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金太陽”總量迫近2000兆瓦 光伏業仍處陣痛期

時間:2012-05-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了解到,“金太陽”目錄內容基本符合預期,不過2012年仍將是光伏產業的陣痛期。

  5月3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2012年金太陽示范項目目錄”,其中示范工程總規模高達1709兆瓦、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的補助標準再度下調至5.5元/瓦以及在名單尾部披露了此前年度取消項目成為三大關注點。

  公開資料顯示,以促進國內光伏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發展為目的的“金太陽示范項目”已運行3年。然而,隨著行業景氣度下滑,部分光伏行業上市公司調整了2011年業績情況,如億晶光電(600537,SH)的凈利潤由2.85億元降低至1.1億元;超日太陽(002506,SZ)的凈利潤由盈利8000多萬元變更為虧損近6000萬元。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了解到,“金太陽”目錄內容基本符合預期,不過2012年仍將是光伏產業的陣痛期。

  此外,有業內人士稱,補貼有必要隨市場行情的變化而適時下調,在目前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下調補貼標準可能會讓部分此前中標的企業放棄或是轉讓項目。

  江蘇領跑國內光伏產業

  2009年,為了支持國內促進光伏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由國家多部門發起了“金太陽示范工程”。公開數據顯示,第一期示范工程包括329個項目,設計裝機總規模642兆瓦,用2~3年時間完成;2010年第二期示范工程272兆瓦,建設周期縮短為1年;2011年公布的第三期的工程總規模為600兆瓦;2012年“金太陽”示范工程總規模已然達到1709兆瓦。

  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1709兆瓦的量還算正常,去年全國包括“金太陽”在內的光伏產業項目總量在2000兆瓦左右,今年超過4000兆瓦沒有太大問題。”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今年裝機量的增長反映出政府托市的意圖。受產能過剩、歐洲市場需求放緩等因素影響,國內光伏企業陷入量價齊跌的困境。為推動光伏產業發展,政府有意提高金太陽工程裝機量,借此拉動光伏組件市場的需求,從而推動光伏行業走出泥潭。”

  今年,江蘇省憑借270多兆瓦“金太陽”項目總量將繼續領跑國內光伏產業。“作為用電負荷中心的江蘇,同西部的新疆、寧夏等地相比,雖然陽光資源有所不足,但是輸電損耗小、費用低足以彌補客觀條件上的不足。”上述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人士解釋稱,“江蘇省曾經做過能源方面的評估,從光伏發電的資源分布特性來看,和德國的陽光資源相差不大,德國做到光伏產業世界龍頭的經驗對于江蘇省來說也是一大參考。”

  據悉,此前江蘇省對光伏產業的補貼在全國居首位,不過最新的光伏產業補貼政策尚未出臺。

  補貼標準持續下降

  上述目錄稱,考慮到今年以來,光伏發電系統建設成本持續下降的實際情況,將2012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的補助標準確定為5.5元/瓦。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5.5元/瓦的補助標準應該與此前國內示范性項目協議招標價格有關,英利曾經以5.18元/瓦招標價格中標。

  據悉,5.5元/瓦的補助標準也是近年來的一個低點。財政部年初發布通知稱,2012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補助標準原則上為7元/瓦,2011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的補助標準原則上由9元/瓦調整為8元/瓦。

  國聯證券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以來,光伏發電系統建設成本大幅下降,多晶硅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運行,年初下調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補助標準屬于合理范圍之內,對于嚴格控制生產成本的光伏企業影響較小,而降低生產成本將是光伏企業在行業洗牌中存活的關鍵。

  同時,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政府的補貼標準有必要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而適時下調。

  實際上,補貼力度過大或者過小都不利于產業的發展,根據發電成本的變化適時調整補貼力度,更能推動光伏產業的發展。

  行業陣痛期將持續

  2012年金太陽示范項目目錄末尾處顯示,2010年的7個“金太陽”項目被取消。

  “國家的一些政策細節不明確,有些單位先把項目申請下來,后續沒有經濟效益,肯定就放棄了。”上述業內人士稱,“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經濟利益因素,金太陽是用戶側補貼,也就是說只有安裝了才能拿到補貼。雖然國家有政策規定了光伏發電1元的上網電價,但是該政策不能與‘金太陽’重合,因此‘金太陽’項目后續發電的成本沒有相應政策的支持,而是以各地的標桿電價為標準。”

  沈宏文認為,金太陽工程在實施過程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圍而不建、以次充好等。從審批上來看,雖然大部分項目能夠按計劃進行,但是部分項目由于前期論證不合理,后期建設時發現無利可圖,導致部分企業放棄項目,或者是項目進展緩慢。同時,電網接入困難等問題也制約著金太陽項目的發展。

  近期,多家光伏行業上市公司出現變更2011年度業績預期的狀況。億晶光電在4月6日發布2011年度業績修正公告,凈利潤由2.85億元降低至1.1億元,原因為太陽能電池組件銷售價格于2011年下半年急劇下滑,第四季度市場行情更是延續加速下滑態勢;超日太陽在2月29日發布業績快報稱,2011年凈利潤將在8347萬元左右。不足兩個月后,公司于4月17日發布業績快報修正公告,凈利潤由盈利8000多萬元變為虧損近6000萬元。公司給出的說法則是,光伏產業發展進入寒冬,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進入整合期,公司計提大量壞賬。

  對此,上述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人士表示,對于光伏產業來說,2012年仍是一個陣痛期。

  ·相關新聞

  金太陽工程補貼降約20%或倒逼部分項目轉讓、放棄

  2012年“金太陽工程”最大的特點就是規模總量超預期,但補貼力度卻降低了不少。

  據悉,財政部年初發布通知稱,2012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補助標準原則上為7元/瓦。然而,《關于公布2012年金太陽示范項目目錄的通知》將2012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的補助標準確定為5.5元/瓦。由此計算,補貼價格下降約20%。

  5.5元/瓦的價格會導致什么樣的情況出現?一位從事光伏系統設備制作的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這個價格)離申請人的預期差距較大,可能還需要籌措資金來建設,收益率也會差很多。所以部分企業會選擇放棄或轉讓項目權。”他估計,這一部分企業可能占到將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放棄或轉讓項目權”的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一位中標多個項目的光伏企業高層人士的認同,“這個情況也有可能發生。但是這種情況一旦出現,以后想要拿到相關的項目就會有困難了。”

  但是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強調:“由于補貼下降,光伏項目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因此不排除部分企業轉讓項目或是放棄的可能。但是我們認為這種現象不會太多,這主要是因為:第一,盡管補貼力度有所下調,但光伏企業仍能盈利;第二,目前光伏產業不景氣,光伏企業不會輕易放棄手上的項目,即使項目盈利能力一般。”

  此外,也有行業內人士擔心此次補貼價格的降低,會不會促使一部分企業鋌而走險,再次使用價格更為低廉且質量無法保證的組件呢?

  實際上,在以往的金太陽工程中,曾出現過企業和地方企業為爭取補助資金而虛報項目,為降低成本而犧牲質量的現象。或是利用政策漏洞,使用質量較低的庫存電池建設光伏電站并申報財政補貼。

  翻開2012年的“金太陽項目”,記者發現大多數的項目都是在建設公司自己的物業上建設,“在自己的物業上建設,項目建成之后,是要發電供應的,而光伏電價相比傳統電價要高,如果電站建筑質量不好,導致最后不能發電或是使用幾年之后轉換率大幅度衰減是得不償失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