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端是中國中部的中條山腳下,那端是大洋彼岸美國的市場。
偏居山西西南部,曾經的“三線廠”,卻能將高技術產品賣到美國,“永濟電機人”很是自豪。日前,記者在中國北車永濟電機公司采訪時,職工們介紹,不久前,廠里110臺新型鐵路電機,經天津港出口到了美國,將裝配在兩種美國機車車型上。而此前的40多年時間,廠里早有電機出口南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火車跑得快,全靠機車帶,而電機則是“機車的心臟”,是決定機車能否多拉快跑的核心器件。在永濟電機公司電機總裝二車間,記者見到,大批碼放整理的器件正待組裝。車間主任趙管民用手一指,“這邊是定子,那邊是轉子,那個密封車間用來組裝。”
經介紹,記者了解到:經過消化吸收日立、西門子等5家國外企業先進技術,這兒生產的電機,能夠滿足世界各類主流機車的需要,且價格上相比國外產品有優勢。“比如這一排電機,能用于西門子(生產的相應型號機車),那邊的可用于東芝(生產的相應型號機車),還有那些適合川崎(生產的相應型號機車)……”
“我們的同類產品能和歐美產品互換。”對于產品的質量,公司黨委書記南秦龍底氣很足。這種底氣的背后,是該公司對科研的重視。雖然身在縣級市永濟,廠里卻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多年來,研發投入占到企業銷售收入的5%以上。
離開電機總裝二車間,記者來到線圈車間。車間內響著悠揚的歌兒——《我和草原有個約會》。線圈車間主任李詠梅介紹,放著歌曲有利于緩解職工疲勞。她指著墻上的動車組電機線圈實物展板說:“每種線圈都有自己的工藝標準。”線圈是電機制造的核心部件,線圈質量直接關系到整臺電機的質量,來不得半點馬虎。
跟著李詠梅,記者來到電機定子線圈絕緣包扎流水線,流水線上清一色的年輕女工。“給線圈包扎絕緣膠帶,都是手工操作。”李詠梅介紹,“但是,公司對產品質量等級有著嚴格的標準,職工干得好就能多拿錢,得到更多的實惠。”在生產現場記者見到,線圈絕緣包扎優等品的幾條規定中,外觀要求是:槽口絕緣粘貼到位,嵌線后露出槽口偏差±1mm。而這需要多么熟練和精湛的技術啊!
在車間的墻上,記者看到這樣的標語:“優秀產品一定是優秀員工干出來的”;“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員工,自2003年開始,永濟電機公司每周請高級技師和專家,為操作崗位職工開辦“職工周末講壇”,并積極鼓勵職工在崗位上“小改小革”。普通職工曲治國現在是公司的“名人”。他發明的“YJ105A定子鐵芯翻轉吊具”等兩項作業法,不僅獲得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的表彰,而且還用他的名字直接命名。
目前,公司已有300多項革新成果以職工名字命名,有1500多項被評為職工革新優秀項目,成為職工學習技能的活教材。
“接軌世界,牽引未來。”靠著消化吸收再創新技術,加強自身科研,鼓勵員工創新,注重細節的力量,永濟電機公司建設電傳動系統國際化企業的夢想,正日漸實現。