量年均增幅為13.74%,預計未來五年將保持在13%-15%的增長水平;然而,這相對國內消費年均25%的增幅依然相差甚遠。

  有分析師指出,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配合充足的天然氣氣源供應和有競爭力的市場定價。通過大規模進口、開發非常規天然氣等方式來增加天然氣供應,是推進未來幾年天然氣市場發展的必經之路。

  天然氣定價機制逐步改革

  或借鑒兩廣推廣模式

  一直以來,國產天然氣并沒有統一定價機制,主要是采用'成本加成'定價方法:天然氣價格分為出廠價、管輸費、城市門站價和終端用戶價等四個環節,定價以行政為主、市場為輔,由政府部門根據生產與供應成本再加合理利潤確定。

  生意社能源分析師周翠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定價機制是穩定的定價方式,它無法有效反映市場需求變化,無法反映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替代效應對天然氣價格的影響,因此不利于體現不同氣源不同的價格競爭力,通常會引發'一氣一價'、'一地多價'、'進口倒掛'等問題。

  與此同時,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2011年12月26日,廣東和廣西開始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試點。

  業內一致認為,這是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的信號。按照試點方案,兩廣的天然氣定價將以上海的燃料油和LPG(液化石油氣)的價格作為參考,再加上管道運輸和其他管理費用等來綜合制定。價改后的廣東天然氣門站銷售價格為2.74元/立方米,廣西的門站銷售價格為2.57元/立方米。而國內其他地區天然氣門站價格仍維持在1.8元/立方米到2.3元/立方米中間。

  改革效果到底如何?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向記者表示,兩廣的天然氣改革迄今為止不足半年,效果尚不顯著。

  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兩廣的天然氣改革在由成本加成的政府定價向市場凈回值法定價的過程中,基本上確保了價格的穩定,未對天然氣供應產生較大沖擊。同時,改革過程中天然氣上下游主體的利益分配更加均衡,各方主體的利益得到了尊重。

  對于天然氣改革,業界還是很看好的。3月29日,在中石油香港舉辦的2011年業績發布會上,中石油總裁周吉平表示,國家發改委今年會加大天然氣價格改革機制的調整力度,將在廣東、廣西兩省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推廣到全國范圍。中石油正積極配合國家發改委,研究和推動此項工作下一步的推廣。

  有多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透露,天然氣十二五規劃發布的同時,有望推出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但是,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會導致天然氣價格上漲,考慮到市場的承受能力,需要一個逐步推出的過程。

  此外,中投顧問研究員宛學智還指出,兩廣地區的天然氣主要依賴進口,對國際價格的變動更加敏感。而不少省份的氣源主要來自西氣東輸,二者的價格以及運輸距離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些差別是天然氣改革中必須注意的方面,不能照搬照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